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及其单轴转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321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及其单轴转向架,其中,单轴转向架包括构架、对称设于构架与车体之间的左径向油缸和右径向油缸及分别设于构架的左转支撑轮组和右转支撑轮组;左转支撑轮组的全部左缓冲油缸均与左径向油缸相连,右转支撑轮组的全部右缓冲油缸均与右径向油缸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借助左缓冲油缸和右缓冲油缸,以最小能耗的方式控制左径向油缸和右径向油缸二者中的一者自动伸出且另一者自动回缩,以稳定支撑车体转向,减小构架转弯时产生的侧偏角和侧偏力,并同时调整左转支撑轮组和右转支撑轮组的预紧力,使预紧力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稳定,从而有效改善车体转弯时的横向平稳性。从而有效改善车体转弯时的横向平稳性。从而有效改善车体转弯时的横向平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及其单轴转向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跨座式单轨车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及其单轴转向架。

技术介绍

[0002]跨座式单轨车辆通常在高架专用轨道梁上行驶,具有适应能力强、爬坡能力强、占用地面资源少等优点,应用前景较广阔。跨座式单轨车辆的转向架主要有双轴式和单轴式两种,其中,双轴转向架的承载能力虽较强,但是双轴转向架存在直线上轮对无法自动对中及曲线上轮对冲角较大而造成车胎磨耗激增等缺陷。单轴转向架包括一对走行轮、四个导向轮和两个稳定轮,在通过曲线时没有冲角,轮胎磨损非常小,可配弥补前述缺陷。
[0003]对于跨座式单轨车辆而言,其车体直接坐落于二系悬挂上,当车体通过曲线时,需依靠二系悬挂的纵向变形来适应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回转角度,而二系悬挂会对单轴转向架产生回转约束,使走行轮在通过曲线时不能处于径向位置,如此走行轮便会产生侧偏角和侧偏力,而且导向轮受到的径向力也随之增大,导致车体在通过曲线时的横向平稳性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及其单轴转向架,全部左缓冲油缸和左径向油缸相连,全部右缓冲油缸和右径向油缸相连,实现以最小能耗的方式控制左径向油缸和右径向油缸主动伸缩以支撑车体转向,并同时调整左转支撑轮组和右转支撑轮组的预紧力,改善车体转弯时的横向平稳性。
[0005]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跨座式单轨车辆的单轴转向架,包括:
[0006]构架;
[0007]对称设于构架与车体之间的左径向油缸和右径向油缸;
[0008]分别设于构架的左转支撑轮组和右转支撑轮组;
[0009]左转支撑轮组的全部左缓冲油缸均与左径向油缸相连,右转支撑轮组的全部右缓冲油缸均与右径向油缸相连;
[0010]当车体左转时,左转支撑轮组的预紧力增大,全部左缓冲油缸的活塞杆回缩,全部左缓冲油缸的无杆腔油液均流向左径向油缸的无杆腔,左径向油缸的活塞杆伸出;右转支撑轮组的预紧力减小,右径向油缸的无杆腔油液流入全部右缓冲油缸的无杆腔,右径向油缸的活塞杆回缩,全部右缓冲油缸的活塞杆伸出;
[0011]当车体右转时,右转支撑轮组的预紧力增大,全部右缓冲油缸的活塞杆回缩,全部右缓冲油缸的无杆腔油液均流向右径向油缸的无杆腔,右径向油缸的活塞杆伸出;左转支撑轮组的预紧力减小,左径向油缸的无杆腔油液流入全部左缓冲油缸的无杆腔,左径向油缸的活塞杆回缩,全部左缓冲油缸的活塞杆伸出。
[0012]优选的,还包括:
[0013]设于任一左缓冲油缸与左径向油缸之间的左转换向阀;
[0014]用于检测左缓冲油缸无杆腔的当前压力的压力检测装置;
[0015]分别与压力检测装置及左转换向阀相连的控制装置;
[0016]当任一左缓冲油缸的当前压力超过最大压力时,控制装置根据压力检测装置反馈的信号控制左转换向阀切换至第一位置,任一左缓冲油缸的无杆腔与左径向油缸的无杆腔相连通,任一左缓冲油缸的有杆腔与左径向油缸的有杆腔相连通;
[0017]当任一左缓冲油缸的当前压力达到初设压力时,控制装置根据压力检测装置反馈的信号控制左转换向阀切换至第二位置,径向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均与任一左缓冲油缸的无杆腔相连。
[0018]优选的,还包括:
[0019]蓄能器;
[0020]设于任一左缓冲油缸与蓄能器之间的补油阀;
[0021]补油阀与控制装置相连,当控制装置根据压力检测装置反馈的信号获取压力波动值,当压力波动值超出预设波动值时,控制装置控制左转换向阀切换至第三位置,左径向油缸的有杆腔与任一左缓冲油缸的无杆腔相连;并同时控制补油阀开启,蓄能器为任一左缓冲油缸补充油液。
[0022]优选的,任一左缓冲油缸及任一右缓冲油缸均设有锁止阀;
[0023]当任一左缓冲油缸无杆腔的当前压力低于安全阈值时,控制装置控制锁止阀保持关闭;
[0024]当任一左缓冲油缸无杆腔的当前压力超过安全阈值时,控制装置控制锁止阀打开,油液由任一左缓冲油缸的无杆腔流入蓄能器;
[0025]当任一左缓冲油缸无杆腔的当前压力低于初设压力时,控制装置控制锁止阀打开,油液由蓄能器流入任一左缓冲油缸的无杆腔;
[0026]和,
[0027]当任一右缓冲油缸无杆腔的当前压力低于安全阈值时,控制装置控制锁止阀保持关闭;
[0028]当任一右缓冲油缸无杆腔的当前压力超过安全阈值时,控制装置控制锁止阀打开,油液由任一右缓冲油缸的无杆腔流入蓄能器;
[0029]当任一右缓冲油缸无杆腔的当前压力低于初设压力时,控制装置控制锁止阀打开,油液由蓄能器流入任一右缓冲油缸的无杆腔。
[0030]优选的,构架后端中心设有安装凹槽,还包括牵引机构和横穿安装凹槽的转轴,牵引机构包括分别与转轴的两端相铰接的上牵引杆和下牵引杆。
[0031]优选的,还包括:
[0032]分别设于转轴两端的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
[0033]分别固设于安装凹槽的两相对侧的上减振座和下减振座;
[0034]其中,上减振座的阻尼缓冲块与上轴承座之间及下减振座的阻尼缓冲块与下轴承座之间均保持预设间隙。
[0035]优选的,还包括:
