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石墨材料加工的刀具,该刀具包括刀体、位于刀体一端的底刃以及邻近底刃并螺旋设置于刀体环侧的多个刀刃,相邻两个刀刃之间形成刀槽,底刃的直径介于0.27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石墨材料加工的刀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石墨材料加工的刀具。
技术介绍
[0002]石墨热弯模具的加工通常使用两刃CVD涂层球刀进行加工,球刀在使用过程中,其刀位点(即刀尖位置)线速度为零,不具有切削能力,使得球刀对石墨热弯模具的加工效果较差,模具加工后的粗糙度一般为Sa:800nm~1300nm,且产品一致性较差,加工表面会形成与路径间距吻合的刀纹和形状无规律的拉丝纹。加工过程中,即便刀触点远离刀位点,受石墨材料影响,加工效果仍然很差。在此情况下,加工后的热弯模具需要手工抛光,采用手工抛光时,模具抛光不均匀,影响模具良率;另外,热弯后的玻璃产品不易抛光,抛光良率低。
[0003]目前,亦有采用牛鼻刀对石墨热弯模具进行加工的情况,牛鼻刀是一种线速度高的刀具,由于石墨热弯模具的加工图形皆为曲面,使得牛鼻刀加工受限;且线速度越大磨损就越大,受热弯模具的产片形态影响,牛鼻刀加工石墨热弯模具时,刀具主要磨损位置集中在R角与底刃交接处,容易在模具曲面与中间大面交接处产生集中区域欠切的情况(俗称倒三角),这种倒三角将影响模具热弯成型;牛鼻刀底刃中间位置线速度仍然为零,加工时底刃中间位置挤压石墨屑,易产生拉丝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石墨材料加工的刀具,该刀具能够增加线速度提高切削能力、降低模具表面粗糙度、保证石墨热弯模具加工的一致性、解决加工表面无刀纹和拉丝不良问题、刀具磨损小、加工效率高,且能改善模具表面倒三角问题。
[0005]一种用于石墨材料加工的刀具,包括刀体、位于刀体一端的底刃以及邻近所述底刃并螺旋设置于刀体环侧的多个刀刃,相邻两个所述刀刃之间形成刀槽,所述底刃的直径介于0.275
‑
0.3mm之间,底刃的中心部位开设有避位凹槽,所述刀刃的前角为6
°
,刀刃的后角为0
°
,所述刀刃包括与底刃连接的圆弧部以及与所述圆弧部连接的倾斜避位部,底刃刃口低于底刃中心0.02
‑
0.05mm。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刃的直径为0.3mm。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避位凹槽的直径介于0.2
‑
0.25mm。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刃的数量为7,7个所述刀刃均匀分布在刀体的环侧。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槽的螺旋角为30
°
。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体采用GK05A钨钢制成。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倾斜避位部包括与所述圆弧部连接的第一倾斜面和与第一倾斜面连接的第二倾斜面,第二倾斜面的倾角大于第一倾斜面的倾角。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倾斜面的长度为0.1
‑
0.15mm,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倾角为15
°
。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刃、底刃以及刀槽的表面分别设有保护涂层。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涂层为CVD金刚石涂层、TiN涂层、ALCrN涂层、TiCN涂层或ALTiN涂层。
[0015]实施本技术的用于石墨材料加工的刀具,将底刃的直径设计为0.275
‑
0.3mm之间,增加了刀具的线速度,提高了刀具切削能力,避免产生刀纹,并可降低模具表面粗糙度,保证石墨热弯模具加工的一致性,还增加了加工路径间距,减少加工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且底刃直径较小,减小刀具集中磨损,且消除了倒三角问题;在底刃中心开设避位凹槽,避免刀具中心挤压石墨屑,从而避免拉丝不良的产生。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刀具的主视图;
[0018]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A
‑
A方向的截面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刀刃的刃口局部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刀具的侧视图;
[0021]图6为图5所示实施例中D
‑
D方向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3]请结合图1
‑
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石墨材料加工的刀具10,该刀具包括刀体100、位于刀体100一端的底刃110以及邻近底刃110并螺旋设置于刀体100环侧的多个刀刃200,刀体100的另一端连接有刀柄300,刀柄300上远离刀体100的一端部设有0.5mm的倒角,刀柄300直径为4mm,刀柄300与刀体100之间连接有圆锥台状过渡部400,刀体100的直径为2mm,圆锥台状过渡部400的外环面与其轴线方向的夹角为15
°
,刀柄300用于提供刀具在机床上的安装部。本实施例在,刀体100采用GK05A钨钢制成,同样的,刀柄300和圆锥台状过渡部400也采用GK05A钨钢制成,当然,在加工工艺允许的情况下,还可采用其他机械强度较高的金属材料制作刀柄300和圆锥台状过渡部400。相邻两个刀刃200之间形成刀槽201,刀槽201作为刀具加工石墨材料模具时石墨碎屑的移动通道,以便破碎的石墨碎屑经由刀槽201导出。优选的,刀槽201的螺旋角为30
°
。
[0024]本实施例中,底刃110的直径介于0.275
‑
0.3mm之间,优选的,底刃110的直径为0.3mm。将底刃110直径设计为0.3mm,增加了刀体100底刃110部位的线速度,提高了刀具切削能力,避免加工后的模具表面产生刀纹,进而降低加工后的模具表面粗糙度,且底刃110直径较小,线速度相对较小,减小刀具集中磨损。另外,底刃110的中心部位开设有避位凹槽120,优选的,避位凹槽120的直径介于0.2
‑
0.25mm。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底刃110的中心处(即刀位点)设置避位凹槽120,避免刀具的底刃110中心挤压石墨屑,从而避免加工后的模具表面出现拉丝问题。
[0025]请结合图2与图3,刀刃200的前角为6
°
,刀刃200的后角为0
°
。本实施例中,刀刃200的前角是指刀刃200上前进方向一侧面与该侧面端部同刀体100中心连线的夹角,通过使刀刃200的前角设计为6
°
,刀刃200在与石墨材料模具表面接触时,对模具表面的剪切力较大,提高了刀具的切削能力。刀刃200的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石墨材料加工的刀具,包括刀体、位于刀体一端的底刃以及邻近所述底刃并螺旋设置于刀体环侧的多个刀刃,相邻两个所述刀刃之间形成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刃的直径介于0.275
‑
0.3mm之间,底刃的中心部位开设有避位凹槽,所述刀刃的前角为6
°
,刀刃的后角为0
°
,所述刀刃包括与底刃连接的圆弧部以及与所述圆弧部连接的倾斜避位部,底刃刃口低于底刃中心0.02
‑
0.0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刃的直径为0.3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避位凹槽的直径介于0.2
‑
0.25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刃的数量为7,7个所述刀刃均匀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保贺,王旭,兰明明,兰江明,
申请(专利权)人:伯恩光学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