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闭合后防止误打开的充电盒锁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694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闭合后防止误打开的充电盒锁住结构,包括充电盒本体和翻转盖,所述充电盒本体的表面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充电盒本体的上端设置有连接轴,所述翻转盖设置于连接轴的上方,所述充电盒本体的内部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防误打开的连接组件,且连接组件包括凹槽、微型电机、旋转杆、连接机、支撑底座、空心转动杆、调节杆、支撑杆和压缩弹簧。该闭合后防止误打开的充电盒锁住结构采用连接组件的设置能够在充电盒本体进行使用时对翻转盖进行锁住,有效地避免充电盒本体在放置随身包内进行充电时外界的因素造成翻转盖打开,同时当使用者在使用耳机进行听取歌曲或接听电话时可通过显示屏来进行查看。时可通过显示屏来进行查看。时可通过显示屏来进行查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闭合后防止误打开的充电盒锁住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盒
,具体为一种闭合后防止误打开的充电盒锁住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蓝牙技术等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TWS耳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办公,外出旅游,旅途及健身场所使用TWS耳机,TWS耳机也成为了年轻人出街必备品,同时需要使用充电盒来将TWS耳机进行收纳充电。
[0003]如申请号为CN202123366266.2的申请涉及充电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充电盒,包括用于放置耳机的盒体、盖合盒体的翻盖、转轴、定位部及抵持部。转轴一端与盒体连接,另一端与翻盖连接,翻盖沿转轴的轴线转动。定位部设置于盒体,并相邻于转轴,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面及第二定位面。抵持部设置于翻盖,并相邻于转轴,抵持部包括第一抵持面及第二抵持面。当充电盒为闭合状态时,第一定位面抵持第一抵持面,当充电盒为打开状态时,第二定位面抵持第二抵持面。盒体通过转轴与翻盖连接,当充电盒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二抵持面与第二定位面相抵持,以阻挡翻盖继续朝外移动,从而减少刮花的情况,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4]类似于上述申请目前还存在不足之处:
[0005]充电盒放置在随身背包内部对耳机进行充电时,同时充电盒在与包内其他物品发生碰撞时易造成充电盒出现打开的现象。
[0006]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闭合后防止误打开的充电盒锁住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闭合后防止误打开的充电盒锁住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闭合后防止误打开的充电盒锁住结构,包括充电盒本体和翻转盖,所述充电盒本体的表面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充电盒本体的上端设置有连接轴,所述翻转盖设置于连接轴的上方,所述充电盒本体的内部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防误打开的连接组件,且连接组件包括凹槽、微型电机、旋转杆、连接机、支撑底座、空心转动杆、调节杆、支撑杆和压缩弹簧,所述充电盒本体的外部设置有微型电机,且微型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上端通过连接机连接有支撑底座,且支撑底座的上端设置有空心转动杆,所述空心转动杆的上端安装有调节杆,且调节杆的内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部设置有压缩弹簧。
[000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按钮的下方设置有显示屏,所述微型电机的外部设置有按压钮。
[0010]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按钮的上方设置有衔接扣,且衔接扣的表面中部设置有指示
灯。
[0011]进一步的,所述翻转盖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卡块,且卡块的外部设置有卡条。
[0012]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盒本体的内部中端设置有充电仓,且充电仓的竖直中轴线和充电盒本体的横向中轴线相垂直。
[0013]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盒本体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保护充电盒本体的辅助组件,且辅助组件包括高分子陶瓷聚合物涂层和特氟龙涂层,所述高分子陶瓷聚合物涂层的右表面设置有特氟龙涂层。
[0014]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组件还包括纳米加厚层和吸水棉层,所述特氟龙涂层的右表面设置有纳米加厚层,且纳米加厚层的右表面设置有吸水棉层。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闭合后防止误打开的充电盒锁住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闭合后防止误打开的充电盒锁住结构,采用连接组件的设置能够在充电盒本体进行使用时对翻转盖进行锁住,有效地避免充电盒本体在放置随身包内进行充电时外界的因素造成翻转盖打开,同时当使用者在使用耳机进行听取歌曲或接听电话时可通过显示屏来进行查看,接着高分子陶瓷聚合物涂层时充电盒本体更加美观,也能够避免装置出现氧化的现象。
