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浅埋偏压破碎地层小净距双隧道进、出洞施工工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桥梁工程建造
,特别涉及一种浅埋偏压破碎地层小净距双隧道进、出洞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我国在西南山区不断加大高速公路投入力度,我国艰险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经济不断的高速发展使得西南地区交通也迎来了新的建设局面,高速公路作为一种必要的方便出行的交通运输方式,已经成为西南地区交通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0003]山区公路隧道中洞口段的施工往往是隧道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岩体在长期的风化作用下,隧道洞口段围岩级别较低,围岩稳定性极差,特别是在我国山体坡度较为陡峭的四川、云南等地,由于施工隧道洞口埋深较浅,隧道顶部上覆围岩的成拱能力也就较差,造成围岩极不稳定,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在我国目前已建成的穿山公路常见的公路隧道设计形式中,采用较小净距的分离式隧道可以优化洞口段线路的线型,但是其施工风险较大,而且洞口段偏压的风险也随之加大。
[0004]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和一般小净距隧道不同,因为其复杂的地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浅埋偏压破碎地层小净距双隧道进、出洞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浅埋偏压破碎地层小净距双隧道现场工程实际,进行工程地质与周边环境调查、洞口周边风险分析,制定隧道进、出洞的相应措施;步骤二:通过建立高精度三维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不同工法施工引起的隧道变形、应力与地层变形情况,优选合理施工方案;步骤三:确定合理的隧道进洞超前支护技术,左洞进洞前将洞口边仰坡防护及桩基托梁挡墙施工完毕后进洞,右洞在抗滑桩施工完后进洞;步骤四:确定横洞和主洞交叉区采用直接挑顶法施工,严格按照技术交底施工;步骤五:确定主洞出洞施工技术,主体隧道掘进至明暗交界结束前30米处,出洞以先采用单侧壁小导坑出洞,边掘进边作临时支护的方式出洞;待小导洞贯穿,达到机械设备、材料物质的运输条件后,再作导向墙及洞门施工,洞门完善后再以中导洞为中心向周边进行修整直至达到施工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埋偏压破碎地层小净距双隧道进、出洞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施工方案结合围岩力学响应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优选技术为单侧壁导坑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埋偏压破碎地层小净距双隧道进、出洞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的进洞施工技术,隧道进洞超前支护技术包括地表处理、洞口抗滑桩施工、边仰坡防护施工和桩基托梁挡墙施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浅埋偏压破碎地层小净距双隧道进、出洞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洞口抗滑桩施工应先进口端地表进行注浆加固处理,然后再进行洞口开挖施工,采用钢花管桩注浆加固,注浆使用导管为热轧无缝钢管,导管上需钻注浆孔,呈梅花型布置;所述注浆材料为纯水泥浆(w/c=0.6~0.8),注浆水泥的强度等级为42.5,注浆压力为1~1.5MPa。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浅埋偏压破碎地层小净距双隧道进、出洞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仰坡防护应在边仰坡开挖后进行洞口边仰坡挂网锚喷防护,自上而下,随开挖分层及时施作,做好对边仰坡的锚杆,挂网喷浆支护,对洞顶的孤石、危石进行处理;坡顶与水沟之间采用5cm素混凝土封闭,防止地表水从仰坡与截水沟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有旗,马国松,李昌卿,汤吉良,谢彬,刘普前,李苗,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五局集团青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