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翟正超专利>正文

一种消防救援用新能源汽车自燃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5377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4
本消防救援用新能源汽车自燃冷却装置,包括前喷水管路、工字型喷水管路、后喷水管路、绝缘操控杆、消防接头、脚轮和卡箍,前喷水管路、工字型喷水管路、后喷水管路均有铝管焊接成型,且前喷水管路设置在前部,工字型出水管路设置在中部,后喷水管路设置在后部,且其中间由卡箍连接,并在铝管上侧面均连接有喷嘴朝上的喷头;前喷水管路和后喷水管路两侧均设有脚轮,后喷水管路后侧中部连接有挂耳,绝缘操控杆前端头处设有牵引环;绝缘操控杆前端牵引环插入挂耳内,并插入一插销固定。救援时将其伸入起火新能源汽车下方并外接消防水带,在水压作用下能够均匀地喷出雾状水幕,起到对新能源汽车冷却、降温及灭火的消防救援作用。降温及灭火的消防救援作用。降温及灭火的消防救援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救援用新能源汽车自燃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消防救援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防救援用新能源汽车自燃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机动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轮体的转动会产生大量的动能,而这种动能至今为止还在白白地被浪费着。目前机动车的动力95%以上还是需要靠油和气来完成的。油和气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随着使用和依赖的加剧,枯萎现象日趋严重,而且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到来,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和节能。
[0003]但在的实际使用中,新能源电动汽车行驶中或者充电中电池都会发热。万一电池质量不行、充电充过头或发生车祸电池都可能因为过热而导致自燃。也有的是车辆行驶中机舱的电器起火,主要分为元件温度失控、电机控制器故障、电线接头不良以及通电电线的绝缘层破损等情况引起的起火。当发生这种情况,灭火器只能扑灭表面的明火,电池还继续放热,很有可能复燃。特别是动力电池在火灾中弯曲、扭曲、损坏等情况有时还会释放有毒有害气体,一定要用大量水来稀释毒气。所以,电动车燃烧最好还是用水来灭火,水不仅能浇灭明火还能给电池降温,当然电动车里面肯定拥有电池和很多电路,如果直接用从上面浇水或喷水肯定造成短路、漏电等情况发生。
[0004]因此,如何既能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用水来灭火救援,又能尽量做到不直接碰到车的电池和很多电路,也是消防救援部门有关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消防救援用新能源汽车自燃冷却装置,救援时将其伸入起火的新能源汽车底盘下方并外接消防水带,在一定水压作用下能够均匀地喷出雾状水幕,对火焰及热辐射起到冷却、降温等作用,具有轻便、节省水源、冷却效果显著等优点,能够很方便的处置新能源汽车电池起火。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消防救援用新能源汽车自燃冷却装置,包括前喷水管路、工字型喷水管路、后喷水管路、绝缘操控杆、消防接头、四个脚轮和四个卡箍,所述前喷水管路、工字型喷水管路、后喷水管路均有铝管焊接成型,且前喷水管路和后喷水管路主体呈方形,并将前喷水管路设置在消防救援用新能源汽车自燃冷却装置的前部,工字型出水管路设置在消防救援用新能源汽车自燃冷却装置的中部,后喷水管路设置在消防救援用新能源汽车自燃冷却装置的后部;
[0008]所述前喷水管路包括第一纵向水管、第二纵向水管、第一横向水管和第二横向水管,所述第一纵向水管和第二纵向水管的前端头均为封闭端头,后端头均处均设有快速接头,并被相互平行的设在前喷水管路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横向水管和第二横向水管相互
平行的设在前喷水管路的前后两侧,且第一横向水管两端分别与第一纵向水管前部内侧和第二纵向水管的前部内侧垂直连通,第二横向水管两端分别与第一纵向水管后部内侧和第二纵向水管的后部内侧垂直连通;
[0009]所述工字型喷水管路包括第三纵向水管、第四纵向水管和第三横向水管,所述第三纵向水管和第四纵向水管前后端头均设有快速接头,并被相互平行的设在工字型喷水管路的左右两侧,且第三横向水管两端分别与第三纵向水管中部内侧和第四纵向水管的中部内侧垂直连通;
[0010]所述后喷水管路包括第五纵向水管、第六纵向水管、第四横向水管和第五横向水管,所述第五纵向水管的前端头设有快速接头,其后端头与消防接头固定连接,所述第六纵向水管的前端头设有快速接头,其后端头为封闭端头,所述第五纵向水管和第六纵向水管被相互平行的设在后喷水管路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横向水管和第五横向水管相互平行的设在后喷水管路的前后两侧,且第四横向水管两端分别与第五纵向水管前部内侧和第六纵向水管的前部内侧垂直连通,第五横向水管两端分别与第五纵向水管后部内侧和第六纵向水管的后部内侧垂直连通;
