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土壤修复钝化的钝化剂混炼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47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土壤修复钝化的钝化剂混炼设备,包括混炼釜,所述混炼釜底部设置有伸缩支撑柱,伸缩支撑柱底部连接固定底座,混炼釜后端设置有排风扇,排风扇下方设置有控制面板,混炼釜前端设置有排料口,混炼釜两侧设置有观察窗,混炼釜内部设置有搅拌辊,混炼釜两侧设置有上料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完整、功能完善,能对土壤结块进行破碎,同时能够吹走扬尘,并在后续排料过程中通过伸缩支撑柱对混炼釜进行倾斜,方便从排料口处进行排料。从排料口处进行排料。从排料口处进行排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土壤修复钝化的钝化剂混炼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土壤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土壤修复钝化的钝化剂混炼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土壤本来是各类废弃物的天然收容所和净化处理场所,土壤接纳污染物,并不表示土壤不会受到污染,当土壤中收容的各类污染物过多,影响和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从而在卫生学上和流行病学上产生了有害的影响,使土壤受到污染。
[0003]对土壤修复需要钝化,土壤钝化是指减少重金属元素的浸出并通过多种的吸附过程减少其生物利用率的过程,即吸附在矿物质的表面和有机配体通过表面沉淀和离子交换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同时形成的沉淀盐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流动性,土壤钝化的吸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如pH值、氧化还原电位、土壤组成及类型、阳离子交换量等。在对土壤修复钝化时常用到钝化剂,能够最大程度抑制金属镉对土壤造成的污染,在土壤修复时需要通过钝化来对土壤进行搅拌从而使钝化剂与土壤进行充分的融合。
[0004]现有的土壤修复钝化的钝化剂混炼设备,大多直接将土壤与钝化剂进行混合,易出现土壤结团不能很好的与钝化剂相融合的情况发生,达不到预定的处理效果,钝化剂也需要手动添加,费时费力;同时在土壤输送时会有扬尘,影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土壤钝化搅拌后卸料也不够方便。
[0005]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用于土壤修复钝化的钝化剂混炼设备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土壤修复钝化的钝化剂混炼设备,能对土壤结块进行破碎,同时能够吹走扬尘,并在后续排料过程中通过伸缩支撑柱对混炼釜进行倾斜,方便从排料口处进行排料,解决了现有技术土壤结团不能很好的与钝化剂相融合的情况发生,达不到预定的处理效果,钝化剂也需要手动添加,费时费力;同时在土壤输送时会有扬尘,影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土壤钝化搅拌后卸料也不够方便的问题。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土壤修复钝化的钝化剂混炼设备,包括混炼釜,所述混炼釜底部设置有伸缩支撑柱,伸缩支撑柱底部连接固定底座,混炼釜后端设置有排风扇,排风扇下方设置有控制面板,混炼釜前端设置有排料口,混炼釜内部设置有搅拌辊,混炼釜两侧设置有上料装置。
[0008]作为优选,所述混炼釜两侧设置有观察窗。
[0009]作为优选,所述观察窗材质为钢化玻璃。
[0010]作为优选,所述伸缩支撑柱数量为8根,伸缩支撑柱分布在混炼釜底部两侧。
[0011]作为优选,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旁设置有控制按钮。
[0012]作为优选,所述上料装置数量为2个围绕混炼釜呈中心对称分布。
[0013]作为优选,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入料斗,所述入料斗内部设置有辊轮,入料斗后侧设
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传动带连接辊轮,入料斗底部连接进料箱,进料箱一侧设置有输料筒,进料箱底部连接承载台,承载台底部设置有万向移动轮。
[0014]作为优选,所述万向移动轮数量为4个。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6]1、本技术结构完整、功能完善,能对土壤结块进行破碎,同时能够吹走扬尘,并在后续排料过程中通过伸缩支撑柱对混炼釜进行倾斜,方便从排料口处进行排料;
[0017]2、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土壤结团不能很好的与钝化剂相融合的情况发生,达不到预定的处理效果,钝化剂也需要手动添加,费时费力;同时在土壤输送时会有扬尘,影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土壤钝化搅拌后卸料也不够方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用于土壤修复钝化的钝化剂混炼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用于土壤修复钝化的钝化剂混炼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用于土壤修复钝化的钝化剂混炼设备中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以上各图中,1、混炼釜,2、伸缩支撑柱,3、固定底座,4、排风扇,5、控制面板,6、排料口,7、搅拌辊,8、观察窗,9、上料装置;
[0023]其中控制面板5包括501、显示屏,502、控制按钮;
[0024]上料装置9包括,901、入料斗,902、辊轮,903、驱动电机,904、传动带905、进料箱,906、输料筒,907、承载台,908、万向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7]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土壤修复钝化的钝化剂混炼设备,包括混炼釜1,混炼釜1作为土壤与钝化剂混炼的场所。其混炼釜1底部设置有伸缩支撑柱2,由伸缩支撑柱2对混炼釜1进行高度调节。伸缩支撑柱2底部连接固定底座3,固定底座3对混炼釜1加强固定避免晃动。
[0028]混炼釜1后端设置有排风扇4,由排风扇4提供风力吹走扬尘。排风扇4下方设置有
控制面板5,通过控制面板5进行实时控制。混炼釜1前端设置有排料口6,排料口6能够将混炼后的土壤排出。混炼釜1内部设置有搅拌辊7,由搅拌辊7对土壤进行充分搅拌混炼。混炼釜1两侧设置有上料装置9,通过上料装置9将土壤以及钝化剂加入到混炼釜1中。
[0029]下面具体说一下上述关键部件的具体设计:
[0030]其混炼釜1两侧设置有观察窗8,其观察窗8材质为钢化玻璃,通过观察窗8对混炼釜1内部情况进行观察,避免了工作人员登高观察,以免发生危险。
[0031]其上料装置9数量为2个围绕混炼釜1呈中心对称分布。通过多个上料装置9能够加快上料速度。上料装置9的大小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在需要较大上料量时使用更大型号的上料装置9加快上料速度,同时上料装置9能够对土壤进行破碎,可将钝化剂加入后一同上料,或选择单独的上料装置9向混炼釜1内加入钝化剂。
[0032]其伸缩支撑柱2数量为8根,伸缩支撑柱2分布在混炼釜1底部两侧,通过多个伸缩支撑柱2能够实现利用不同的伸缩支撑柱2使混炼釜1产生倾斜,从而方便卸料,方便将混炼后的土壤从排料口6排出。
[0033]如图2所示,其控制面板5包括显示屏501,显示屏501能够显示当前设备的工作状态。其显示屏501旁设置有控制按钮502,通过控制按钮502对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土壤修复钝化的钝化剂混炼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混炼釜,所述混炼釜底部设置有伸缩支撑柱,伸缩支撑柱底部连接固定底座,混炼釜后端设置有排风扇,排风扇下方设置有控制面板,混炼釜前端设置有排料口,混炼釜内部设置有搅拌辊,混炼釜两侧设置有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入料斗,所述入料斗内部设置有辊轮,入料斗后侧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传动带连接辊轮,入料斗底部连接进料箱,进料箱一侧设置有输料筒,进料箱底部连接承载台,承载台底部设置有万向移动轮,万向移动轮数量为4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土壤修复钝化的钝化剂混炼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李静张现增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