驱动设备及足式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713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3
本申请提供一种驱动设备及足式机器人,驱动设备包括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和第一驱动机构;第一架体包括第一主体、第一延伸件和第二延伸件,第一延伸件和第二延伸件均凸设于第一主体,第一架体用于连接机器人的头部或身体;第二架体与第一延伸件转动连接,第二架体的第一端与第二延伸件间隔设置,第二架体的第二端与第二延伸件之间通过第一转动轴连接;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一传动组件,第一驱动件安装于第二架体一侧,第一驱动件为具有驱动轴的转动驱动件,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带、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轮固定在第一驱动件的驱动轴上,第二传动轮位与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第一传动带绕设于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设备及足式机器人


[0001]本申请涉及机器人的
,特别涉及一种驱动设备及足式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在仿生机器人领域,机器人可以包括头部和身体,且身体上可以设置驱动设备,驱动设备与头部连接,驱动设备可以驱动头部在一个或多个方向上运动。驱动设备可以包括推杆电机,推杆电机可以通过推杆的伸长和收缩,实现对头部转动的驱动。
[0003]当机器人行进过程中受到撞击时,推杆电机的部件及推杆电机与机器人头部的连接部在冲击力作用下易发生塑性形变,影响了驱动设备的工作寿命。因此,提高驱动设备的耐冲击性以提高驱动设备的工作寿命,仍是机器人的
继续解决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驱动设备及足式机器人,以同步带作为传动件带动架体转动,当机器人受到撞击时具有弹性的同步带可以在冲击力下发生弹性形变,以实现缓冲,降低驱动设备和机器人受损的概率,提高驱动设备和机器人的工作寿命。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设备,应用于机器人,所述驱动设备包括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设备,应用于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设备包括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架体包括第一主体、第一延伸件和第二延伸件,所述第一延伸件和所述第二延伸件均凸设于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一延伸件和所述第二延伸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延伸件与所述第二延伸件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第一架体用于连接所述机器人的头部或身体;所述第二架体位于所述第一间隙内,并与所述第一延伸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架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延伸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架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延伸件之间通过第一转动轴连接,并形成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架体背离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件为具有驱动轴的转动驱动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带、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固定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轴上,所述第二传动轮位于所述第二间隙内,并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带绕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架体转动,从而使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二架体相对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架体包括第二主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主体上;所述第一连接部凸设于所述第二主体背离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侧,所述第二架体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间隙内;所述第二连接部凸设于所述第二主体背离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侧,所述第二架体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间隙内,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间隔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设备还包括第三架体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三架体包括第三主体和两个第三延伸件,两个所述第三延伸件设置在所述第三主体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三延伸件间隔设置并形成第三间隙,所述第二架体位于所述第三间隙内,且所述第二架体与至少一所述第三延伸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位于所述第三间隙内,所述第三架体用于与所述机器人的身体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和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三主体远离所述第二架体的一侧,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架体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架体转动,从而使所述第二架体与所述第三架体相对转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设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俊培高松徐良威丁云鹏陈相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鹏行智能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