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自动追光式风光发电一体化增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自动追光式风光发电一体化增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化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已慢慢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以及一些老年代步车、电动三轮车等给人们的出行带来许多便利,让出行也更为经济环保。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新能源汽车以及老年代步车、电动三轮车在电池使用效果续航方面一开始都能达到一个理想效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电池使用充放电次数增多电池开始逐步老化,续航里程缩短、充电次数频繁;更换成本高等成了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为了解决因电池老化影响续航里程的问题,于是人们在新能源汽车或者老年代步车、电动三轮车上开始加装燃油发电机增程器,以确保续航方面的稳定性。此方法虽然稳定可靠;但违背了新能源环保节能技术方面最初的环保节能设计理念,变相地又回到了碳排放污染环境时代。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一部分新能源汽车或者老年代步车和电动三轮车等,因电池老化影响续航里程和替代燃油发电机增程器变相污染环境的一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自动追光式风光发电一体化增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有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发电机构和调节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自动追光式风光发电一体化增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构是由集风箱(A1)和光伏板(B2)组成,而光伏板(B2)则设立在集风箱(A1)上面与集风箱(A1)顶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自动追光式风光发电一体化增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箱(A1)外部设有两个进风口和一个出风口,分别是前进风口(A110)、侧进风口(A111)和出风口(A112)。而出风口(A112)设立于集风箱(A1)的尾部和侧方与前进风口(A110)相对。在集风箱(A1)内部又包括,弧形空气导流板(A101)、半圆弧空气导流板(A102)、集风箱锁孔(A103)、扇叶(A104)、折叠式升降臂容纳仓(A105);发电机齿轮组(A106)、连杆(A107)、风光互补控制器(A108)。所述,弧形空气导流板(A101)设立于集风箱(A1)内部前端,由集风箱(A1)其中一角连接,以一定角度立于前进风口(A110)和侧进风口(A111)之间,然后与集风箱(A1)顶部与底部连接。在集风箱(A1)内部半圆弧空气导流板(A102)则设立于弧形空气导流板(A101)后面,其中一端与集风箱(A1)尾部的出风口(A112)和集风箱(A1)尾部中间部分连接,以圆心向内的形态设立于集风箱(A1)内部,然后与集风箱(A1)顶部和底部连接。在集风箱(A1)内部发电机齿轮组(A106)则以半圆弧空气导流板(A102)的中心点为轴承中心,设立于集风箱(A1)的底板之上与集风箱(A1)的顶部和底部,以轴承与轴的关系相切。在集风箱(A1)内部扇叶(A104)则以发电机齿轮组(A106)轴承中心为中心以环形的方式分部,通过连杆(A107)与发电机齿轮组(A106)连接。所述,折叠式升降臂容纳仓(A105)为一个环形壳体,在集风箱(A1)内部以发电机齿轮组(A106)的轴承中心点为中心,以倒扣的形式立于扇叶(A104)和发电机齿轮组(A106)之间,然后与集风箱(A1)的底板连接。为了让集风箱(A1)内部的空间更好地利用和所发出的电能够好地转换,在集风箱(A1)的内部安装了一块风光互补控制器(A108),设立于集风箱(A1)尾部的拐角处和半圆弧空气导流板(A102)的中间位置。为了让集风箱(A1)整体机构更加牢固,在集风箱(A1)的四个角分别设立了四个集风箱支柱(A109)与集风箱(A1)的顶部和底部连接,以加强集风箱(A1)结构的牢固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自动追光式风光发电一体化增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箱(A1)为一个长方体,并且四个角为圆角设计。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自动追光式风光发电一体化增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齿轮组(A106)是由内齿轮圈、双层齿轮、齿轮、发电机构成。发电机设立于内齿轮圈内部,发电机的转轴方向朝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自动追光式风光发电一体化增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则是由一个完整的可自由调节式支架(C3)组成。可自由调节式支架(C3)是由转盘(C301)、折叠式升降臂(C302)、集风箱锁扣(C303)、自动追光电机控制器(C304)、转盘驱动电机(C305);转盘内齿轮组(C306)、支架(C307)构成。所述,支架(C307)是由两根方管平行排列,且方管的两端分别向下弯曲,在两根方管之间分布连接着三根横杆,在后面两根横杆之间又分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