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火绳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201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灭火绳的结构,包括管体、灭火剂、第一柔性胶体和第二柔性胶体,第一柔性胶体和第二柔性胶体分别设置在管体两端的管中、并且与其密封连接,通过一个排气装置穿过第二柔性胶体、并且能使管体中的空气向外排放,通过一个注射装置穿过第一柔性胶体将灭火剂灌入管体中完成后,将排气装置和注射装置分别从第一柔性胶体和第二柔性胶体上拔出,灭火剂被第一柔性胶体和第二柔性胶体密封在管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个柔性胶体体来实现灭火剂的封装,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安装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化工、电力、电动车、储能等行业,尤其在电池领域的应用。尤其在电池领域的应用。尤其在电池领域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灭火绳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灭火装置
,尤其涉及到一种灭火绳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及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人们为了避免火灾的发生,各类新型的灭火装置和技术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该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一种灭火绳技术在消防领域得到一些应用,其在受热后自动释放处其内部的灭火剂,将火灾抑制在初期或预防火灾蔓延,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中。现有技术中灭火绳中灭火剂的封装技术要求严格,导致其生产成本高、体积大、安装操作不方便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灭火绳的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安装操作方便。
[000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灭火绳的结构,包括管体、灭火剂、第一柔性胶体和第二柔性胶体,第一柔性胶体和第二柔性胶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管体两端的管中、并且与其密封连接(或者为一个整体),通过一个排气装置穿过第二柔性胶体、并且能使所述管体中的空气向外排放,通过一个注射装置穿过第一柔性胶体将所述灭火剂灌入所述管体中完成后,将所述排气装置和所述注射装置分别从第一柔性胶体和第二柔性胶体上拔出,所述灭火剂被第一柔性胶体和第二柔性胶体密封在所述管体内。
[0006]所述的灭火绳的结构,其中第一柔性胶体设置在所述管体一端的管中、并且与其管口处相距2~10mm,第二柔性胶体设置在所述管体另一端的管中、并且与其管口处相距2~10mm。
[0007]所述的灭火绳的结构,其中所述注射装置上还包括注射开关,所述排气装置上还包括排气开关,将所述注射装置上的针头刺穿第一柔性胶体,使所述管体上的空腔与所述注射装置上的空心连通,所述注射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将所述排气装置上的针头刺穿第二柔性胶体,使所述管体上的空腔与所述排气装置上的空心连通,所述排气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将所述灭火剂储存容器上的输送管连接在所述注射装置上,打开所述储存容器上总控制开关,再打开所述注射开关使所述灭火剂灌入所述管体上的空腔中,打开所述排气开关至到所述灭火剂灌满所述管体上的空腔后、再关闭所述排气开关和所述注射开关,将所述注射装置和所述排气装置从第一柔性胶体和第二柔性胶体上拔出,完成所述灭火剂的灌装。
[0008]所述的灭火绳的结构,其中还包括粘结剂,在第一柔性胶体和第二柔性胶体上的针孔上分别涂抹所述粘结剂,使其密封。
[0009]所述的灭火绳的结构,其中在第一柔性胶体与所述管体接触部位涂抹所述粘结剂,在第二柔性与所述管体接触部位涂抹所述粘结剂。
[0010]所述的灭火绳的结构,其中所述管体的两端分别通过加热使其管口封闭(或者缩口、或者缩管)。或者先将所述管体的两端分别扩管后,再将第一柔性胶体和第二柔性胶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管体两端的管中、并且与其密封连接(或者为一个整体),当所述灭火剂被第一柔性胶体和第二柔性胶体密封在所述管体内后,再通过加热使所述管体两端的管口封闭(或者缩口),防止第一柔性胶体和第二柔性胶体漏气或者脱落。
[0011]所述的灭火绳的结构,其中还包括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分别设置在所述管体两端(或者两端向内约5mm处)的外侧,第一卡扣将所述管体的一端和第一柔性胶体锁紧固定连接,第二卡扣将所述管体的另一端和第二柔性胶体锁紧固定连接。
[0012]所述的灭火绳的结构,其中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分别设为一个圆环、或者半圆环。
