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适配器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259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0
本申请公开了电源适配器装配结构,涉及电源适配器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下盖、上盖和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置于所述下盖内,当所述上盖盖合在所述下盖上时,形成对电源组件的压持,所述下盖和上盖内部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安装有连接螺套和容纳套管,所述连接螺套和容纳套管之间通过螺柱连接,以实现下盖和上盖组装成外壳。本申请上盖和下盖之间可以通过取出螺柱实现分离,分离后的结构可以将整个电源组件和电源线取出,然后可通过对电路板进行检修找出问题,从而重新更换配件并锡焊固定即可,因此可以使得电源适配器长期使用,并且拆装不会破坏电源适配器的结构,组装后的结构密封性依然可以得到保证,克服了技术问题。克服了技术问题。克服了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源适配器装配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电源适配器
,具体涉及电源适配器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源适配器是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其广泛应用于电脑、摄像头、路由器、环境电器、厨房电器等家电设备中。
[0003]目前的电源适配器的主要结构为上盖、下盖、集合电路板以及封装集合电源板的屏蔽盒,其中电容、电源线等结构均锡焊在电路板上,将集合电路板封装在屏蔽盒内,然后将屏蔽盒置于上盖和下盖形成的外壳中,主要采用超声波焊接将上盖和下盖进行固定,但当电源适配器存在问题时,超声波焊接的上盖和下盖不易打开,往往开启后会造成外壳结构的破坏,即使采用胶水粘接后,后期的密封性存在影响,这样会出现电源适配器出现损坏后,直接进行更换,而电源适配器很多情况下的损坏是内部电路板的电容、电源线等小器件的连接损坏,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电源适配器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电源适配器装配结构。
[0005]本申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电源适配器装配结构,包括下盖、上盖和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置于所述下盖内,当所述上盖盖合在所述下盖上时,形成对电源组件的压持,所述下盖和上盖内部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安装有连接螺套和容纳套管,所述连接螺套和容纳套管之间通过螺柱连接,以实现下盖和上盖组装成外壳,所述下盖和上盖组装后的外壳两侧形成有穿线管,所述电源组件的两侧配置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通过穿线管位于外壳外。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下盖内配置有两个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具有沿下盖长度方向延展的第一板以及位于第一板两端并沿下盖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板,所述电源组件置于两个定位板之间并与定位板接触。
[0008]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为散热铜板,第一板避开电源组件的一侧阵列安装有散热翅片。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下盖内安装有定位L型块和挡块,所述定位板第一板和第二板连接处的外拐角与定位L型块内角接触,所述第二板与电源组件接触的一侧构造与缺口,挡块容纳在缺口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下盖和上盖长度方向的两侧均构造有散热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宽度方向的一侧构造有散热窗口。
[0012]进一步地,所述穿线管包括构造在下盖和上盖一侧的半弧管,所述半弧管端部构造有限位弧块,所述电源线上安装有内限位环和外限位环,所述内限位环位于穿线管内,所述外限位环位于穿线管外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上盖的开口边缘构造有内凸环。
[0014]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本申请上盖和下盖之间可以通过取出螺柱实现分离,分离后的结构可以将整个电源组件和电源线取出,然后可通过对电路板进行检修找出问题,从而重新更换配件并锡焊固定即可,因此可以使得电源适配器长期使用,并且拆装不会破坏电源适配器的结构,组装后的结构密封性依然可以得到保证,克服了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申请组装前示意图;
[0017]图2是本申请组装后示意图;
[0018]图3是本申请图2的剖视图;
[0019]图4是本申请下盖结构俯视图;
