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埂车及其所行驶的侧埂路
: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埂车和侧埂车所行驶的侧埂路。
技术介绍
:
[0002]本人在2021年6月21日申报了一个专利,名称是:可实现门对门运输的铁轨路和在该路上行驶的钢轮机动车。申请号是:202110682397.7,该专利的内容就是
技术介绍
。
[0003]该
技术介绍
的主要内容如下:一种轨道道路由左右两条钢轨轨道组成,其中左侧轨道的中间有一道向上凸起的埂叫侧埂,右侧的轨道的上部是平的,没有向上凸起的埂,我们把这种轨道道路叫做侧埂路,由于左侧有埂,也就是单侧有埂,所以叫侧埂路,见图1。另一种与侧埂路配套的钢轮车叫侧埂车,侧埂车左侧的钢轮的踏面的中间有向内凹陷的开口,右侧的钢轮的踏面没有向内侧凹陷的开口。当侧埂车行驶在与其配套的侧埂路上时,侧埂车左侧的钢轮行驶在侧埂路左侧的轨道上,左侧轨道的上方中间的侧埂正好在左钢轮踏面中间的开口内,右侧的钢轮行驶在侧埂路右侧的轨道上,见图1,图2。
[0004]现有的火车等轨道运输的优点是能耗大约是公路运输的六分之一,载重量大,适宜中远途运输。其缺点是不能走小半径曲线的弯路,不能进入建筑物密集的城里,不能实现门对门的运输;因其载重量大,所以修铁路的路基的投资也大;因其载重量大,所以不宜在中小货物的集散点修建火车站,所以中小货物集散点的货物运输只能靠能耗高的公路运输来完成;一条铁路只允许少数有限个单位的火车通过,而且每天通过火车的频次不宜过多,对比公路,几乎任何单位或个人的汽车都可以在上面通行,不必预先预约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侧埂路上行驶的钢轮机动车叫侧埂车,包括车体,左车轮14,右车轮15,侧埂车可以是单节的,也可以是多节的;侧埂车左侧车轮踏面的中部有一道向内凹陷的缺口20,右侧车轮的踏面是平的,没有向内凹陷的缺口;当侧埂车在与其配套的侧埂路上行驶时,侧埂车左侧车轮踏面中部向内凹陷的缺口20正好罩在侧埂路左侧钢轨16中部向上凸起的侧埂18上,侧埂车右侧的车轮正好在侧埂路右侧钢轨17的上面,其特征在于,侧埂车要采纳、吸收、模仿汽车的转向系统,汽车的转向轮,汽车的转向桥和汽车的转向驱动桥,也可以认为是侧埂车的单侧轨控转向装置与汽车的转向系统,转向轮,转向桥和转向驱动桥相结合;汽车的转向系统应用在侧埂车上之后,侧埂车上的转向系统就包括与汽车相仿的转向节,转向梯形等,其中,转向节的主销要竖直安装;对侧埂车转向梯形的结构、功能介绍如下:当左转向节9和它所支承的左转向轮14偏转时,为了使右转向节13及其支承的右转向轮15随之偏转相应角度,还设置了转向梯形;转向梯形由固定在左、右转向节上的梯形臂10、12和两端与梯形臂作球铰链接的转向横拉杆11组成;转向节,转向梯形在侧埂车的所有车桥上都要配置安装,侧埂车的所有车轮上都有转向节,见图1和图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埂车,其特征在于,侧埂车车轮形成的过程是:侧埂车的单侧轨控转向装置与汽车的去掉轮胎的车轮相结合,也可以认为是侧埂车要采纳、吸收、模仿汽车转向轮中的转向节、轮毂、轮辐和轮辋;在采纳、吸收、模仿之后,就形成了侧埂车的车轮;侧埂车车轮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左车轮14的中部是左转向节9,右车轮15的中部是右转向节13,转向节的外边是轮毂23,轮毂的外边是轮辐22,轮辐的外边是轮辋21。