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属于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极补锂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正极片,一种二次电池。其中,正极补锂添加剂,所述正极补锂添加剂包括Li8FePO4内核和包覆在所述内核外表面的隔离导电封装层。本申请提供的正极补锂添加剂包括Li8FePO4内核和隔离导电封装层,不但具有较好的补锂容量,既弥补电池在首次充电时因SEI膜的形成消耗的活性锂离子,同时Li8FePO4中锂离子也可以作为正极材料参与电池中锂离子循环;而且在脱锂过程中不会产气,导电性能好,对正极补锂效果好,安全性高,可有效提高正极片的容量保持率、循环寿命、安全性等电化学性能。安全性等电化学性能。安全性等电化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正极补锂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正极片、二次电池
[0001]本申请属于电池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正极补锂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正极片,一种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便携式数码器件和车载动力电源的使用日益增多,人们对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越来越高,发展大容量、寿命长和安全性高的二次电池势在必行。锂离子电池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在负极材料界面会形成SEI膜,研究表明SEI的成分主要为LiF、Li2CO3、R
‑
COOLi、R
‑
CH2OLi等锂盐材料。形成SEI是一个不可逆过程,用来形成SEI的Li
+
在放电过程中不能再嵌入到正极材料中,造成了电池容量的损失。
[0003]研究发现SEI膜的形成会消耗一部分正极材料中的Li
+
,继而导致电极材料的不可逆容量损失。因此,可通过预补充锂的方式以弥补这部分容量损失。预补充锂技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负极材料补锂技术,该技术对操作环境要求较高,补锂剂一般为金属锂箔和惰性锂粉;另一种为正极材料补锂技术,该技术要求相对较低,方法简单,且补锂剂一般选用反萤石结构富锂正极材料Li
X
MO4(M=Fe、Co、Mn)。现有补锂材料中使用较多的为铁酸锂(Li5FeO4),其理论容量为865mAh/g,补锂容量高。但是Li5FeO4补锂材料在充电过程中,会有产气现象,影响电池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极补锂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正极片,一种二次电池,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Li5FeO4补锂材料在充电过程中会有产气现象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申请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正极补锂添加剂,所述正极补锂添加剂包括Li8FePO4内核和包覆在所述内核外表面的隔离导电封装层。
[0007]进一步地,所述Li8FePO4内核的粒径为0.1~3μm。
[0008]进一步地,所述正极补锂添加剂中,所述隔离导电封装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5%。
[0009]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导电封装层包括隔离封装层和离子导体封装层和/或电子导体封装层。
[0010]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导电封装层的总厚度为1~500nm。
[0011]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导体封装层的材料包括碳材料、导电聚合物或导电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0012]进一步地,所述离子导体封装层的材料包括钙钛矿型、NASICON型、石榴石型或聚合物型固态电解质中的至少一种。
[0013]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封装层的材料包括陶瓷、高分子聚合物或碳材料中的至少一
种。
[001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正极补锂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在惰性气氛下制备Li8FePO4材料;
[0016]在惰性气氛下,对所述Li8FePO4材料进行封装处理,在所述Li8FePO4材料表面形成隔离导电封装层,得到核壳结构的正极补锂添加剂。
[0017]进一步地,在所述Li8FePO4材料表面形成隔离导电封装层的方法包括:在所述Li8FePO4材料表面形成隔离封装层和离子导体封装层和/或电子导体封装层的步骤。
[0018]进一步地,制备所述Li8FePO4材料包括步骤:
[0019]将Li3P和Li5FeO4溶解到有机溶剂中进行研磨混合处理,干燥后进行烧结处理,得到Li8FePO4材料。
[0020]进一步地,将Li3P和Li5FeO4溶解到有机溶剂的步骤包括:按Li8FePO4的化学计量比,将所述Li3P和所述Li5FeO4溶解到有机溶剂。
[0021]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溶剂选自:醋酸丁酯、环己烷、N
‑
