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网能量管理效能评估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网运行评估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基于多指标加权的微网能量管理系统运行效能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微网技术的发展和分布式电源的普及,各种微网能量管理系统也应运而生。由于能量关系系统往往关注微网内的多个指标,而且微网本身的能量管理目标也并不相同,所以很难直观评估能量管理系统的优劣,造成一些微网在能量管理系统选择上缺少必要的依据。
[0003]因此,现有技术亟需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网能量管理效能评估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针对微网能量管理系统所关注的多个指标定义了归一化算法,使不同量纲不同贡献的指标可以直接相加,反映微网能量管理系统的运行效能。又根据微网实际需求的不同,对各个指标进行不同程度的加权,以满足实际不同目标的评估需求。
[0005]微网能量管理效能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建立微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微网能量管理效能评估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立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运行效能量化评估指标方程E;建立微网能量管理指标项,包括电能转化效率、分布式电源能量渗透率、弃风弃光容量、储能容量、电压谐波含量、电压三相不平衡度、电压幅值偏差以及电压频率偏差;步骤二、对所述步骤一的各项指标进行归一化运算,获得各项指标数值;步骤三、根据用户微网的能量管理目标,调节各项指标对效能贡献的权重ω
i
,得到特定微网的多指标加权效能评估量化表达式;步骤四、将相关参数代入步骤3所获得的的量化表达式,在数值上直接相加减计算出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运行效能数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网能量管理效能评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二电能转化效率归一算法为,理想系统的电能转化效率为100%,设定电能转化效率A1为100%;η1为系统的实际电能转化效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网能量管理效能评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二分布式电源能量渗透率归一算法为,分布式电源能量渗透率的最大值为100%,设定分布式电源能量渗透率A2为100%;η2为系统的实际分布式电源能量渗透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网能量管理效能评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二弃风弃光容量归一算法采用反向归一化,弃风弃光容量的理想值为0,设定系统无弃风弃光容量A3为100%,弃风弃光容量η3=1
‑
(弃风弃光容量/微网分布式电源容量)当弃风弃光容量为0时,η3=10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网能量管理效能评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二储能容量归一算法为反向归一化,设定储能容量A4=1表示系统不安装储能,η4=1
‑
(储能容量/(微网分布式电源容量+微网负荷容量));当储能容量为0时,η4=10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网能量管理效能评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二电压谐波含量归一算法为反向归一化,电压谐波含量的理想值是0,设定A5=1表示电压无谐波,η5=1
‑
电压谐波含量;当电压为标准正弦波时,η5=10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网能量管理效能评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二电压三相不平衡度归一算法为反向归一化,电压三相不平衡度的理想值是0,设定A6=1表示电压三相平衡,η6=1
‑
电压负序分量占比
‑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蕊,杨军,张家郡,孟祥东,冷俊,吕项羽,李德鑫,朴哲勇,曲绍杰,张海锋,刘畅,陈璟毅,张宗宝,高松,孟涛,张懿夫,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