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路直通散热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6035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路直通散热方法、装置及系统,其结构包括进风口、防尘网,温控传感器和机箱,其中机箱两端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机箱的内侧设置有散热结构,机箱的一侧安装有出风口,机箱的另一侧安装有进风口,进风口的内侧安装有温控传感器;进风口的一侧设置有风机,进风口的内部安装有防尘网;防尘网顶部和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拆装结构;其方法主要利用温控传感器来控制风机的启动与转速,并利用热传递和热对流基于能量守恒定律来对机箱内部系统进行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整机系统的散热管理进行总体部署及优化,增加国产图形工作站的散热能力。最大程度的保证国产计算平台图形工作站系统有效散热,以降低能耗及散热的成本。的成本。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路直通散热方法、装置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路直通散热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产品的热流密度急剧升高,过高的温度对电子设备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会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在进行电子设备结构设计的同时,必须对设备的热特性进行分析,实施有效的热控制措施。目前,电子设备机箱常见的冷却方式主要为风冷和液冷两种。风冷机箱结构设计简单、制造成本低、可靠性高,但其散热能力差,对于温升更高、热流密度较大的电子设备,很难满足其使用要求,且受外部环境温度的影响很大。液冷机箱散热能力强,特别是对于高热流密度的电子设备,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但其加工工艺复杂、研制难度大、制造成本较高,并且容易发生泄漏,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存在较大隐患。
[0003]公开号为CN102204426A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直通风散热装置,用于通信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通信设备的进风口的进风装置;所述进风装置包括沿重力方向或与重力方向之间呈锐角的方向设置的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具有低于所述通信设备的进风口的开口用以允许气流由该开口处进入所述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内部设置有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包括基体和草状纤维,所述基体附着在所述进风通道的侧壁上,所述草状纤维的根部固定在所述基体上,所述草状纤维的端部悬置在所述进风装置的进风通道的内部并沿所述进风通道的横截面的方向横置于所述进风通道内。
[0004]为解决高温环境条件下的机箱散热问题,综合考虑上述两种机箱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采用风冷机箱作为其主体架构,结合多路直通技术改善环境温度,增强机箱的散热能力,满足设备使用效能,同时提高产品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路直通散热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路直通散热装置,包括进风口(1)、防尘网(2),温控传感器(9)和机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7)两端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结构(5),所述机箱(7)的内侧设置有散热结构(8),所述机箱(7)的一侧安装有出风口(6),所述机箱(7)的另一侧安装有进风口(1),所述进风口(1)的内侧安装有温控传感器(9);所述进风口(1)的一侧设置有风机(4),所述进风口(1)的内部安装有防尘网(2);所述防尘网(2)顶部和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拆装结构(3)。
[0007]优选的,所述拆装结构(3)包括有卡槽(301)、卡块(302)、限位槽(303)和伸缩弹簧(304),所述限位槽(303)均安装在进风口(1)内部的顶端和底端,所述限位槽(303)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伸缩弹簧(304),且伸缩弹簧(304)的一端均安装有卡块(302),所述卡块(302)的一端均设置有卡槽(301)。
[0008]优选的,所述卡槽(301)安装在防尘网(2)上,所述卡槽(301)与卡块(302)构成卡合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伸缩弹簧(304)呈对称设置,所述伸缩弹簧(304)与卡块(302)构成伸缩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5)包括有限位块(501)、螺杆(502)、预留孔(503)和旋把(504),所述限位块(501)均安装在机箱(7)两端底部的两侧,所述限位块(501)的顶端均安装有旋把(504),且旋把(504)的底端均安装有螺杆(502),所述螺杆(502)的外侧均设置有预留孔(503),所述留孔(503)的内壁上开设有螺纹,所述限位块(501)通过螺纹与螺杆(502)相啮合。
[0011]优选的,所述散热结构(8)包括有散热板(801)、腔体(802)、加强筋(803)和内衬板(804),所述内衬板(804)安装在机箱(7)的内侧,所述内衬板(804)的内侧安装有散热板(801),所述内衬板(804)的内部安装有腔体(802),且腔体(802)的内部均匀安装有加强筋(803)。
