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复式结构电梯门触点开关装置,属于电梯制造领域。其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安装座和两条柱状滑杆,两条柱状滑杆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接触桥和第二接触桥,第一接触桥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主动触点和第二主动触点,第二接触桥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主动触点和第四主动触点;插座的前腔室内设置有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上设置有第一从动触点和第二从动触点,第一安装螺栓和第二安装螺栓;插座的后腔室内设置有第三导板和第四导板,第三导板和第四导板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三从动触点和第四从动触点;插座的前后腔室对应插头的位置均设置有开孔。置均设置有开孔。置均设置有开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式结构电梯门触点开关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电梯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式结构电梯门触点开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电梯行业,起电气验证门到位状态和门锁锁闭状态作用的接触式门开关多采用插针、插座式开关结构。
[0003]常规的插针、插座式开关多采用弹片的形式,且弹片是置于插座内部,在插针与插座使用接触时,电梯主锁开关的插头与插座的接触方式为倾斜接触,插头的过度倾斜可能会导致插座内弹片损伤,也可能会导致不能正常导通;在门触点开关使用时,往往不会只使用一组开关,但若安装两组开关的话,对安装空间的要求又比较大,所以就会导致门锁上空间的浪费,线路不清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弹片易损伤、门锁上空间的浪费、线路不清晰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式结构电梯门触点开关装置。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式结构电梯门触点开关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复式结构电梯门触点开关装置,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安装座和两条柱状滑杆,两条所述柱状滑杆设置于安装座的一侧,所述两条柱状滑杆内部中空,所述两条柱状滑杆内部中空的部分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安装座相接触,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接触桥和第二接触桥,所述第一接触桥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主动触点和第主动二触点,所述第二接触桥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主动触点和第四主动触点;
[0007]所述插座内部设置有前后两个腔室,所述插座的前后两腔室中间设置有绝缘挡板隔断,所述插座的前腔室内设置有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所述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从动触点和第二从动触点,所述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的另一端相对插座的壳体固定,所述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相对于插座壳体固定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接线螺栓和第二接线螺栓,所述插座的前腔室旁边设置有第一安装螺栓和第二安装螺栓;
[0008]所述插座的后腔室内设置有第三导板和第四导板,所述第三导板和第四导板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三从动触点和第四从动触点,所述第三导板和第四导板的另一端相对插座的壳体固定,所述第三导板和第四导板相对于插座壳体固定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第三接线螺栓和第四接线螺栓;所述插座的前后腔室对应插头的位置均设置有开孔。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弹簧为一条或多条。
[0010]可选的,所述第二弹簧为一条或多条。
[0011]可选的,所述插头为前后对称结构。
[0012]可选的,所述插座内前后两腔室为对称结构。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接线螺栓、第二接线螺栓、第三接线螺栓和第四接线螺栓对应插
座壳体的位置预留有接线口。
[0014]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复式结构电梯门触点开关装置,具有至少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申请将插针、插座式开关设计改变其原有的形态,将插头上触点设计为由弹簧结构提供弹力的可倾斜压缩形态,插座内触点固定,这样一来,就可实现插头倾斜插入时,该门触点开关装置为复式结构,既可同时实现两组开关的功能,也可实现插头倾斜插入时,插头上各触点与插座内各触点正常接触导通,且不易对弹簧结构造成损伤,该复式结构节约了门锁上的空间,使线路更加清晰。
附图说明
[0016]图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复式结构电梯门触点开关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复式结构电梯门触点开关装置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18]图3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复式结构电梯门触点开关装置主视方向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19]图4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复式结构电梯门触点开关装置后视方向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20]图5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复式结构电梯门触点开关装置插座的主、左、俯三视图。
[0021]图6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复式结构电梯门触点开关装置插头的主、左、俯三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3]请参阅图1至图6。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示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竖向”、“横向”、“前后”、“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4]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式结构电梯门触点开关装置,包括插头1和插座2。插头1包括安装座11和两条柱状滑杆111,两条柱状滑杆111相对设置于安装座11靠近插座2的一侧,插头1为前后对称结构。两条柱状滑杆111内部中空,两条柱状滑杆111内部中空的部分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15和第二弹簧19,第一弹簧15和第二弹簧19的数量均为一条或多条,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弹簧15和第二弹簧19各设置有一条。第一弹簧15和第
二弹簧19的一端与安装座11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5和第二弹簧19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接触桥12和第二接触桥16,第一接触桥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主动触点13和第二主动触点14,第二接触桥1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主动触点17和第四主动触点18。
[0025]插座2内部设置有前后两个腔室,且插座2内前后两腔室为对称结构。插座2的前后两腔室中间的内壁上固定连接的有绝缘挡板21隔断,插座2的前腔室内安装有第一导板201和第二导板202,第一导板201和第二导板202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从动触点203和第二从动触点204,第一导板201和第二导板202相互远离的一端相对插座2的壳体固定,第一导板201和第二导板202相对于插座2壳体固定的位置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接线螺栓205和第二接线螺栓206,插座2的前腔室旁边安装有第一安装螺栓207和第二安装螺栓208。
[0026]插座2的后腔室内安装有第三导板209和第四导板210,第三导板209和第四导板210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三从动触点211和第四从动触点212,第三导板209和第四导板210相互远离的一端相对插座2的壳体固定,第三导板209和第四导板210相对于插座2壳体固定的位置上分别安装有第三接线螺栓213和第四接线螺栓214。插座2的前后腔室对应插头1的位置均设置有开孔。第一接线螺栓205、第二接线螺栓206、第三接线螺栓213和第四接线螺栓214对应插座2壳体的位置预留有接线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式结构电梯门触点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1)和插座(2);所述插头(1)包括安装座(11)和两条柱状滑杆(111),两条所述柱状滑杆(111)设置于安装座(11)的一侧,所述两条柱状滑杆(111)内部中空,所述两条柱状滑杆(111)内部中空的部分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15)和第二弹簧(19),所述第一弹簧(15)和第二弹簧(19)的一端与安装座(11)相接触,所述第一弹簧(15)和第二弹簧(19)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接触桥(12)和第二接触桥(16),所述第一接触桥(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主动触点(13)和第二主动触点(14),所述第二接触桥(1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主动触点(17)和第四主动触点(18);所述插座(2)内部设置有前后两个腔室,所述插座(2)的前后两腔室中间设置有绝缘挡板(21)隔断,所述插座(2)的前腔室内设置有第一导板(201)和第二导板(202),所述第一导板(201)和第二导板(202)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从动触点(203)和第二从动触点(204),所述第一导板(201)和第二导板(202)的另一端相对插座(2)的壳体固定,所述第一导板(201)和第二导板(202)相对于插座(2)壳体固定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接线螺栓(205)和第二接线螺栓(206),所述插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珍沅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