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之江实验室专利>正文

一种针对非直连拓扑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6591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2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针对非直连拓扑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在非直连拓扑网络中确定源节点和该源节点对应的目的节点,源节点用于向目的节点发送数据;以源节点为树的根节点,采用不同的搜索算法确定出各搜索树,而后,可以根据各搜索树,确定将源节点所发送的数据传输到目的节点所采用的各路由路径,以通过各路由路径,将从源节点发送的各数据包传输给目的节点,其中,传输不同数据包时所采用的路由路径不完全相同,从而达到降低阻塞的效果。从而达到降低阻塞的效果。从而达到降低阻塞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非直连拓扑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0001]本说明书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针对非直连拓扑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实际应用中,网络可分为直连拓扑网络和非直连拓扑网络,非直连拓扑网络中包括源节点和目的节点,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数据包的传输是通过交换节点来传递的。
[0003]在非直连拓扑网络中,通常采用诸如广度优先搜索(Breadth

First

Search,BFS)、深度优先搜索(Depth

First

Search,DFS)、最短路径路由方法等确定性路由算法来进行路径。所谓的确定性路径算法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采用一种路径将源节点发送的数据传输到目的节点中。
[0004]但是,采用确定性路由算法进行数据传输时,由于在一段时间内均会使用相同的路径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可能会出现阻塞的情况,进而降低数据传输的效率。
[0005]所以,如何减少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阻塞情况的出现,保证数据传输的效率,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说明书提供一种针对非直连拓扑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以部分的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7]本说明书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8]本说明书提供了针对非直连拓扑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0009]在所述非直连拓扑网络中确定源节点和所述源节点对应的目的节点,所述源节点用于向所述目的节点发送数据;
[0010]以所述源节点为树的根节点,采用不同的搜索算法确定出各搜索树;
[0011]根据各搜索树,确定将所述源节点所发送的数据传输到所述目的节点所采用的各路由路径;
[0012]通过所述各路由路径,将从所述源节点发送的各数据包传输给所述目的节点,其中,传输不同数据包时所采用的路由路径不完全相同。
[0013]可选地,所述不同的搜索算法包括:顺序广度优先搜索以及逆序广度优先搜索。
[0014]可选地,通过所述各路由路径,将从所述源节点发送的各数据包传输给所述目的节点,具体包括:
[0015]针对每个数据包,按照该数据包对应的编码确定出该数据包对应的路由路径,不同编码对应的路由路径不同,所述编码包括二进制编码;
[0016]根据该数据包对应的路由路径,将该数据包从所述源节点传输给所述目的节点。
[0017]可选地,针对每个数据包,按照该数据包对应的编码确定出该数据包对应的路由路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8]将通过不同的搜索树确定出的路由路径,写入到不同路由表中;
[0019]按照该数据包对应的编码确定出该数据包对应的路由路径,具体包括:
[0020]按照该数据包对应的编码从对应的路由表中确定出该数据包对应的路由路径。
[0021]可选地,所述源节点对应有多个目的节点。同一时间从所述源节点到不同目的节点发送数据包所使用到的的路由路径是通过不同搜索树确定出的。
[0022]可选地,通过所述各路由路径,将从所述源节点发送的各数据包传输给所述目的节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3]创建数量与搜索算法数量一致的路由表;
[0024]在同一路由表中,针对每个目的节点,根据该目的节点对应的节点地址编码,选取出该目的节点对应的路由路径,并写入到该路由表中,其中,不同节点地址编码的目的节点在同一路由表中的路由路径所对应的搜索算法不同;
[0025]通过所述各路由路径,将从所述源节点发送的各数据包传输给所述目的节点,具体包括:
[0026]针对每个目的节点,根据该目的节点的节点地址编码从各路由表中选取出5路由路径,将从所述源节点发送的各数据包传输给该目的节点。
[0027]可选地,以所述源节点为树的根节点,采用不同的搜索算法确定出各搜索树,具体包括:
[0028]建立初始为空的待搜索节点队列、已访问节点队列与邻居节点队列,将源
[0029]节点加入待搜索节点队列和已访问节点队列;
[0030]0判断待搜索节点队列是否为空,若不为空,则读取待搜索节点队列中第一
[0031]个节点并在待搜索节点队列中删除此节点,以及根据目的节点地址按指定顺序将当前节点的相邻节点加入到邻居节点队列中;
[0032]判断邻居节点队列是否为空,若不为空,则读取邻居节点队列中第一个节
