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推整形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613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侧推整形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以及侧推整形机构;上模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设置有第一外推挤面及第一内推挤面;下模与上模相对设置;侧推整形机构滑动装设于下模板上,侧推整形机构包括基座、整形垫块、第一弹性伸缩杆、滑座、整形块及第二弹性伸缩杆,基座滑动装设于下模板上,整形垫块固定装设于基座上,基座设置有第二内推挤面,第一弹性伸缩杆的一端与基座连接,第一弹性伸缩杆的另一端与下模板连接,滑座滑动装设于基座上,整形块固定装设于滑座上,滑座设置有第二外推挤面,第二弹性伸缩杆的一端与基座连接,第二弹性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滑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避免因退模慢而导致工件损坏的现象发生,有效提高优品率。高优品率。高优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推整形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侧推整形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在零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工件进行半折弯,然后再通过侧推整形来使工件折弯角度满足精度要求。
[0003]现有的侧推整形模具一般通过气缸驱使整形块推出以完成工件的侧向整形,由于气缸驱动力度较大,很容易发生工件爆开的现象,导致不良品率增多;再着,气缸需要气压来驱动,气缸的动作是滞后的,退模不及时,容易致使工件损坏而报废,增加不必要的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侧推整形模具一般通过气缸驱使整形块推出以完成工件的侧向整形,由此容易发生工件爆开及工件损坏的现象,导致损耗大,不良品率增多的问题,提供一种侧推整形模具。
[0005]一种侧推整形模具,包括:
[0006]上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板、连接所述上模板的上模块及连接所述上模板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有第一外推挤面及第一内推挤面;
[0007]下模,所述下模与所述上模相对设置;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及连接所述下模板的下模块;以及
[0008]侧推整形机构,所述侧推整形机构滑动装设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侧推整形机构包括基座、整形垫块、第一弹性伸缩杆、滑座、整形块及第二弹性伸缩杆,所述基座滑动装设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整形垫块固定装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远离所述整形垫块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内推挤面,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模板连接,所述滑座滑动装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整形块固定装设于所述滑座上,所述滑座远离所述整形块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外推挤面,所述第二弹性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座连接;
[0009]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合模,在所述第一外推挤面与所述第一内推挤面的配合下,所述基座带着所述整形垫块向外移动,在所述第二内推挤面与所述第二外推挤面配合下,所述滑座带着所述整形块向内移动,在所述整形块与所述整形垫块的配合下实现工件的侧向整形。
[0010]上述侧推整形模具,在第一外推挤面与第一内推挤面的配合下驱使整形垫块向外移动,在第二内推挤面与第二外推挤面配合下驱使整形块向内移动,通过整形块与整形垫块的配合下完成工件的侧向整形,能有效避免因侧推力度过大而导致工件爆开的现象发生,有效提高优品率;另外,上模与下模开模时,在第一弹性伸缩杆与第二弹性伸缩杆的配合下,使整形块及整形垫块能快速复位,以达到快速退模的目的,从而避免因退模慢而导致工件损坏的现象发生,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块及驱动板,所述驱动块与所述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块的内侧设置有侧槽,所述驱动板固定装设于所述侧槽中,所述第一外推挤面设于所述驱动块的外侧壁,所述第一内推挤面设于所述驱动板的内侧壁。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推挤面最底端到所述上模板最底端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内推挤面的最底端到所述上模板最底端的距离。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包括主座部、连接所述主座部的驱动部及连接所述主座部的安装部,所述驱动部设于所述主座部的外端,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主座部的内端,所述安装部与所述主座部的连接处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整形垫块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第二内推挤面设于所述驱动部的内侧壁。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模板设置有限位槽及下模嵌槽,所述下模嵌槽设于所述限位槽中,所述基座滑动装设于所述限位槽中,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杆嵌设于所述下模嵌槽中,所述下模板固定安装有下模固定块,所述下模固定块固定嵌设于所述下模嵌槽中,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杆的外端与所述下模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基座固定安装有基座限位块,所述基座限位块伸入所述下模嵌槽中,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杆的内端与所述基座限位块固定连接。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推整形模具还包括导向条,所述下模板设置有导条槽,所述导条槽与所述限位槽连通,所述导向条嵌设于所述导条槽中,所述基座的侧端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条卡入所述导向槽中,所述基座滑动装设于所述下模板上。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座部设置有基座嵌槽,所述第二弹性伸缩杆嵌设于所述基座嵌槽中,所述滑座固定安装有滑座限位块,所述滑座限位块伸入所述基座嵌槽中,所述第二弹性伸缩杆的外端与所述滑座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主座部固定安装有基座固定块,所述第二弹性伸缩杆的内端与所述基座固定块固定连接。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推整形模具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固定装设于所述主座部上,所述导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轨分设于所述滑座的两侧,所述滑座的侧端开设有导槽,所述导轨卡入所述导槽中,所述滑座滑动装设于所述基座上。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推整形模具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滑动连接所述上模板,所述压板设于所述上模板与所述下模板之间,所述压板设置有定位柱,所述下模块与所述整形垫块均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槽中以对工件进行定位。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板设置有供所述驱动组件穿过的开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之一种实施方式的侧推整形模具的剖视图;
[0021]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2]图3为如图1中侧推整形模具中下模与侧推整形机构的分解图。
[0023]附图中标号的含义为:
[0024]100

侧推整形模具;
[0025]10

上模,11

上模板,12

上模块,13

驱动组件,131

驱动块,132

驱动板,133

第一外推挤面,134

第一内推挤面;
[0026]20

下模,21

下模板,211

限位槽,212

下模嵌槽,213

下模固定块,222

下模块;
[0027]30

压板,31

通孔,32

开槽,33

定位柱;
[0028]40

侧推整形机构,41

基座,411

主座部,412

驱动部,413

安装部,414

基座嵌槽,415

基座限位块,416

第二内推挤面,417

基座固定块,418

导向槽,42

整形垫块,43

第一弹性伸缩杆,44

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推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板、连接所述上模板的上模块及连接所述上模板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有第一外推挤面及第一内推挤面;下模,所述下模与所述上模相对设置;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及连接所述下模板的下模块;以及侧推整形机构,所述侧推整形机构滑动装设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侧推整形机构包括基座、整形垫块、第一弹性伸缩杆、滑座、整形块及第二弹性伸缩杆,所述基座滑动装设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整形垫块固定装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远离所述整形垫块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内推挤面,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模板连接,所述滑座滑动装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整形块固定装设于所述滑座上,所述滑座远离所述整形块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外推挤面,所述第二弹性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座连接;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合模,在所述第一外推挤面与所述第一内推挤面的配合下,所述基座带着所述整形垫块向外移动,在所述第二内推挤面与所述第二外推挤面配合下,所述滑座带着所述整形块向内移动,在所述整形块与所述整形垫块的配合下实现工件的侧向整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推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块及驱动板,所述驱动块与所述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块的内侧设置有侧槽,所述驱动板固定装设于所述侧槽中,所述第一外推挤面设于所述驱动块的外侧壁,所述第一内推挤面设于所述驱动板的内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推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推挤面最底端到所述上模板最底端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内推挤面的最底端到所述上模板最底端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推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主座部、连接所述主座部的驱动部及连接所述主座部的安装部,所述驱动部设于所述主座部的外端,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主座部的内端,所述安装部与所述主座部的连接处设置有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宗发方鸿鹏卢成山魏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鸿兴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