[0016]1、本技术连接轴的设置能够将充电盒本体和翻转盖进行安装,同时可通过控制按钮来在使用装置时来对其进行调整,能够提高装置的实用性,使其在使用时更加便捷,显示屏的设置能够对一天的信息进行记录,同时当装置需要进行充电时可通过指示灯来提示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充电,有利于保证装置可以正常使用。
[0017]2、本技术连接组件的设置能够在使用后通过启动微型电机,使微型电机带动旋转杆进行转动,旋转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可通过连接组件将作用力传输至空心转动杆上,接着作用力传输至空心转动杆上时,可带动支撑杆沿着空心转动杆内部进行下降,从而能够带动压缩弹簧向下进行调整,然后在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后,可将翻转盖向下进行翻转,这样在闭合时卡块带动卡条和凹槽进行卡合,有利于避免装置在续航充电时其翻转盖出现打开的现象,能够提高装置的实用性,使其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8]3、本技术充电仓的设置能够对耳机进行充电,对耳机起到保护作用,同时高分子陶瓷聚合物涂层的设置能够增强充电盒本体的防腐性,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充电盒本体出现氧化的现象,接着特氟龙涂层能够在充电盒本体对耳机进行续航充电时避免外部的静电造成其发生损坏,同时吸水棉层的设置能够避免水汽进入装置内部造成装置的损坏。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闭合后防止误打开的充电盒锁住结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种闭合后防止误打开的充电盒锁住结构的充电盒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种闭合后防止误打开的充电盒锁住结构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一种闭合后防止误打开的充电盒锁住结构的支撑底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充电盒本体;2、控制按钮;3、显示屏;4、衔接扣;5、指示灯;6、翻转盖;7、按
压钮;8、连接轴;9、充电仓;10、卡块;11、卡条;12、辅助组件;1201、高分子陶瓷聚合物涂层;1202、特氟龙涂层;1203、纳米加厚层;1204、吸水棉层;13、连接组件;1301、凹槽;1302、微型电机;1303、旋转杆;1304、连接机;1305、支撑底座;1306、空心转动杆;1307、调节杆;1308、支撑杆;1309、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5]如图1所示,一种闭合后防止误打开的充电盒锁住结构,包括充电盒本体1和翻转盖6,充电盒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控制按钮2,充电盒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连接轴8,翻转盖6设置于连接轴8的上方,连接轴8的设置能够将充电盒本体1和翻转盖6进行安装,同时可通过控制按钮2来在使用装置时来对其进行调整,能够提高装置的实用性,使其在使用时更加便捷,控制按钮2的下方设置有显示屏3,微型电机1302的外部设置有按压钮7,控制按钮2的上方设置有衔接扣4,且衔接扣4的表面中部设置有指示灯5,显示屏3的设置能够对一天的信息进行记录,同时当装置需要进行充电时可通过指示灯5来提示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充电,有利于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闭合后防止误打开的充电盒锁住结构,包括充电盒本体(1)和翻转盖(6),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盒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控制按钮(2),所述充电盒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连接轴(8),所述翻转盖(6)设置于连接轴(8)的上方,所述充电盒本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防误打开的连接组件(13),且连接组件(13)包括凹槽(1301)、微型电机(1302)、旋转杆(1303)、连接机(1304)、支撑底座(1305)、空心转动杆(1306)、调节杆(1307)、支撑杆(1308)和压缩弹簧(1309),所述充电盒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微型电机(1302),且微型电机(1302)的输出端安装有旋转杆(1303),所述旋转杆(1303)的上端通过连接机(1304)连接有支撑底座(1305),且支撑底座(1305)的上端设置有空心转动杆(1306),所述空心转动杆(1306)的上端安装有调节杆(1307),且调节杆(1307)的内部连接有支撑杆(1308),所述支撑杆(1308)的外部设置有压缩弹簧(13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合后防止误打开的充电盒锁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钮(2)的下方设置有显示屏(3),所述微型电机(1302)的外部设置有按压钮(7)。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凯辉吴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中泽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