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系连通工程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5564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水系连通工程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包括:步骤一、构建指标体系,确定结构连通性A、水力连通性B、生态环境效益C和社会经济效益D共四个主要评价要素构建指标体系;步骤二、确定指标的权重,针对城市水系连通工程、跨水系跨垸连通工程和垸内水系连通工程确定指标的权重;步骤三、确定指标的评分规则;步骤四、获得单类指标得分和综合评价得分Z。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单类指标赋相应权值并确定了单个指标在单类指标评价中的权重以及制定了综合评价方法,可用于评价洞庭湖区水系连通工程实施的综合影响,也为其他区域的水系连通工程综合评价提供参考;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指标加权计算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用性。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系连通工程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河道整治、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系连通工程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河湖水系连通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通过10~20年的努力,以水资源紧缺、水生态脆弱和水环境恶化等地区为重点,逐步构建国家、区域、城市层面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工程优化、保障有力的河湖水系连通格局,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供水安全保障能力、防洪除涝减灾能力、水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0003]河湖水系连通的工作重点:一是着力突出水资源配置、防洪减灾、水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等不同类型河湖水系连通的功能要求,二是准确把握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河湖水系连通的区域特点,三是注重国家、区域、城市和农村等不同层面的连通特征。
[0004]受江湖关系与水文情势变化影响,洞庭湖区河流湖泊淤积萎缩,日益衰减;垸内渠系和内湖、哑河由于建成年代久远,建设标准低,以及规划布局不当,加之长期以来缺少资金投入,目前渍堤单薄,沟渠淤塞严重,断头颇多,水流不畅,水资源调配功能下降,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同时,由于水体不活,水环境质量、水体降解能力急剧下降,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对区内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针对上述水资源短缺问题逐步凸显、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剧等情况,国内对于洞庭湖区的河湖水系格局形成机理及其构成仍缺少深入且系统的研究成果。当前洞庭湖区的水系连通格局与水资源配置、防洪抗旱能力、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的关联性与适配性,以及水系连通的需求与甄选是本项目从水系连通治理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纽带,也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尽管洞庭湖区已开展多个水系连通工程,但是如何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河湖水系连通评价指标体系,构成一个关键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系连通工程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水系连通工程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指标的选取和构建指标体系,具体是:综合考虑洞庭湖区已有水系连通工程的性质、特征和目的,寻找其中的共性和差异,最终确定结构连通性A、水力连通性B、生态环境效益C和社会经济效益D共四个主要评价要素构建指标体系;
[0008]步骤二、确定指标的权重,具体是针对城市水系连通工程、针对跨水系跨垸连通工程和针对垸内水系连通工程确定指标的权重;
[0009]步骤三、确定指标的评分规则,将指标评分规则分为至少两个等级;
[0010]步骤四、计算获得单类指标得分和综合评价得分Z。
[0011]可选的,所述指标体系中含河网密度、水系环度、水系连通度、换水周期、河道流速、河道流量、水体纳污能力、最小换水流量、水功能区达标率、土地增值效益、防洪效益、灌
溉效益共12个指标。
[0012]可选的,确定指标的权重中:
[0013]针对城市水系连通工程:结构连通性A取值0.1,水力连通性B取值0.2、生态环境效益C取值0.4,社会经济效益D取值0.3;
[0014]针对跨水系跨垸连通工程:不考虑结构连通性A,水力连通性B取值0.2、生态环境效益C取值0.35,社会经济效益D取值0.45;
[0015]针对垸内水系连通工程:不考虑结构连通性A,水力连通性B取值0.4、生态环境效益C取值0.3,社会经济效益D取值0.3。
[0016]可选的,将指标评分规则分为好、良、中和差四个等级,依次计10、8、6和4分。
[0017]可选的,所述步骤四中:
[0018]结构连通性的计算表达式为:A=β
A1
×
A1+β
A2
×
A2+β
A3
×
A3;
[0019]综合评价得分Z的计算表达式为:Z=β1×
A+β2×
B+β3×
C+β4×
D
[0020]其中:A
n
为A类指标中单个指标得分,βA
n
为单个指标在A类指标评价中所占权重,β
n
为单类指标在综合评价中所占权重;B、C、D的计算表达式同A。
[0021]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效果是:
[0022]本专利技术选取了结构连通性、水力连通性、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等4大要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实际工程类型不同,对单类指标赋相应权值,并确定了单个指标在单类指标评价中的权重。制定了综合评价方法,可用于评价洞庭湖区水系连通工程实施的综合影响,也为其他区域的水系连通工程综合评价提供参考;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指标加权计算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澧县城区水系连通工程示意图、澹水、涔水和澧水交汇段以及活水南线景观带示意图,其中:(a)为澧县城区水系连通工程示意图;(b)为澹水、涔水和澧水交汇段(c)为活水南线景观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5]实施例:
[0026]一种水系连通工程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步骤一、指标的选取和构建指标体系,具体是:综合考虑洞庭湖区已有水系连通工程的性质、特征和目的,寻找其中的共性和差异,最终确定结构连通性A、水力连通性B、生态环境效益C和社会经济效益D共四个主要评价要素构建指标体系;
[0028]步骤二、确定指标的权重,具体是针对城市水系连通工程、针对跨水系跨垸连通工程和针对垸内水系连通工程确定指标的权重;
[0029]步骤三、确定指标的评分规则,将指标评分规则分为至少两个等级;
[0030]步骤四、计算获得单类指标得分和综合评价得分Z。
[0031]可选的,所述指标体系中含河网密度、水系环度、水系连通度、换水周期、河道流
速、河道流量、水体纳污能力、最小换水流量、水功能区达标率、土地增值效益、防洪效益、灌溉效益共12个指标。详见表1:
[0032]表1洞庭湖区水系连通工程指标体系
[0033][0034][0035]洞庭湖区水系连通工程主要有城市水系连通工程、跨水系跨垸连通工程和垸内水系连通工程等3类。城市水系连通工程通常会新增连通渠道,应将表征水系形态格局的结构连通性纳入综合评价中。跨水系跨垸连通工程主要通过长距离水资源调度进行定向补水,垸内水系连通工程主要通过清淤疏浚的方式加强水体流通,二者都未新增连通渠道,因此在综合评价中不考虑结构连通性。根据4类指标与各类水系连通工程实施目标的相关性及其重要程度,确定单类指标权重(表2)。根据单个指标在单类指标评价中的重要程度,确定单类指标中单个指标的权重(表1)。
[00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系连通工程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指标的选取和构建指标体系,具体是:综合考虑洞庭湖区已有水系连通工程的性质、特征和目的,寻找其中的共性和差异,最终确定结构连通性A、水力连通性B、生态环境效益C和社会经济效益D共四个主要评价要素构建指标体系;步骤二、确定指标的权重,具体是针对城市水系连通工程、针对跨水系跨垸连通工程和针对垸内水系连通工程确定指标的权重;步骤三、确定指标的评分规则,将指标评分规则分为至少两个等级;步骤四、计算获得单类指标得分和综合评价得分Z。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系连通工程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标体系中含河网密度、水系环度、水系连通度、换水周期、河道流速、河道流量、水体纳污能力、最小换水流量、水功能区达标率、土地增值效益、防洪效益、灌溉效益共12个指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系连通工程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指标的权重中:针对城市水系连通工程:结构连通性A取值0.1,水力连通性B取值0.2、生态环境效益C取值0.4,社会经济效益D取值0.3;针对跨水系跨垸连通工程:不考虑结构连通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昆谭岚王赞成李志威李凯轩陈帮宋苗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百舸水利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