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电容器、电机控制装置和车辆,所述集成式电容器包括壳体、电容元件、母排和保险元件,所述电容元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母排安装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母排与所述电容元件电连接,并用于外接电子元件;所述保险元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用于外接电子元件。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集成式电容器,在壳体上集成有电容元件和保险元件,并通过母排作为电容元件外接电子元件的结构,可以提高电容器的集成度,提高空间利用率,并简化具有该集成式电容器的设备结构。简化具有该集成式电容器的设备结构。简化具有该集成式电容器的设备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式电容器、电机控制装置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器件
,特别涉及一种集成式电容器、包括该集成式电容器的电机控制装置以及包括该电机控制装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机控制器技术的不断发展,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应用功能不断拓新,电机控制器对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复杂。金属化薄膜电容器最主要的特征是低等效串联电阻、低等效串联电感、自愈特性和高纹波电流能力等,主要用于电源整流电路中,滤除交流电流,降低交流脉冲的纹波系数,使输出的直流更平滑。相关技术中的金属化薄膜电容器方案通常是在定制化方案的基础上实现直流滤波功能,结构相对简单,功能单一,导致电机控制安装配合部件较多,不符合电子元器件多功能集成的发展趋势,在特殊结构的控制器箱体中同样具有应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集成式电容器,在壳体上集成有电容元件和保险元件,并通过母排作为电容元件外接电子元件的结构,可以提高电容器的集成度,提高空间利用率,并简化具有该集成式电容器的设备结构。
[0004]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机控制装置,该电机控制装置包括前述的集成式电容器。
[0005]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前述的电机控制装置。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集成式电容器,包括:壳体、电容元件、母排和保险元件,所述电容元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母排安装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母排与所述电容元件电连接,并用于外接电子元件;所述保险元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用于外接电子元件。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集成式电容器,在壳体上集成有电容元件和保险元件,并通过母排作为电容元件外接电子元件的结构,可以提高电容器的集成度,提高空间利用率,并简化具有该集成式电容器的设备结构。
[0008]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集成式电容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9]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隔板;所述保险元件包括第一保险丝和第二保险丝,所述第一保险丝和所述第二保险丝并排设置,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隔板的相对两侧。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保险丝的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保险丝的第一端子由所述第一隔板间隔开,所述第一保险丝的第二端子和所述第二保险丝的第二端子从所述第一隔板的同一侧伸出,且所述第一保险丝的第二端子和所述第二保险丝的第二端子电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隔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保险丝设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所述第二保险丝设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之间。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以及所述第三隔板设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并沿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一隔板的背离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一缺口槽,所述第二隔板的背离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二缺口槽,所述第三隔板的背离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三缺口槽,所述第一缺口槽、所述第二缺口槽以及所述第三缺口槽沿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相对,以沿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露出所述第一保险丝和所述第二保险丝。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保险丝和所述第二保险丝设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所述保险元件还包括第三保险丝,所述第三保险丝设于所述壳体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
[0014]可选地,所述电容元件包括第一电容芯子和第二电容芯子,所述母排包括公共母排、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所述第一电容芯子的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电容芯子的第一端子均与所述公共母排相连,且所述第一电容芯子的第二端子连接所述第一母排,所述第二电容芯子的第二端子连接所述第二母排。
[0015]可选地,所述母排还包括第一连接耳部、第二连接耳部和第三连接耳部,所述第一连接耳部与所述第一母排相连,所述第二连接耳部与所述第二母排相连,所述第三连接耳部与所述公共母排相连,所述第一连接耳部、所述第二连接耳部和所述第三连接耳部设于所述壳体外部,并用于外接电子元件。
[0016]可选地,所述公共母排和所述第一母排在所述壳体上沿宽度方向的第一侧并排设置,并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壳体的第一侧设有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交错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耳部和多个所述第三连接耳部。
[0017]可选地,所述壳体上沿宽度方向的第二侧设有第一连接耳部和第三连接耳部,且所述壳体的第二侧的第一连接耳部和第三连接耳部分别设于沿所述壳体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
[0018]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容芯子为母线电容,所述第二电容芯子为升压电容。
[0019]可选地,所述电容元件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所述壳体的内部填充有绝缘层,以定位所述电容元件。
[0020]可选地,所述壳体为一体注塑成型。
[002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控制装置,包括前述的集成式电容器。
[002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前述的电机控制装置。
[002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电容器、电机控制装置和车辆,该集成式电容器在壳体上集成有电容元件和保险元件,并通过母排作为电容元件外接电子元件的结构,可以提高电容器的集成度,提高空间利用率,并简化具有该集成式电容器的设备结构。进而可以简化具有该集成式电容器的电机控制装置和车辆,并提高他们的稳定性和可维修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式电容器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式电容器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式电容器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式电容器的侧视图。
[0028]图5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式电容器的主视图。
[0029]图6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式电容器中第一电容芯子、第二电容芯子和
所述母排连接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集成式电容器100,壳体10,第一隔板11,第二隔板12,第三隔板13,电容元件20,第一电容芯子21,第二电容芯子22,母排30,公共母排33,第三连接耳部331,第一母排31,第一连接耳部311,第二母排32,第二连接耳部321,保险元件40,第一保险丝41,第一保险丝的第一端子41a,第一保险丝的第二端子41b,第二保险丝42,第二保险丝的第一端子42a,第二保险丝的第二端子42b,第三保险丝43。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如图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集成式电容器100,包括:壳体10、电容元件20、母排30和保险元件40。
[0033]其中,电容元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容元件,所述电容元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母排,所述母排安装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母排与所述电容元件电连接,并用于外接电子元件;保险元件,所述保险元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用于外接电子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隔板;所述保险元件包括第一保险丝和第二保险丝,所述第一保险丝和所述第二保险丝并排设置,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隔板的相对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险丝的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保险丝的第一端子由所述第一隔板间隔开,所述第一保险丝的第二端子和所述第二保险丝的第二端子从所述第一隔板的同一侧伸出,且所述第一保险丝的第二端子和所述第二保险丝的第二端子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隔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保险丝设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所述第二保险丝设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式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以及所述第三隔板设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并沿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一隔板的背离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一缺口槽,所述第二隔板的背离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二缺口槽,所述第三隔板的背离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三缺口槽,所述第一缺口槽、所述第二缺口槽以及所述第三缺口槽沿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相对,以沿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露出所述第一保险丝和所述第二保险丝。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险丝和所述第二保险丝设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所述保险元件还包括第三保险丝,所述第三保险丝设于所述壳体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元件包括第一电容芯子和第二电容芯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家明,林良彬,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