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芯的冷媒冷却管及电芯成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芯的冷媒冷却管及电芯成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核心动力装置,其安全性能受到广泛的关注,动力电池通常由若干电池模组构成,为了保证电池的正常运行,降低电芯热失控的发生概率,需要对其设置热管理系统,通常情况下,是在电池包内设置冷却组件,主要是水冷板,依靠水冷的方式对电池模组进行降温。
[0003]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7690852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新能源领域动力电池
的动力电池水冷结构,所述的动力电池水冷结构的电池本体包括多个电池模组,每相邻两个电池模组之间设置间隙部,每个间隙部内夹装一个垂直布置的水冷板,每个水冷板的一端端部通过一个模组支架与相邻的另一个水冷板的一端端部连接,每个水冷板的另一端端部通过另一个模组支架与相邻的另一个水冷板的另一端端部连接。
[0004]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其采用了水冷板对电池模组进行散热降温,水冷板内的冷却水,需要走完冷却管路全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芯的冷媒冷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冷板(1)、相态隔板(2)和连接管(3),其中,水冷板(1)内设置有流道(101);相态隔板(2)允许气态冷媒穿过且能够隔绝液态冷媒,相态隔板(2)在水冷板(1)的内部固定有两个,两个相态隔板(2)呈纵向平行设置并将流道(101)分割为第一流道(101a)、第二流道(101b)和第三流道(101c);连接管(3)在水冷板(1)上固定有三个,第一流道(101a)、第二流道(101b)和第三流道(101c)各与一个连接管(3)相贯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冷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在水冷板(1)的右端固定有一个,连接管(3)在水冷板(1)的左端固定有两个,水冷板(1)右端的连接管(3)与第二流道(101b)贯通,水冷板(1)左端的两个连接管(3),一个与第一流道(101a)贯通,另一个与第三流道(101c)贯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媒冷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板(1)呈长方体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懿,徐超强,李博一,王韬,吴伟军,程胜兵,
申请(专利权)人: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