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溶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78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清洗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溶剂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全氟己烯、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溶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洗剂
,尤其涉及一种组合溶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微电子工业和医疗器械逐步向微观精密加工方向发展,这些电子器件和医疗器械的深度清洁成为其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性工序。通常该类器件的清洁采用有机溶剂浸泡处理,将加工过程中的焊接残留物、油脂和表面残渣溶解去除。传统的清洁溶剂有1,1,2

三氯

1,2,2

三氟乙烷、1,1,2

三氯乙烯等卤代烃试剂,这类试剂虽有着优异的清洗性能,但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性和环境危害性,以及较强的臭氧层破坏力,近年来已逐步被禁止使用。反式1,2

二氯乙烯具有和1,1,2

三氯

1,2,2

三氟乙烷、1,1,2

三氯乙烯相似的清洗能力,极低的生物毒性以及优异的环保性能,可用于替代传统的对生物和环境有害的清洗溶剂。
[0003]然而,反式1,2

二氯乙烯在单独用作清洗剂时存在着诸多缺点。如反式1,2

二氯乙烯的闪点仅为

11℃,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燃烧、爆炸危险性;其分子结构中的Cl不稳定,在清洗、储运过程中容易酸化,形成痕量H
+
,易损坏电子器件和医疗器械;其分子结构中存在C=C双键,在光照、加热等条件下易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大分子化合物,影响产品纯度和清洗效果。这些缺点大大制约了反式1,2

二氯乙烯在电子和医疗器械清洗领域中的应用,如何解决反式1,2

二氯乙烯在应用端的缺点是推广其应用的关键因素。
[0004]现有技术主要集中在解决反式1,2

二氯乙烯的易燃问题,即通过加入新的组分来提高复配物的闪点,而对其易酸化、易聚合的缺点较少关注。所加入的组分主要有氢氟烷烃(五氟乙烷、五氟丁烷、十氟戊烷等),氢氟醚(甲基九氟丁醚,八氟戊基烯醚等),氢氟烯烃(九氟己烯、六氟丁烯等),氢氟氯烯烃(一氯三氟丙烯等)以及氢氟烯醚(甲基全氟庚烯醚等)等物质。这些技术虽然可解决二氯乙烯易燃问题,但并未解决稳定性差、易酸化的问题。另一方面现有技术在引入新的组分时,也容易带来粘度升高和清洗能力变化等新的问题。如混合溶剂粘度的升高,会影响反式1,2

二氯乙烯在一些复杂结构的部件(如电路板上微型槽等)的流动和浸润,从而影响清洗效果。溶剂清洗能力过高,会导致溶剂对电子器件和医疗器械上的部分有机部件产生溶胀作用,影响这些设备的正常功能;而清洗能力过低,导致溶剂对油脂等杂质的溶解能力不足,影响清洗效果。
[0005]总之,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能够同时解决易燃、易酸化、易聚合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溶剂及其应用,同时解决易燃、易酸化、易聚合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溶剂,按照质量份数计,包含如下组分:
[0009]全氟己烯
ꢀꢀꢀꢀꢀꢀꢀꢀꢀꢀꢀꢀꢀ
5~50份;
[0010]γ

戊内酯
ꢀꢀꢀꢀꢀꢀꢀꢀꢀꢀꢀꢀ
0.5~5份;
[0011]反式1,2

二氯乙烯
ꢀꢀꢀꢀꢀ
50~95份。
[0012]优选的,所述全氟乙烯包含(E)

全氟
‑3‑
甲基
‑2‑
戊烯、全氟
‑2‑
甲基
‑2‑
戊烯和(Z)

全氟
‑3‑
甲基
‑2‑
戊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3]优选的,所述全氟乙烯包含全氟
‑2‑
甲基
‑2‑
戊烯和(E)

全氟
‑3‑
甲基
‑2‑
戊烯时,全氟
‑2‑
甲基
‑2‑
戊烯和(E)

全氟
‑3‑
甲基
‑2‑
戊烯的质量比为20~40:60~80。
[0014]优选的,所述全氟乙烯包含(Z)

全氟
‑3‑
甲基
‑2‑
戊烯和(E)

全氟
‑3‑
甲基
‑2‑
戊烯时,(Z)

全氟
‑3‑
甲基
‑2‑
戊烯和(E)

全氟
‑3‑
甲基
‑2‑
戊烯的质量比为40~60:40~60。
[0015]优选的,所述全氟乙烯包含全氟
‑2‑
甲基
‑2‑
戊烯和(Z)

全氟
‑3‑
甲基
‑2‑
戊烯时,全氟
‑2‑
甲基
‑2‑
戊烯和(Z)

全氟
‑3‑
甲基
‑2‑
戊烯的质量比为50~70:30~50。
[0016]优选的,所述全氟乙烯包含全氟
‑2‑
甲基
‑2‑
戊烯、(Z)

全氟
‑3‑
甲基
‑2‑
戊烯和(E)

全氟
‑3‑
甲基
‑2‑
戊烯时,全氟
‑2‑
甲基
‑2‑
戊烯、(Z)

全氟
‑3‑
甲基
‑2‑
戊烯和(E)

全氟
‑3‑
甲基
‑2‑
戊烯的质量比为20~40:20~40:30~50。
[0017]优选的,按照质量份数计,包含如下组分:
[0018]全氟己烯
ꢀꢀꢀꢀꢀꢀꢀꢀꢀꢀꢀ
10~40份;
[0019]γ

戊内酯
ꢀꢀꢀꢀꢀꢀꢀꢀꢀꢀꢀꢀꢀ
2~4份;
[0020]反式1,2

二氯乙烯60~80份。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组合溶剂在去除有机油脂或用作电子设备冷却系统的冷却介质中的应用。
[0022]优选的,所述有机油脂包含矿物油、合成油、松香助焊剂和有机硅油。
[0023]本专利技术采用含全氟己烯、γ

戊内酯和反式1,2

二氯乙烯的组合溶剂为共沸物或近似共沸物,具有高闪点、高稳定化、易流动和清洗能力适宜的优点。该组合溶剂的闪点>45℃,酸值<0.1ppm,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计,包含如下组分:全氟己烯5~50份;γ

戊内酯0.5~5份;反式1,2

二氯乙烯50~9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氟乙烯包含(E)

全氟
‑3‑
甲基
‑2‑
戊烯、全氟
‑2‑
甲基
‑2‑
戊烯和(Z)

全氟
‑3‑
甲基
‑2‑
戊烯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氟乙烯包含全氟
‑2‑
甲基
‑2‑
戊烯和(E)

全氟
‑3‑
甲基
‑2‑
戊烯时,全氟
‑2‑
甲基
‑2‑
戊烯和(E)

全氟
‑3‑
甲基
‑2‑
戊烯的质量比为20~40:60~8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氟乙烯包含(Z)

全氟
‑3‑
甲基
‑2‑
戊烯和(E)

全氟
‑3‑
甲基
‑2‑
戊烯时,(Z)

全氟
‑3‑
甲基
‑2‑
戊烯和(E)

全氟
‑3‑
甲基
‑2‑
戊烯的质量比为40~60:40~60。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睿章楚含纪洪林汪洋浦达飞李永衡林金元卢信清王宁伟傅仰河王树华朱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巨化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电化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