[0020]图5是本申请图4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1]图6是本申请上盖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下盖;2、上盖;3、连接螺套;4、容纳套管;5、螺柱;6、电源组件;7、电源线;8、穿线管;801、半弧管;802、限位弧块;9、定位板;10、散热孔;11、散热窗口;12、散热翅片;13、定位L型块;14、挡块;15、内凸环;16、内限位环;17、外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4]如图1

图6所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出的电源适配器装配结构,包括下盖1、上盖2和电源组件6,所述电源组件6置于所述下盖1内,当所述上盖2盖合在所述下盖1上时,形成对电源组件6的压持,以图1视角为例,为本申请的爆照图,在进行组装时,将电源组件6放置在下盖1内,当上盖2盖合在下盖1内时,也就是图2视角,上盖2的内顶壁与电源组件6的顶部接触,这样就形成了对电源组件6的压持,从而使电源组件6固定在上盖2和下盖1之间,然后就是对上盖2和下盖1进行定位固定,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申请采用固定件的安装方式,其中所述下盖1和上盖2内部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安装有连接螺套3和容纳套管4,所述连接螺套3和容纳套管4之间通过螺柱5连接,以实现下盖1和上盖2组装成外壳,当上盖2和下盖1完成盖合后,容纳套管4与连接螺套3接触且二者同轴,将连接螺套3和容纳套管4设计在拐角处是为了避免对电源组件6造成干扰,且处于拐角处的位置,当螺柱5穿过容纳套管4与连接螺套3螺纹连接后,固定点处于整个外壳的四周,确保了固定效果,所述下盖1和上盖2组装后的外壳两侧形成有穿线管8,所述电源组件6的两侧配置有电源线7,所述电源线7通过穿线管8位于外壳外,本申请所提出的电源适配器为可拆卸式的组装,与传统的超声波焊接不同的是,本申请的上盖2和下盖1之间可以通过取出螺柱5实现分离,分离后的结构可以将整个电源组件6和电源线7取出,然后可通过对电路板进行检修找出问题,从而重新更换配件并锡焊固定即可,因此可以使得电源适配器长期使用,并且拆装不会破坏电源适配器的结构,组装后的结构密封性依然可以得到保证,因此克服了技术问题。
[0025]如图4所示,为实现电源组件6在安装时的定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盖1内配
置有两个定位板9,所述定位板9具有沿下盖1长度方向延展的第一板以及位于第一板两端并沿下盖1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板,所述电源组件6置于两个定位板9之间并与定位板9接触,两个定位板9之间形成一个容纳电源组件6的空腔,将电源组件6置于空腔内后,电源组件6无法发生位移,再由上盖2和下盖1的组装压持,确保了电源组件6在整个外壳内的稳定性,以此来保证电源适配器在使用时,电源组件6不会出现晃动等情况的发生。
[0026]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板9为散热铜板,第一板避开电源组件6的一侧阵列安装有散热翅片12由于电源组件6在工作时存在发热,因此定位板9采用散热铜板,在配合散热翅片12的存在,可以将电源组件6工作时的热量进行吸收并传导出去,从而起到了有效的降温目的。
[0027]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盖1内安装有定位L型块13和挡块14,所述定位板9第一板和第二板连接处的外拐角与定位L型块13内角接触,所述第二板与电源组件6接触的一侧构造与缺口,挡块14容纳在缺口内,由于定位板9是安装在下盖1内,因此定位板9也需要进行定位安装,将定位板9的两个拐角分别与两个定位L型块13抵触,再通过挡块14形成对定位板9的限位,从而定位板9只能沿朝向下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源适配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盖(1)、上盖(2)和电源组件(6),所述电源组件(6)置于所述下盖(1)内,当所述上盖(2)盖合在所述下盖(1)上时,形成对电源组件(6)的压持,所述下盖(1)和上盖(2)内部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安装有连接螺套(3)和容纳套管(4),所述连接螺套(3)和容纳套管(4)之间通过螺柱(5)连接,以实现下盖(1)和上盖(2)组装成外壳,所述下盖(1)和上盖(2)组装后的外壳两侧形成有穿线管(8),所述电源组件(6)的两侧配置有电源线(7),所述电源线(7)通过穿线管(8)位于外壳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适配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1)内配置有两个定位板(9),所述定位板(9)具有沿下盖(1)长度方向延展的第一板以及位于第一板两端并沿下盖(1)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板,所述电源组件(6)置于两个定位板(9)之间并与定位板(9)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适配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9)为散热铜板,第一板避开电源组件(6)的一侧阵列安装有散热翅片(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文俊朱微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祥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