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509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5
本申请主要是涉及一种耳机,耳机包括钩状部、连接部和保持部,连接部连接钩状部与保持部,在佩戴状态下,钩状部用于挂设在用户的耳部的后侧与头部之间,保持部用于接触耳部的前侧,进而允许保持部与钩状部配合以夹持耳部;保持部具有一厚度方向,厚度方向定义为在佩戴状态下保持部靠近或者远离耳部的方向,保持部包括与连接部连接的机芯壳体以及设置在机芯壳体内的主板和柔性触控电路板,机芯壳体包括在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相较于第二壳体更靠近耳部,第二壳体包括与第一壳体相对设置的底壁和与底壁连接的侧壁,底壁设有沉槽,柔性触控电路板贴设在沉槽的底部,并与主板电性连接。并与主板电性连接。并与主板电性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机
[0001]本申请是2021年07月29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217584585、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耳机”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母案要求于2020年07月29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0107433964、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耳机”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3]本申请涉及发声器械的
,具体是涉及一种耳机。

技术介绍

[0004]耳机已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可以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配合使用,以便于为用户提供听觉盛宴。其中,按照耳机的工作原理,一般可以分为气导式耳机和骨导式耳机;按照用户佩戴耳机的方式,一般又可以分为头戴式耳机、耳挂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按照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的交互方式,一般还可以分为有线式耳机和无线式耳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耳机包括钩状部、连接部和保持部,连接部连接钩状部与保持部,在佩戴状态下,钩状部用于挂设在用户的耳部的后侧与头部之间,保持部用于接触耳部的前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钩状部、连接部和保持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钩状部与所述保持部,在佩戴状态下,所述钩状部用于挂设在用户的耳部的后侧与头部之间,所述保持部用于接触所述耳部的前侧,进而允许所述保持部与所述钩状部配合以夹持所述耳部;所述保持部具有一厚度方向,所述厚度方向定义为在佩戴状态下所述保持部靠近或者远离所述耳部的方向,所述保持部包括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机芯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芯壳体内的主板和柔性触控电路板,所述机芯壳体包括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相较于所述第二壳体更靠近所述耳部,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壳体相对设置的底壁和与所述底壁连接的侧壁,所述底壁设有沉槽,所述柔性触控电路板贴设在所述沉槽的底部,并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触控电路板包括贴设在所述沉槽的底部的触控部和用于与所述主板连接的电连接部,所述沉槽的深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触控部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部相对于所述底壁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7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持部的充电正极和充电负极,所述充电正极和所述充电负极经由所述第一壳体上的通孔显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江韩瑞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