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门触点开关装置,属于电梯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插座和与插座相配合的插头和触头,插座内部设置前腔室和后腔室,前腔室中间通过绝缘隔板分隔形成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左腔室内部平行于左腔室内壁设置有左弹片,左弹片一端通过左接线螺栓固定,另一端设置左触点,右腔室内部横向设置有右弹片,右弹片一端通过有接线螺栓固定且与接线螺栓连接处设置前预压限位块,右弹片另一端设置右触点,后腔室内部对应左弹片和右弹片设置第一后弹片和第二后弹片,第一后弹片和第二后弹片相互连接中间通过后固定柱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防止了开关发生接触不良,又避免了弹片发生明显的弹跳现象,消除了电梯的潜在危险。险。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门触点开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门触点开关装置,属于电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电梯行业,起电气验证门到位状态和门锁锁闭状态作用的接触式门开关采用插针、插座式开关结构和触头、触座式门锁开关结构。其中,两种开关结构为单体结构,插针、插座式开关由一只插针一只插座组成,门锁开关由一只触头、一只触座组成,所以在开关安装使用时要设置至少两处位置来安装开关,这样不但会浪费安装空间,使得安装不便捷,而且接线线路也会更复杂。另外,现有的触头、触座式门锁开关结构大多为老式结构,不符合新国标所要求的IP2X防护等级;另外触头、触座式门锁开关结构的弹片若无预压弹力,则会使其无初始弹力,固定行程下弹片释放的弹力较小,容易造成接触不良,并且在插头与弹片上触点接触后断开时,由于弹片无预压弹力,则会使得弹片发生较为明显的弹跳现象,这时可能会发生二次导通,使电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插针、插座式开关结构在下压行程较大时会损伤弹片,导致开关寿命降低,触头、触座式门锁开关结构较为容易发生积尘现象,若弹片下积存了较多的灰尘,轻则可能会影响弹片的下压行程,重则压坏触头,使电梯停止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门触点开关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插针、插座式开关结构在下压行程较大时会损伤弹片,导致开关寿命降低,触头、触座式门锁开关结构较为容易发生积尘现象,若弹片下积存了较多的灰尘,轻则可能会影响弹片的下压行程,重则压坏触头,使电梯停止运转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门触点开关装置,包括插座和与插座相配合的插头和触头,插座内部设置前腔室和后腔室,前腔室中间通过绝缘隔板分隔形成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左腔室内部平行于左腔室内壁设置有左弹片,左弹片一端通过左接线螺栓固定,另一端设置左触点,左弹片中间与左腔室之间设置有前限位块,所述右腔室内部横向设置有右弹片,右弹片一端通过有接线螺栓固定且与接线螺栓连接处设置前预压限位块,右弹片另一端设置右触点,所述后腔室内部对应左弹片和右弹片设置第一后弹片和第二后弹片,第一后弹片和第二后弹片相互连接中间通过后固定柱固定,第二后弹片与后腔室之间设置后限位块,第一后弹片和第二后弹片末端分别设置第一后触点和第二后触点。
[0005]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左弹片与左接线螺栓连接处下方设置固定柱。
[0006]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插座侧面对应左腔室、右腔室和后腔室分别设置连通左腔室的第一开孔、连通右腔室的第二开孔和第一下开孔,以及连通后腔室的第四开孔、第三开孔和第二下开孔。
[0007]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后弹片和第二后弹片中间连接处上方设置
后预压限位块。
[0008]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插座正面底部设置左通孔和右通孔,背面底部设置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
[0009]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插头一侧设置与插座内部左弹片和第二后弹片相配合的U型触片。
[0010]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电梯门触点开关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复合式结构的开关使得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且实现了现有插针开关和门锁开关的所有功能,现有开关的接触方式都可实现,满足了电气验证门到位状态和门锁锁闭状态的功能要求,将触头式门锁开关的防护等级提升到IP2X,且优化线路使其更加安全,由于预压限位块的作用,使得弹片有了一个较大的初始弹力,这样既防止了开关发生接触不良,又避免了弹片发生明显的弹跳现象,消除了电梯的潜在危险,将插头处对应的弹片设置在两侧,可以起到稳定弹力的作用,即使增大下压行程,也不会是弹力增大,从而保护了弹片,另外,将新型组合开关的较容易发生积尘的部位做了与外界的开孔,这样一来,也防止了由于积尘对开关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0012]图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电梯门触点开关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电梯门触点开关装置的插座正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电梯门触点开关装置的插座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电梯门触点开关装置的插头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插座;101、左腔室;102、左弹片;103、左触点、104、第一开孔;105、前限位块;106、固定柱;107、左接线螺栓;108、右腔室;109、右弹片;110、右触点;111、前预压限位块;112、右接线螺栓;113、第二开孔;114、第一下开孔;115、左通孔;116、右通孔;117、后腔室;118、第一后弹片;119、第一后触点;120、后预压限位块;121、第三开孔;122、第二下开孔;123、第二后弹片;124、第二后触点;125、第四开孔;126、后限位块;127、后固定柱;128、第三通孔;129、第四通孔;2、插头;201、U型触片;3、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18]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
范畴。
[0019]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门触点开关装置,包括插座1、插头2和触头3,插座1前侧设置有左腔室101和右腔室108,左腔室101和右腔室108之间设置有绝缘挡板隔断,左腔室101对应插头2插脚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开孔104,左腔室101中设置有左弹片102,左弹片102的一端设置有左触点103,左弹片102的另一端连接有左接线螺栓107,左接线螺栓107的螺杆连接有螺母,该螺母卡入壳体卡槽内,左接线螺栓107对应壳体的位置设置有接线开孔,左腔室101中左弹片102的内侧设置有前限位块105,左弹片102连接左接线螺栓107的一端相对壳体固定;右腔室108对应触头3触脚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开孔113,右腔室108中设置有右弹片109,右弹片109的一端设置有右触点110,右弹片109的另一端连接有右接线螺栓112,右接线螺栓112的螺杆连接有螺母,该螺母卡入壳体卡槽内,右接线螺栓112对应壳体的位置设置有接线开孔,右腔室10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门触点开关装置,包括插座(1)和与插座(1)相配合的插头(2)和触头(3),插座(1)内部设置前腔室和后腔室(117),前腔室中间通过绝缘隔板分隔形成左腔室(101)和右腔室(108),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腔室(101)内部平行于左腔室(101)内壁设置有左弹片(102),左弹片(102)一端通过左接线螺栓(107)固定,另一端设置左触点(103),左弹片(102)中间与左腔室(101)之间设置有前限位块(105),所述右腔室(108)内部横向设置有右弹片(109),右弹片(109)一端通过有接线螺栓(112)固定且与接线螺栓(112)连接处设置前预压限位块(111),右弹片(109)另一端设置右触点(110),所述后腔室(117)内部对应左弹片(102)和右弹片(109)设置第一后弹片(118)和第二后弹片(123),第一后弹片(118)和第二后弹片(123)相互连接中间通过后固定柱(127)固定,第二后弹片(123)与后腔室(117)之间设置后限位块(126),第一后弹片(118)和第二后弹片(123)末端分别设置第一后触点(119)和第二后触点(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珍沅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