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4786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抑制垫圈卷翘的电力转换装置。电力转换装置包括框体(10)、具有插入部(22)的连接器(20)和设置于插入部与开口部(13)之间的垫圈(30),框体具有与垫圈(30)接触的内壁面(13b)和设置于比内壁面靠框体的内部侧处的框体侧引导面(13c),框体侧引导面位于比内壁面(13b)靠开口部的内周侧处,插入部具有:与垫圈接触的外周面(22b);以及设置于比外周面靠框体(10)的内部侧处的插入部件侧引导面(22e4),在将正面(11a)与框体侧引导面(13c)之间的距离设为L1,垫圈(30)与插入部件侧引导面(22e4)的前端部(22f)之间的距离设为L2时,距离L2比距离L1长。距离L2比距离L1长。距离L2比距离L1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转换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包括垫圈的电力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发光二极管单元的防水结构。该防水结构由发光二极管芯片、外壳、保持架以及垫圈构成。发光二极管芯片内置于外壳。外壳具有保持架安装用的开口部。保持架安装于外壳的开口部。垫圈安装于保持架的外周。外壳的内壁与保持架的外周之间被垫圈密封。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18607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上述防水结构的组装工序中,保持架有时以相对于外壳的开口部偏芯的状态插入。在这种情况下,在将保持架插入到开口部时,垫圈与外壳发生干涉,存在垫圈可能会卷翘的技术问题。
[0005]本公开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抑制垫圈卷翘的电力转换装置。
[0006]本公开的电力转换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具有形成有开口部的正面,并将电气部件收容于内部;插入部件,所述插入部件具有从所述正面侧插入到所述开口部的插入部;以及垫圈,所述垫圈设置于所述插入部与所述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具有形成有开口部的正面,并将电气部件收容于内部;插入部件,所述插入部件具有从所述正面侧插入到所述开口部的插入部;以及垫圈,所述垫圈设置于所述插入部与所述开口部之间,所述框体具有:内壁面,所述内壁面与所述垫圈接触;以及框体侧引导面,所述框体侧引导面设置于在所述插入部的插入方向上比所述内壁面靠所述框体的内部侧处,所述框体侧引导面位于比所述内壁面靠所述开口部的内周侧处,所述插入部具有:外周面,所述外周面与所述垫圈接触;以及至少一个插入部件侧引导面,所述插入部件侧引导面设置于在所述插入方向上比所述外周面靠所述框体的内部侧处,至少一个所述插入部件侧引导面与所述框体侧引导面相对,在将所述正面与所述框体侧引导面之间的沿着所述插入方向的距离设为L1,将所述垫圈与至少一个所述插入部件侧引导面的所述插入方向上的前端部之间的沿着所述插入方向的距离设为L2时,距离L2比距离L1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插入部件侧引导面是多个插入部件侧引导面,多个所述插入部件侧引导面沿着所述插入部的周围排列,在多个所述插入部件侧引导面中的互为相邻的两个插入部件侧引导面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部,在沿着所述插入方向观察时,所述电气部件配置成与所述第一间隙部重叠。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插入部件侧引导面包括第一插入部件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崎大义下野昭史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