[0036]分别固设于转轴的两端的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
[0037]套设于转轴且位于上连接座与构架之间的上扭转减振器;
[0038]套设于转轴且位于下连接座与构架之间的下扭转减振器;
[0039]其中,上连接座与上牵引杆之间及下连接座与下牵引杆之间均通过橡胶球铰铰接相连。
[0040]优选的,左转支撑轮组包括前左导向轮、后右导向轮和左侧稳定轮,三者的中心均穿设有轮轴,构架固设有轮支架,轮轴的两端与轮支架相铰接,左缓冲油缸的活塞杆与轮轴的端部相铰接,其缸筒与轮支架相固连。
[0041]优选的,缸筒的外壁固设有安装接口,缸筒上套设有轮弹性件,轮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轮支架及安装接口相抵。
[004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跨座式单轨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单轴转向架。
[0043]相对于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跨座式单轨车辆的单轴转向架,包括构架、左径向油缸、右径向油缸、左转支撑轮组和右转支撑轮组,左径向油缸和右径向油缸二者对称设于构架与车体之间。左转支撑轮组的全部左缓冲油缸均与左径向油缸相连,右转支撑轮组的全部右缓冲油缸均与右径向油缸相连。
[0044]当车体左转时,左转支撑轮组与轨道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大,左转支撑轮组的预紧力增大,全部左缓冲油缸的活塞杆回缩,全部左缓冲油缸的无杆腔油液均流向左径向油缸的无杆腔,左径向油缸的活塞杆伸出,左转支撑轮组的预紧力随之减小;与此同时,右转支撑轮组与轨道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小,右转支撑轮组的预紧力减小,右径向油缸的无杆腔油液流入全部右缓冲油缸的无杆腔,右径向油缸的活塞杆回缩,全部右缓冲油缸的活塞杆伸出,右转支撑轮组的预紧力随之增大。
[0045]当车体右转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的单轴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构架(10);对称设于所述构架(10)与车体之间的左径向油缸(12)和右径向油缸(13);分别设于所述构架(10)的左转支撑轮组和右转支撑轮组;所述左转支撑轮组的全部左缓冲油缸(16)均与所述左径向油缸(12)相连,所述右转支撑轮组的全部右缓冲油缸均与所述右径向油缸(13)相连;当所述车体左转时,所述左转支撑轮组的预紧力增大,全部所述左缓冲油缸(16)的活塞杆回缩,全部所述左缓冲油缸(16)的无杆腔油液均流向所述左径向油缸(12)的无杆腔,所述左径向油缸(12)的活塞杆伸出;所述右转支撑轮组的预紧力减小,所述右径向油缸(13)的无杆腔油液流入全部所述右缓冲油缸的无杆腔,所述右径向油缸(13)的活塞杆回缩,全部所述右缓冲油缸的活塞杆伸出;当所述车体右转时,所述右转支撑轮组的预紧力增大,全部所述右缓冲油缸的活塞杆回缩,全部所述右缓冲油缸的无杆腔油液均流向所述右径向油缸(13)的无杆腔,所述右径向油缸(13)的活塞杆伸出;所述左转支撑轮组的预紧力减小,所述左径向油缸(12)的无杆腔油液流入全部所述左缓冲油缸(16)的无杆腔,所述左径向油缸(12)的活塞杆回缩,全部所述左缓冲油缸(16)的活塞杆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车辆的单轴转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任一所述左缓冲油缸(16)与所述左径向油缸(12)之间的左转换向阀(17);用于检测所述左缓冲油缸(16)无杆腔的当前压力的压力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及所述左转换向阀(17)相连的控制装置;当任一所述左缓冲油缸(16)的当前压力超过最大压力时,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反馈的信号控制所述左转换向阀(17)切换至第一位置,任一所述左缓冲油缸(16)的无杆腔与所述左径向油缸(12)的无杆腔相连通,任一所述左缓冲油缸(16)的有杆腔与所述左径向油缸(12)的有杆腔相连通;当任一所述左缓冲油缸(16)的当前压力达到初设压力时,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反馈的信号控制所述左转换向阀(17)切换至第二位置,所述径向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均与任一所述左缓冲油缸(16)的无杆腔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车辆的单轴转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能器;设于任一所述左缓冲油缸(16)与所述蓄能器之间的补油阀;所述补油阀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当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反馈的信号获取压力波动值,当所述压力波动值超出预设波动值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左转换向阀(17)切换至第三位置,所述左径向油缸(12)的有杆腔与任一所述左缓冲油缸(16)的无杆腔相连;并同时控制所述补油阀开启,所述蓄能器为任一所述左缓冲油缸(16)补充油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车辆的单轴转向架,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左缓冲油缸(16)及任一所述右缓冲油缸均设有锁止阀(18);当任一所述左缓冲油缸(16)无杆腔的当前压力低于安全阈值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锁止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威贺伟吴启勇韩勇范雨辰章卿李伟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