[0033]点并在邻居节点队列中删除此节点,若为空,则返回上一步骤;
[0034]5判断当前邻居节点是否存在于已访问节点队列,若存在则返回上一步骤,
[0035]若不存在,则将其加入待搜索节点队列和已访问节点队列,并指定当前节点为当前邻居节点的父节点,并重新通过上述步骤读取待搜索节点队列中第一个节点,直到待搜索节点队列为空,其中,在生成顺序广度优先生成树时,顺序访
[0036]问当前节点的邻居节点并将其加入到邻居节点队列中;在生成逆序广度优先生0成树时,逆序访问当前节点的邻居节点并将其加入到邻居节点队列中。
[0037]可选地,所述非直连拓扑网络的网络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交叉开关、网格型网络、蝶形网络、CLOS网络、树型网络、非规则网络拓扑中的一种。
[0038]可选地,所述非直连拓扑网络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片上互连网络、晶上互连网络与宏观计算机网络中的一种。
[0039]5本说明书提供一种针对非直连拓扑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0040]网络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非直连拓扑网络中确定源节点和所述源节点对应的目的节点,所述源节点用于向所述目的节点发送数据;
[0041]搜索树确定模块,用于以所述源节点为树的根节点,采用不同的搜索算法确定出各搜索树;
[0042]路径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搜索树,确定将所述源节点所发送的数据传输到所述目的节点所采用的各路由路径;
[0043]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各路由路径,将从所述源节点发送的各数据包传输给所述目的节点,其中,传输不同数据包时所采用的路由路径不完全相同。
[0044]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针对非直连拓扑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
[0045]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针对非直连拓扑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
[0046]本说明书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47]从上述针对非直连拓扑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中可以看出,可以在非直连拓扑网络中确定源节点和该源节点对应的目的节点,源节点用于向目的节点发送数据;以源节点为树的根节点,采用不同的搜索算法确定出各搜索树,而后,可以根据各搜索树,确定将源节点所发送的数据传输到目的节点所采用的各路由路径,以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非直连拓扑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非直连拓扑网络中确定源节点和所述源节点对应的目的节点,所述源节点用于向所述目的节点发送数据;以所述源节点为树的根节点,采用不同的搜索算法确定出各搜索树;根据各搜索树,确定将所述源节点所发送的数据传输到所述目的节点所采用的各路由路径;通过所述各路由路径,将从所述源节点发送的各数据包传输给所述目的节点,其中,传输不同数据包时所采用的路由路径不完全相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搜索算法包括:顺序广度优先搜索以及逆序广度优先搜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各路由路径,将从所述源节点发送的各数据包传输给所述目的节点,具体包括:针对每个数据包,按照该数据包对应的编码确定出该数据包对应的路由路径,不同编码对应的路由路径不同,所述编码包括二进制编码;根据该数据包对应的路由路径,将该数据包从所述源节点传输给所述目的节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每个数据包,按照该数据包对应的编码确定出该数据包对应的路由路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将通过不同的搜索树确定出的路由路径,写入到不同路由表中;按照该数据包对应的编码确定出该数据包对应的路由路径,具体包括:按照该数据包对应的编码从对应的路由表中确定出该数据包对应的路由路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节点对应有多个目的节点,同一时间从所述源节点到不同目的节点发送数据包所使用到的路由路径是通过不同搜索树确定出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各路由路径,将从所述源节点发送的各数据包传输给所述目的节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创建数量与搜索算法数量一致的路由表;在同一路由表中,针对每个目的节点,根据该目的节点对应的节点地址编码,选取出该目的节点对应的路由路径,并写入到该路由表中,其中,不同节点地址编码的目的节点在同一路由表中的路由路径所对应的搜索算法不同;通过所述各路由路径,将从所述源节点发送的各数据包传输给所述目的节点,具体包括:针对每个目的节点,根据该目的节点的节点地址编码从各路由表中选取出路由路径,将从所述源节点发送的各数据包传输给该目的节点。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源节点为树的根节点,采用不同的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智泉曹志鹏邓庆文张汝云李沛杰刘勤让
申请(专利权)人:之江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