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侧埂车,其特征在于,侧埂车的转向桥形成的过程是:侧埂车要采纳、吸收、模仿汽车的转向桥作为侧埂车的转向桥,也可以认为是侧埂车的单侧轨控转向装置与汽车的转向桥等装置相结合而形成了侧埂车的转向桥;图4是侧埂车的转向桥的示意图,图4主要包括转向桥,转向桥两端的车轮和转向桥左右两个转向节连接的转向梯形,共三大部分,左钢轨16,右钢轨17,侧埂18除外;转向梯形也叫梯形结构;结合图4介绍侧埂车转向桥的转向过程如下:行驶中的侧埂车左侧的车轮14随着轨道上的侧埂18的转向而转向,这就使左转向节9也随之转向,左转向节9的转向就引发梯形臂10的运动,又进而引发转向横拉杆11的运动,又进而引发梯形臂12的运动,梯形臂12的运动就引发右转向节13的偏转,右转向节13的偏转就带动右车轮15随之偏转相应的角度,这就实现了左右两个转向轮同步同角度转向,见图2和图4;这个侧埂车的转向桥一般用在侧埂车的前桥上或用在侧埂车挂车的车桥上,如果这个转向桥是前桥,那么这个转向桥的结构如下:前桥由前轴25,转向节9或13,主销24和轮毂23组成;前轴:其断面一般是弓字形,为提高抗扭强度,在接近两端各有一个加粗部分成拳形,其中有通孔,主销24即插入此孔内,中部向下弯曲成凹形,其目的是使发动机位置得以降低,从而降低侧埂车质心;扩大驾驶员视野;减小传动轴与变速器输出轴之间的夹角;转向节:如图4所示,转向节9或13是车轮14或15转向的铰链,也是一个叉形件;上下两叉有安装主销的两个同轴孔,转向节颈用来安装车轮;转向节上销孔的两耳通过主销与前轴两端的拳形部分相连,使前轮可绕主销偏转一定角度而使侧埂车转向;为了使转向灵活,在转向节下耳与前轴拳形部分之间装有轴承;主销:主销的作用是铰接前轴及转向节,使转向节绕着主销摆动以实现车轮的转向;主销的中部切有凹槽,安装时用主销固定螺栓与他上面的凹槽配合,将主销固定在前轴的拳形孔中;主销与转向节上的销孔是动配合,以便实现转向;轮毂:车轮轮毂通过两个圆锥滚子轴承支撑在转向节外端的
轴颈上,轴承的松紧度可用调整螺母加以调整;如果这个转向桥不是前桥,那么这个车桥的组成大部分和前桥一样,与前桥的区别是:如果在此桥上不放置发动机,那么其中间就不必向下弯曲成凹形,见图2,4。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侧埂车,其特征在于,侧埂车的转向驱动桥的形成过程是:侧埂车要采纳、吸收、模仿汽车的转向驱动桥作为侧埂车的转向驱动桥,也可以认为是侧埂车的单侧轨控转向装置与汽车的转向驱动桥相结合而形成侧埂车的转向驱动桥,图5是侧埂车的车轮与汽车的转向驱动桥相结合而形成的侧埂车的转向驱动桥的示意图,此图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侧埂车的车轮部分,它代表侧埂车的单侧轨控转向装置;另一部分是转向驱动桥部分,它代表侧埂车的转向驱动桥部分,左钢轨16,右钢轨17,侧埂18除外,上述的这两部分结合在一起,就表示侧埂车采纳,吸收、模仿了汽车的转向驱动桥;结合图5,对侧埂车的转向驱动桥部分的结构介绍如下:侧埂车的转向驱动桥的两端分别是左转向轮14和右转向轮15,侧埂车的转向驱动桥具有一般汽车的驱动桥所具有的主减速器27,差速器29及半轴30和34;也具有一般转向桥所具有的转向节壳体35,主销24和轮毂23等;它与单独的汽车的驱动桥,侧埂车的转向桥相比,其不同之处是,由于转向的需要半轴被分成两段,分别叫内半轴30和外半轴34,二者用等角速度万向节32连接起来;同时,主销24也因此分成上下两段,分别固定在万向节的球形支座36上;转向节轴颈33做成空心的,以便外半轴从中穿过;转向节的连接叉是球状转向节壳体35,既满足了转向的需要,又适应了转向节的传力;本转向驱动桥一般用在侧埂车的后桥上,见图2,5。5.根据权利要求2,3,4所述的侧埂车,其特征在于,不切换的侧埂车的主要结构和车桥的布局如下:在不切换的侧埂车中,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中的转向梯形作为不切换的侧埂车的转向梯形;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桥作为不切换的侧埂车的转向桥,一般用在不切换的侧埂车的前桥上或用于不切换的侧埂车挂车的车桥上;用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驱动桥作为不切换的侧埂车的转向驱动桥,一般用在后桥上;这样组成的侧埂车适合在有侧埂的轨道上行驶,我们把这种侧埂车叫做不切换的侧埂车,见图10;在图10中,不切换的侧埂车的第一节用侧埂车38表示,第一节一般有两个车桥,前桥一般是转向桥40,后桥一般是转向驱动桥41;不切换的侧埂车的挂车用侧埂车的挂车39表示,挂车的车桥一般是转向桥40。