甲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0022]进一步地,所述研磨混合处理的条件包括:在球料比为(1~10):1的条件下,对Li3P和Li5FeO4的混合有机溶液球磨1~20小时。
[0023]进一步地,所述烧结处理的条件包括:在温度为500~900℃的惰性气氛下,烧结3~12小时。
[0024]进一步地,对所述Li8FePO4材料进行包覆处理前,还包括对所述Li8FePO4材料进行破碎处理。
[0025]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正极片,所述正极片中包含有上述的正极补锂添加剂,或者包含有上述方法制备的正极补锂添加剂。
[0026]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片包括叠层贴合设置的集流体和活性材料层,所述活性材料层中所述正极补锂添加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2~10%。
[0027]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中包含上述的正极片。
[0028]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正极补锂添加剂中,Li8FePO4内核,一方面,具有优异的克容量,理论容量可达到1036mAh/g,理论可循环容量可保留129.5mAh/g,可起到较好的补锂效果,不但可分解出锂离子作为不可逆的锂源,弥补电池在首次充电时因SEI膜的形成消耗的活性锂离子,Li8FePO4‑
8e
‑
→
8Li
+
+FePO4,提高正极的初始容量;而且生成的FePO4可再次与锂离子结合生成磷酸铁锂,FePO4+Li
+
+e
‑
→
LiFePO4,磷酸铁锂可作为正极材料,在电池循环充放电过程中参与锂离子脱嵌循环,提高正极的容量及容量保持率。另一方面,Li8FePO4材料中,磷是
‑
3价,充电脱锂过程中氧化的是磷离子,而不是氧离子,生成物为固体,而不是氧气,因此正极补锂添加剂在脱锂过程中不产气,提高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另外,包覆在所述内核外表面的隔离导电封装层,不但能够提高正极补锂添加剂的导电性,而且对Li8FePO4内核起到较好的封装,隔绝大气中水、氧等与Li8FePO4材料接触反应,防止氧气氧化Li8FePO4中
‑
3价的磷离子,并防止水分与Li8FePO4反应生成氢氧化锂等。
[0029]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正极补锂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避免二氧化碳、氧气以及水份等与原料组分接触反应破坏原材料,在惰性气氛下制备Li8FePO4材料。同时,为了避免二氧化碳与Li8FePO4材料反应生成碳酸锂,避免氧气氧化Li8FePO4材料中
‑
3价的磷离子,并避免水份与Li8FePO4材料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制备Li8FePO4材料后同样在惰性气氛下对所
述Li8FePO4材料进行封装处理,在所述Li8FePO4材料表面形成隔离导电封装层,得到核壳结构的正极补锂添加剂。制备的正极补锂添加剂包括Li8FePO4内核和隔离导电封装层,不但具有较好的补锂容量,既弥补电池在首次充电时因SEI膜的形成消耗的活性锂离子,同时Li8FePO4中锂离子也可以作为正极材料参与电池中锂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极补锂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补锂添加剂包括Li8FePO4内核和包覆在所述内核外表面的隔离导电封装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补锂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Li8FePO4内核的粒径为0.1~3μm;和/或,所述正极补锂添加剂中,所述隔离导电封装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5%;和/或,所述隔离导电封装层包括隔离封装层和离子导体封装层和/或电子导体封装层;和/或,所述隔离导电封装层的总厚度为1~500n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极补锂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导体封装层的材料包括碳材料、导电聚合物或导电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离子导体封装层的材料包括钙钛矿型、NASICON型、石榴石型或聚合物型固态电解质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隔离封装层的材料包括陶瓷、高分子聚合物或碳材料中的至少一种。4.一种正极补锂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惰性气氛下制备Li8FePO4材料;在惰性气氛下,对所述Li8FePO4材料进行封装处理,在所述Li8FePO4材料表面形成隔离导电封装层,得到核壳结构的正极补锂添加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极补锂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Li8FePO4材料表面形成隔离导电封装层的步骤包括:在所述Li8FePO4材料表面形成隔离封装层和离子导体封装层和/或电子导体封装层的步骤;和/或,制备所述Li8FePO4材料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永龙,万远鑫,孔令涌,钟泽钦,赵中可,王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方创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