[0011]所述第一纵向水管、第二纵向水管、第三纵向水管、第四纵向水管、第五纵向水管、第六纵向水管、第一横向水管、第二横向水管、第三横向水管、第四横向水管和第五横向水管的上侧面均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的喷嘴朝向上方;所述第二横向水管两端与第一纵向水管和第二纵向水管的连接处前内侧下方分别设有一个脚轮,所述第四横向水管两端与第五纵向水管和第六纵向水管的连接处后内侧下方分别设有一个脚轮;所述第五横向水管的后侧面中部向前延伸连接有挂耳,所述挂耳的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挂孔;所述绝缘操控杆的前端头处设有牵引环;
[0012]组装时,所述第一纵向水管后端的快速接头与所述第三纵向水管前端的快速接头对接,并在对接处卡接上一个卡箍固定;所述第二纵向水管后端的快速接头与所述第四纵向水管前端的快速接头对接,并在对接处卡接上一个卡箍固定;所述第三纵向水管后端的快速接头与所述第五纵向水管前端的快速接头对接,并在对接处卡接上一个卡箍固定;所述第四纵向水管后端的快速接头与所述第六纵向水管前端的快速接头对接,并在对接处卡接上一个卡箍固定;所述绝缘操控杆前端的牵引环插入所述挂耳内,并使挂耳的挂孔与牵引环中部的圆孔相贯通,且在贯通后形成的插孔内插入一插销固定。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纵向水管和第二纵向水管的前端侧下方分别挂有一个接地链。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横向水管两端与第一纵向水管和第二纵向水管的连接处前内侧下方设有的脚轮为定向轮,所述第四横向水管两端与第五纵向水管和第六纵向水管的连接处后内侧下方设有的脚轮为万向轮。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纵向水管上侧面设有两个喷头,且两个喷头分别位于第一纵向水管与第一横向水管的连接处两侧;所述第二纵向水管上侧面设有两个喷头,且两个喷头分别位于第二纵向水管与第一横向水管的连接处两侧;所述第三纵向水管上侧面设有两个喷头,且两个喷头分别位于第三纵向水管与第三横向水管的连接处两侧;所述第四纵向水管上侧面设有两个喷头,且两个喷头分别位于第四纵向水管与第三横向水管的连接处两侧;所述第五纵向水管和第六纵向水管上侧面中部各设有一个喷头;所述第一横向水管、第二横向水管、第三横向水管、第四横向水管和第五横向水管的上侧面中部两侧各设有一个
喷头。
[0016]优选的,所述绝缘操控杆为可伸缩电绝缘杆,呈伸缩鱼竿状结构,并由多节绝缘材料成型的空芯管前后套接而成。
[0017]优选的,所述喷头为可调节出水量的喷雾头。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前喷水管路、工字型喷水管路、后喷水管路、绝缘操控杆、消防接头、四个脚轮和四个卡箍,利用卡箍将三段改装好的铝管构成的前喷水管路、工字型喷水管路和后喷水管路进行连接固定,在前部挂上接地链,后部连接绝缘操控杆,后部消防接头外接消防水带,组装完毕后用绝缘操控杆将组装好的前喷水管路、工字型喷水管路和后喷水管路推入起火的新能源汽车底部下方,打开消防水阀,在一定水压作用下能够各喷头能够均匀地喷出雾状水幕,进行出水冷却、灭火。利用4个卡箍可方便快速将前喷水管路、工字型喷水管路和后喷水管路进行组装,利用2根接地链接地放电防止前喷水管路、工字型喷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救援用新能源汽车自燃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喷水管路、工字型喷水管路、后喷水管路、绝缘操控杆、消防接头、四个脚轮和四个卡箍,所述前喷水管路、工字型喷水管路、后喷水管路均有铝管焊接成型,且前喷水管路和后喷水管路主体呈方形,并将前喷水管路设置在消防救援用新能源汽车自燃冷却装置的前部,工字型出水管路设置在消防救援用新能源汽车自燃冷却装置的中部,后喷水管路设置在消防救援用新能源汽车自燃冷却装置的后部;所述前喷水管路包括第一纵向水管、第二纵向水管、第一横向水管和第二横向水管,所述第一纵向水管和第二纵向水管的前端头均为封闭端头,后端头均处均设有快速接头,并被相互平行的设在前喷水管路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横向水管和第二横向水管相互平行的设在前喷水管路的前后两侧,且第一横向水管两端分别与第一纵向水管前部内侧和第二纵向水管的前部内侧垂直连通,第二横向水管两端分别与第一纵向水管后部内侧和第二纵向水管的后部内侧垂直连通;所述工字型喷水管路包括第三纵向水管、第四纵向水管和第三横向水管,所述第三纵向水管和第四纵向水管前后端头均设有快速接头,并被相互平行的设在工字型喷水管路的左右两侧,且第三横向水管两端分别与第三纵向水管中部内侧和第四纵向水管的中部内侧垂直连通;所述后喷水管路包括第五纵向水管、第六纵向水管、第四横向水管和第五横向水管,所述第五纵向水管的前端头设有快速接头,其后端头与消防接头固定连接,所述第六纵向水管的前端头设有快速接头,其后端头为封闭端头,所述第五纵向水管和第六纵向水管被相互平行的设在后喷水管路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横向水管和第五横向水管相互平行的设在后喷水管路的前后两侧,且第四横向水管两端分别与第五纵向水管前部内侧和第六纵向水管的前部内侧垂直连通,第五横向水管两端分别与第五纵向水管后部内侧和第六纵向水管的后部内侧垂直连通;所述第一纵向水管、第二纵向水管、第三纵向水管、第四纵向水管、第五纵向水管、第六纵向水管、第一横向水管、第二横向水管、第三横向水管、第四横向水管和第五横向水管的上侧面均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的喷嘴朝向上方;所述第二横向水管两端与第一纵向水管和第二纵向水管的连接处前内侧下方分别设有一个脚轮,所述第四横向水管两端与第五纵向水管和第六纵向水管的连接处后内侧下方分别设有一个脚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正超宋安微于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翟正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