6.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侧埂车,其特征在于,可切换的转向桥是可切换的侧埂车的一种车桥;在权利要求2,3的基础上,再结合图2,可生成在两种状态之间切换的一种车桥,我们把这种车桥叫做可在单侧轨控转向桥状态与转向盘控转向桥状态之间切换的一种车桥,简称可切换的转向桥;图6和图7能反映这种可切换的转向桥,这种可切换的转向桥如果按功能分类可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转向桥部分,如在图6和图7中,去掉转向盘1,转向轴2,转向万向节3,转向传动轴4,转向器5,转向摇臂6,转向直拉杆7,转向节臂8,电磁铁45和机械手可抓物46之后剩下的部分和图4基本一样,这部分就是图6和图7的转向桥部分,图中的钢轨16,17和侧埂18除外;对图6和图7的转向桥部分的结构介绍如下:如果这个转向桥用在前桥上,那么这个转向桥的结构如下:前桥由前轴25,转向节9或13,主销24和轮毂23组成;前轴:其断面一般是弓字形,为提高抗扭强度,在接近两端各有一个加粗部分成拳形,其中有通孔,主销24即插入此孔内,中部向下弯曲成凹形,其目的是使发动机位置得以降低,从而降低侧埂车质心;扩大驾驶员视野;减小传动轴与变速器输出轴之间的夹角;转向
节:如图6,图7所示,转向节9或13是车轮14或15转向的铰链,也是一个叉形件;上下两叉有安装主销的两个同轴孔,转向节颈用来安装车轮;转向节上销孔的两耳通过主销与前轴两端的拳形部分相连,使前轮可绕主销偏转一定角度而使侧埂车转向;为了使转向灵活,在转向节下耳与前轴拳形部分之间装有轴承;主销:主销的作用是铰接前轴及转向节,使转向节绕着主销摆动以实现车轮的转向;主销的中部切有凹槽,安装时用主销固定螺栓与他上面的凹槽配合,将主销固定在前轴的拳形孔中;主销与转向节上的销孔是动配合,以便实现转向;轮毂:车轮轮毂通过两个圆锥滚子轴承支撑在转向节外端的轴颈上,轴承的松紧度可用调整螺母加以调整;这种可切换的转向桥的第二部分是两种转向装置之间切换的部分,这第二部分又可细分成三组,第一组由左车轮14和左转向节9组成,它是单侧轨道控制转向装置;第二组是由转向盘1,转向轴2,转向万向节3,转向传动轴4,转向器5,转向摇臂6,转向直拉杆7,转向节臂8组成的装置,它是转向盘控制的转向装置;第三组是由转向直拉杆7和转向节臂8组成的装置,它是负责第一组转向装置与第二组转向装置之间来回切换的装置,电磁铁45和机械手可抓物46的作用放在后面再交代;第二部分这切换装置的切换过程如下:当车桥左端的钢轮下面有侧埂时,转向直拉杆7离开转向节臂8,这时车轮处于单侧轨控转向桥状态,见图6;当车桥左端钢轮的下面由有侧埂切换成没有侧埂时,则转向直拉杆7切换到与转向节臂8连接,这时车轮切换成由转向盘控制下的转向桥状态,见图7;当车桥左端钢轮的下面由没有侧埂切换成有侧埂时,此时转向直拉杆7又切换成离开转向节臂8的状态,此时车轮又切换到单侧轨控转向桥状态,见图6;这就实现了本车桥两端的车轮在单侧轨控转向桥状态与转向盘控制下的转向桥状态之间的切换;当车桥左端钢轮的下面无侧埂时,转向直拉杆7与转向节臂8连接,此时车轮处于转向盘控制下的转向状态,此时驾驶员操作过程如下:当侧埂车转向时,驾驶员对转向盘1施加一个转向力矩,该力矩通过转向轴2,转向万向节3和转向传动轴4输入转向器5;经转向器5放大后的力矩和减速后的运动传到转向摇臂6,再经过转向直拉杆7传给固定于左转向节9上的转向节臂8,使左转向节和它所支承的左转向轮偏转;为了使转向节13及其支承的右转向轮随之偏转相应的角度,还设置了转向梯形;转向梯形由固定在左、右转向节上的梯形臂10,12和两端与梯形臂作球铰链接的转向横拉杆11组成,见图2,6,7。7.根据权利要求2,3,6所述的侧埂车,其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