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芯的冷媒冷却管及电芯成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522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用于电芯的冷媒冷却管及电芯成组结构,包括水冷板、相态隔板和连接管,其中,水冷板中设置有流道,相态隔板允许气态冷媒穿过且能够隔绝液态冷媒,相态隔板在水冷板的内部固定有两个,两个相态隔板将流道分割为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连接管在水冷板上设置有三个,用于冷媒的输入及输出;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水冷板中设置有相态隔板用于区分气态冷媒和液态冷媒,在第一流道和第三流道内的液态冷煤吸热气化后,能够穿过相态隔板进入第二流道并输出,如此一来,冷媒吸热后无需穿过水冷板的流道全程,不存在吸热能力降低的问题,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水冷板散热效率低、电池模组均温性差的问题。温性差的问题。温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芯的冷媒冷却管及电芯成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芯的冷媒冷却管及电芯成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核心动力装置,其安全性能受到广泛的关注,动力电池通常由若干电池模组构成,为了保证电池的正常运行,降低电芯热失控的发生概率,需要对其设置热管理系统,通常情况下,是在电池包内设置冷却组件,主要是水冷板,依靠水冷的方式对电池模组进行降温。
[0003]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7690852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新能源领域动力电池
的动力电池水冷结构,所述的动力电池水冷结构的电池本体包括多个电池模组,每相邻两个电池模组之间设置间隙部,每个间隙部内夹装一个垂直布置的水冷板,每个水冷板的一端端部通过一个模组支架与相邻的另一个水冷板的一端端部连接,每个水冷板的另一端端部通过另一个模组支架与相邻的另一个水冷板的另一端端部连接。
[0004]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其采用了水冷板对电池模组进行散热降温,水冷板内的冷却水,需要走完冷却管路全程后流出,冷却水在刚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芯的冷媒冷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冷板(1)、相态隔板(2)和连接管(3),其中,水冷板(1)内设置有流道(101);相态隔板(2)允许气态冷媒穿过且能够隔绝液态冷媒,相态隔板(2)在水冷板(1)的内部固定有两个,两个相态隔板(2)呈纵向平行设置并将流道(101)分割为第一流道(101a)、第二流道(101b)和第三流道(101c);连接管(3)在水冷板(1)上固定有三个,第一流道(101a)、第二流道(101b)和第三流道(101c)各与一个连接管(3)相贯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冷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在水冷板(1)的右端固定有一个,连接管(3)在水冷板(1)的左端固定有两个,水冷板(1)右端的连接管(3)与第二流道(101b)贯通,水冷板(1)左端的两个连接管(3),一个与第一流道(101a)贯通,另一个与第三流道(101c)贯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媒冷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板(1)呈长方体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懿徐超强李博一王韬吴伟军程胜兵
申请(专利权)人: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