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压缩机和压缩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缩机和压缩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往复动作式压缩机中,一般在壳体内设置有吸入气体通路及排出气体通路。因此,高温的排出气体与低温的吸入气体经由壳体的壁面进行热交换,在吸入气体被吸入缸体之前,有可能导致吸入气体的温度上升。因此存在如下情况:吸入气体在被吸入缸体之前膨胀而使比体积变大,排出气体的质量流量减少到无法忽视的程度。因此有可能导致:在压缩机中,体积效率降低,在往复动作式压缩机装配于制冷系统的情况下,使制冷能力降低。
[0003]因此,作为抑制压缩机过热的方式,例如在曲柄箱、端盖的内部设置流动冷却水的配管。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公开了如下结构:向端盖内的排出空间喷射制冷剂液,利用制冷剂液的蒸发潜热对压缩后的排出气体进行冷却,从而抑制吸入气体过热。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
5376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
‑
16319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一)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压缩机,其具备:缸体;活塞,其构成为能够在所述缸体内往复;吸入空间,其能够与由所述缸体及所述活塞形成的工作室连通;排出空间,其能够与所述工作室连通;隔壁部,其以包围所述工作室的方式配置且划分所述吸入空间和所述排出空间;以及冷却介质路径,其形成于所述隔壁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吸入阀,其用于切换所述吸入空间与所述工作室的连通状态;排出阀,其用于切换所述排出空间与所述工作室的连通状态;以及阀板,其用于保持所述吸入阀及所述排出阀,所述冷却介质路径形成于作为所述隔壁部的所述阀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压缩机壳体,该压缩机壳体具有所述吸入空间并用于收纳所述缸体及所述活塞,所述阀板在所述压缩机壳体侧的表面形成有第一流路槽,所述冷却介质路径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第一流路槽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吸入阀,其用于切换所述吸入空间与所述工作室的连通状态;排出阀,其用于切换所述排出空间与所述工作室的连通状态;阀板,其用于保持所述吸入阀及所述排出阀;以及压缩机壳体,其用于收纳所述缸体及所述活塞,所述压缩机壳体在所述阀板侧的表面形成有第二流路槽,所述冷却介质路径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第二流路槽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备绝热性密封垫,该绝热性密封垫夹装于所述阀板与所述压缩机壳体的抵接面。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备与所述阀板一起形成所述排出空间的端盖,所述阀板的外周缘部夹装于所述压缩机壳体的外周缘部与所述端盖的外周缘部之间。7.一种压缩机系统,其具备: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制冷剂循环路径,其与所述压缩机的所述吸入空间和所述排出空间连通;冷凝器,其用于使从所述排出空间排出的排出气体冷凝;至少一个分支路径,其在所述冷凝器的下游侧从所述制冷剂循环路径分支并与所述冷却介质路径连通;以及液泵,其设置于所述分支路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制冷剂排出路径,该制冷剂排出路径使从所述压缩机的所述冷却介质路径排出的
冷却介质返回到所述制冷剂循环路径,所述制冷剂排出路径连接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冷凝器之间的所述制冷剂循环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