[0013]所述的灭火绳的结构,其中还包括第一直插接头和第二直插接头,第一直插接头包括第一外卡螺母和第一内卡接头,第一外卡螺母上设有第一内螺纹,第一内卡接头上设有第一外螺纹;第二直插接头包括第二外卡螺母和第二内卡接头,第二外卡螺母上设有第二内螺纹,第二内卡接头上设有第二外螺纹;第一柔性胶体设置在所述管体一端的管中、并且与其密封连接(或者为一个整体),第一外卡螺母套设在所述管体端部的外侧,第一内卡接头的端部插入所述管体端部的管中将第一柔性胶体封在所述管体内、并且与第一外卡螺母通过第一外螺纹和第一内螺纹固定连接;第二柔性胶体设置在所述管体另一端的管中、并且与其密封连接(或者为一个整体),第二外卡螺母也套设在所述管体端部的外侧,第二内卡接头的端部插入所述管体端部的管中将第二柔性胶体封在所述管体内、并且与第二外卡螺母通过第二外螺纹和第二内螺纹固定连接。
[0014]所述的灭火绳的结构,其中第一内卡接头和第二内卡接头分别设为实心(或者空心)。
[0015]所述的灭火绳的结构,其中第一内卡接头和第二内卡接头分别设有第一内卡接头内螺纹和第二内卡接头内螺纹。
[0016]所述的灭火绳的结构,其中还包括第一内塞螺丝和第二内塞螺丝,第一内塞螺丝与第一内卡接头上的第一内卡接头内螺纹固定连接,第二内塞螺丝与第二内卡接头上的第二内卡接头内螺纹固定连接。
[0017]所述的灭火绳的结构,其中第一外卡螺母套设在所述管体一端的外侧,第一内卡接头的端部插入所述管体端部的管中、并且与第一外卡螺母通过第一外螺纹和第一内螺纹使所述管体、第一外卡螺母和第一内卡接头三个元件之间密封固定连接,第一柔性胶体设置在第一内卡接头中,第一内塞螺丝与第一内卡接头上的第一内卡接头内螺纹固定连接、并且将第一柔性胶体封在第一内卡接头中;第二外卡螺母套设在所述管体另一端的外侧,第二内卡接头的端部插入所述管体端部的管中、并且与第二外卡螺母通过第二外螺纹和第二内螺纹使所述管体、第二外卡螺母和第二内卡接头三个元件之间密封固定连接,第二柔性胶体设置在第二内卡接头中,第二内塞螺丝与第二内卡接头上的第二内卡接头内螺纹固定连接、并且将第二柔性胶体封在第二内卡接头中。
[0018]所述的灭火绳的结构,其中第一内塞螺丝和第二内塞螺丝分别设为空心,同时,第一内卡接头和第二内卡接头也分别设为空心,通过所述排气装置穿过第二内塞螺丝和第二柔性胶体、第二内卡接头并且能使所述管体中的空气向外排放,通过所述注射装置穿过第一内塞螺丝和第一柔性胶体、第一内卡接头将所述灭火剂灌满所述管体中的空腔后拔出、
同时排气装置也从第二柔性胶体上拔出,所述灭火剂被第一柔性胶体和第二柔性胶体密封在所述管体内后,再通过第一内塞螺丝和第二内塞螺丝分别将第一柔性胶体和第二柔性胶体压紧,防止所述灭火剂泄漏。
[0019]所述的灭火绳的结构,其中所述灭火剂设为惰性混合气体、或者七氟丙烷、或者三氟甲烷、或者二氧化碳、或者氩气、或者氮气、或者气溶胶。
[0020]所述的灭火绳的结构,其中所述惰性混合气体包括含52%氮气+40%氩气+8%二氧化碳,或者含50%氮气+50%氩气。
[0021]所述的灭火绳的结构,其中所述灭火剂用的惰性气体均被设为惰性液化气体。
[0022]所述的灭火绳的结构,其中所述管体设为聚乙烯管、或者尼龙管。
[0023]所述的灭火绳的结构,其中第一柔性胶体和第二柔性胶体分别设为橡胶、或者硅胶。
[0024]一种所述的灭火绳的结构灌装灭火剂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灭火绳的结构,包括管体、灭火剂、第一柔性胶体和第二柔性胶体,其特征在于:第一柔性胶体和第二柔性胶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管体两端的管中、并且与其密封连接、或者为一个整体,所述灭火剂被第一柔性胶体和第二柔性胶体密封在所述管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绳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两端分别通过加热使其管口封闭、或者缩口、或者缩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绳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分别设置在所述管体两端的外侧,第一卡扣将所述管体的一端和第一柔性胶体锁紧固定连接,第二卡扣将所述管体的另一端和第二柔性胶体锁紧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绳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直插接头和第二直插接头,第一直插接头包括第一外卡螺母和第一内卡接头,第一外卡螺母上设有第一内螺纹,第一内卡接头上设有第一外螺纹;第二直插接头包括第二外卡螺母和第二内卡接头,第二外卡螺母上设有第二内螺纹,第二内卡接头上设有第二外螺纹;第一柔性胶体设置在所述管体一端的管中、并且与其密封连接,第一外卡螺母套设在所述管体端部的外侧,第一内卡接头的端部插入所述管体端部的管中将第一柔性胶体封在所述管体内、并且与第一外卡螺母通过第一外螺纹和第一内螺纹固定连接;第二柔性胶体设置在所述管体另一端的管中、并且与其密封连接,第二外卡螺母也套设在所述管体端部的外侧,第二内卡接头的端部插入所述管体端部的管中将第二柔性胶体封在所述管体内、并且与第二外卡螺母通过第二外螺纹和第二内螺纹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灭火绳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内卡接头和第二内卡接头分别设为实心、或者空心;当第一内卡接头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克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名创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