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2-二氯乙烯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4622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氯代烯烃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2

二氯乙烯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氯代烯烃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1,2

二氯乙烯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氯代烯烃由于具有低毒性、易挥发和性能稳定等特点,被用作有机溶剂和低温萃取剂,其中,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等氯代烯烃在过去十多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大量使用会增加地球的温室效应,因此寻求环保型的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替代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0003]而研究表明,1,2

二氯乙烯具有和其他卤代烃相似的性质,可用作油漆、树脂、橡胶、乙酸纤维的溶剂,也可用于干洗剂、杀虫剂、杀菌剂、麻醉剂、低温萃取剂以及冷冻剂,并可用于配置清漆和橡胶溶液等,而且对大气层无破坏作用,因此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大力开发1,2

二氯乙烯生产工艺,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04]现有技术中1,2

二氯乙烯的生产方法,是采用1,1,2,2

四氯乙烷脱氯反应,或由1,1,2

三氯乙烷裂解反应,乙炔选择性加氯反应以及二氯乙烷的氧氯化来制备,但是这些生产工艺复杂,生产过程成本较高。其中CN110054546B公布了一种由乙炔和氯气加成制备二氯乙烯的方法,但是该方法需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这给后续产物精制分离带来了一定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1,2<br/>‑
二氯乙烯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生产方法苛刻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1,2

二氯乙烯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0008]将乙炔和四氯乙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生成1,2

二氯乙烯;
[0009]所述催化剂包含负载在二氧化钛上的金属钌催化剂;
[0010]所述催化剂中金属钌的负载量为0.5~5wt%。
[0011]优选的,所述催化剂中金属钌的平均粒径为0.5~10nm。
[0012]优选的,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50~450℃。
[0013]优选的,所述乙炔和四氯乙烷的摩尔比为0.5~2:1。
[0014]优选的,所述反应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空速为50~5000h
‑1。
[0015]优选的,所述反应的绝对压力为0.1~1.0atm。
[0016]优选的,所述负载在二氧化钛上的金属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0017](1)将RuCl3、有机溶剂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后进行反应,生成Ru金属纳米颗粒;
[0018](2)将Ru金属纳米颗粒分散在乙醇溶剂中,然后浸渍在TiO2载体上,得到负载在二氧化钛上的金属钌催化剂。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1)反应混合物体系中Ru的浓度为10~100mmol/L,Ru和聚乙烯
吡咯烷酮的摩尔比为0.05~0.5:1。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1)反应的温度为120~180℃。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选用乙炔和四氯乙烷在二氧化钛上的金属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1,2

二氯乙烯,反应简单,且来源广泛、便宜,生产成本较低,同时无三废排放,运行安全,是一种清洁生产工艺,同时,由于选用的原材料为乙炔和四氯乙烷,故反应的原子经济性也较高,有利于反应在工业上进行实施应用。
[0022]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催化剂活性中心Ru的粒径,以及其它具体操作参数可以调节1,2

二氯乙烯的收率和选择性。
[0023]本专利技术可以采用固定床催化,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为后续的产物精制分离减轻了负担。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1,2

二氯乙烯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0025]将乙炔和四氯乙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生成1,2

二氯乙烯;
[0026]所述催化剂包含负载在二氧化钛上的金属钌催化剂(Ru/TiO2);
[0027]所述催化剂中金属钌的负载量为0.5~5wt%,优选为1~4wt%,进一步优选为2~3wt%。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得到的1,2

二氯乙烯包含顺式1,2

二氯乙烯和反式1,2

二氯乙烯。
[002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催化剂中金属钌的平均粒径为0.5~10nm,优选为2~8nm,进一步优选为4~6nm。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50~450℃,优选为300~400℃,进一步优选为340~380℃。
[003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乙炔和四氯乙烷的摩尔比为0.5~2:1,优选为1~1.5:1。
[003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反应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空速为50~5000h
‑1,优选为500~4000h
‑1,进一步优选为2000~3000h
‑1。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反应的绝对压力为0.1~1.0atm,优选为0.3~0.7atm,进一步优选为0.5~0.6atm。
[003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负载在二氧化钛上的金属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优选包含如下步骤:
[0035]将RuCl3、有机溶剂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后进行反应,生成Ru金属纳米颗粒;
[0036]将Ru金属纳米颗粒分散在乙醇溶剂中,然后浸渍在TiO2载体上,得到负载在二氧化钛上的金属钌催化剂。
[0037]在本专利技术中,反应混合物体系中Ru的浓度为10~100mmol/L,优选为20~80mmol/L,进一步优选巍峨40~60mmol/L;Ru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摩尔比为0.05~0.5:1,优选为0.1~0.4:1,进一步优选为0.2~0.3:1;所述有机溶剂包含乙二醇。
[003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20~180℃,优选为140~160℃;时间为2~6h,进一步优选为4~5h。
[003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反应结束后冷却、洗涤、离心得到0.5~10nm之间的Ru金属纳米
颗粒。
[004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41]实施例1~7
[0042]实施例1~7涉及Ru/TiO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3]将一定量的RuCl3溶解在乙二醇溶剂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控制溶液中Ru的浓度C(Ru)为10~100mmol/L之间,n(Ru)/n(PVP)摩尔比为0.05~0.5之间,搅拌均匀后在120~180℃油浴中冷凝回流反应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2

二氯乙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将乙炔和四氯乙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生成1,2

二氯乙烯;所述催化剂包含负载在二氧化钛上的金属钌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中金属钌的负载量为0.5~5wt%。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中金属钌的平均粒径为0.5~10n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50~45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炔和四氯乙烷的摩尔比为0.5~2: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空速为50~5000h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睿纪洪林涂高美汪洋浦达飞李永衡林金元卢信清王宁伟傅仰河王树华朱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巨化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电化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