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电力交换网跨区安全交互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跨区通信相关
,尤其涉及基于电力交换网跨区安全交互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目前国家电网建设有独立的电力交换网,包括行政交换网和调度交换网。根据电力二次系统的特点,数据通信网络划分为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生产控制大区分为控制区即安全区Ⅰ和非控制区即安全区Ⅱ,信息管理大区分为生产管理区即安全区Ⅲ和管理信息区即安全区Ⅳ,不同网络大区之间通过隔离装置进行安全防护,传输速率有限。作为支撑行政办公和电网调度等重要业务的手段,电力交换网独立成网,随着公司数字化转型不断推进,电力交换网与生产控制大区、管理信息大区的安全交互迫在眉睫。
[0004]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0005]一是电力交换网与其他网络大区信息安全交互容易导致网络拥塞。电力交换网与生产控制大区、管理信息大区之间通过电力专用的网络隔离装置互联互通,该装置以读写的形式实现信息跨区交互,然而由于电力交换网需传输大量媒体消息,该消息包较多且占用带宽较大,容易导致隔离装置两端的网络拥塞。
[0006]二是跨网络大区通话信令协商困难。两个用户通话首先需进行通话信令协商,从而明确对方的IP地址、双方媒体编解码格式等内容,实时性要求高,由于部署在电力交换网与其他网络大区之间的隔离装置传输速率有限,当遇到高并发呼场景时,容易导致通话双方信令协商失败。
[0007]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电力交换网跨区安全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传输的数据并对所传输的数据进行分类,分为媒体数据和其他数据;将所述媒体数据进行模数
‑
数模转换后传输给对端网络;将所述其他数据进行缓存、隔离后传输给对端网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力交换网跨区安全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数据包括信令协商数据、录音数据、状态采集数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力交换网跨区安全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其他数据基于通道控制调度算法进行数据的传输,具体为:建立三个数据流传输队列,用于数据交换,所述数据流传输队列分别用于存放信令协商数据、状态采集数据、录音数据;判断存放信令协商数据的队列是否存在信令协商数据,若存在,则优先传输信令协商数据,并记载信令协商数据传输后信令协商结果,用于控制媒体数据的传输;对存放状态采集数据、录音数据的队列采用轮循流量调度方法进行数据传输;或,记载信令协商数据传输后信令协商结果,用于控制媒体数据的传输,具体为:根据某次通话的信令协商结果判断是否允许该通话对应的媒体数据的传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力交换网跨区安全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存放状态采集数据、录音数据的队列采用轮循流量调度方法进行数据传输,具体为:定义时间周期,将存放状态采集数据、录音数据的队列中的数据分别按照时间周期进行分段;每隔时间周期检测一次当前存放状态采集数据、录音数据的队列中是否存在数据;若只有其中一个队列中存在数据,则在当前时间周期内传输该队列中的数据;若两个队列中均存在数据,则在当前时间周期内首先传输存放状态采集数据队列中的数据,下一时间周期内传输存放录音数据队列中的数据。5.基于电力交换网跨区安全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网、内网数据处理模块、内网数模
‑
外网模数转换模块、内网数据缓冲模块、外网、外网数据处理模块、外网数据缓冲模块、外网数模
‑
内网模数转换模块;所述内网数据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内网数模
‑
外网模数转换模块、所述内网数据缓冲模块和所述内网连接;所述内网数据缓冲模块与所述外网数据缓冲模块连接;所述外网数据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内网数模
‑
外网模数转换模块、外网数模
‑
内网模数转换模块、外网数据缓冲模块、外网连接;其中,所述内网数模
‑
外网模数转换模块、外网数模
‑
内网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媒体数据的传输。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电力交换网跨区安全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网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内网待传输的数据进行识别分类,分为媒体数据、信令协商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洪婷,翟启,孙丽丽,张延童,张庆锐,权玮虹,卞若晨,杨坤,孟祥鹿,李青,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