[0012]一种多路直通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3]步骤1:装置启动,温控传感器检测机箱内温度;
[0014]步骤2:若机箱(7)内温度大于第一预定值,则启动风机(4),冷风由进风口(1)进入机箱(7);
[0015]步骤3:若温度大于第二预定值,则提高风机(4)转速;
[0016]步骤4:若机箱(7)内温度低于第一预定值,则风机(4)停止工作。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预定值是在45℃~55℃之间,所述第二预定值在55℃~65℃之间。
[0018]优选的,散热系统在对整个机箱内进行温控时,需要控制机箱内零部件的数量N,使机箱散热时达到效率最大化,
[0019]其采用的基本公式如下:
[0020]热传递基本公式为:
[0021]Φ=αAΔT
[0022]其中Φ为热流量,A为传热面积,α为总导热系数,ΔT为热量变化值;
[0023]热对流基本公式为:
[0024]Q=nAΔT
[0025]其中Q为换热量,n为对流传热系数,ΔT为热量变化值;
[0026]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0027]Q=Φ+500N
[0028]其中N为机箱内零部件的数量;
[0029]所述上述公式联立,即可得出当机箱内部散热达到效率最大化时,零部件所需数量。
[0030]优选的,所述传热面积A的计算方法如下:
[0031]A=Ld
[0032]其中:L为机箱的长度,d为机箱的宽度,
[0033]所述对流传热系数n的计算方法如下:
[0034][0035]其中Nu为努赛尔数,λ为空气导热率,L为机箱长度,
[0036]所述努赛尔数Nu的计算采用迪图斯

贝尔特公式进行计算,其公式如下:
[0037]Nu=0.023Re
0.8
Pr
m
[0038]其中Re为雷诺数;Pr为普朗特数;当处于加热状态时m=0.4,当处于冷却状态时m=0.3;所述雷诺数Re和普朗特数Pr的计算公式如下:
[0039][0040][0041]其中ρ为空气的密度,v为空气的流速,μ为空气粘度,Cp为等压下比热容,λ为空气导热率;
[0042]因此基于上述公式,最终可得:
[0043]Φ=αLdΔT
[0044][0045]Q=Φ+500N
[004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对整机系统的散热管理进行总体部署及优化,增加国产图形工作站的散热能力。最大程度的保证国产计算平台图形工作站系统有效散热,以降低能耗及散热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4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防尘网三维结构示意图;
[004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结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路直通散热装置,包括进风口(1)、防尘网(2),温控传感器(9)和机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7)两端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结构(5),所述机箱(7)的内侧设置有散热结构(8),所述机箱(7)的一侧安装有出风口(6),所述机箱(7)的另一侧安装有进风口(1),所述进风口(1)的内侧安装有温控传感器(9);所述进风口(1)的一侧设置有风机(4),所述进风口(1)的内部安装有防尘网(2);所述防尘网(2)顶部和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拆装结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路直通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结构(3)包括有卡槽(301)、卡块(302)、限位槽(303)和伸缩弹簧(304),所述限位槽(303)均安装在进风口(1)内部的顶端和底端,所述限位槽(303)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伸缩弹簧(304),且伸缩弹簧(304)的一端均安装有卡块(302),所述卡块(302)的一端均设置有卡槽(3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路直通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301)安装在防尘网(2)上,所述卡槽(301)与卡块(302)构成卡合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路直通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弹簧(304)呈对称设置,所述伸缩弹簧(304)与卡块(302)构成伸缩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路直通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5)包括有限位块(501)、螺杆(502)、预留孔(503)和旋把(504),所述限位块(501)均安装在机箱(7)两端底部的两侧,所述限位块(501)的顶端均安装有旋把(504),且旋把(504)的底端均安装有螺杆(502),所述螺杆(502)的外侧均设置有预留孔(503),所述留孔(503)的内壁上开设有螺纹,所述限位块(501)通过螺纹与螺杆(502)相啮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路直通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8)包括有散热板(801)、腔体(802)、加强筋(803)和内衬板(804),所述内衬板(804)安装在机箱(7)的内侧,所述内衬板(804)的内侧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安邦韩瑛华陆艳艳崔浩轩尹航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长城圣非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