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组刹车机构及婴儿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婴儿车,尤其涉及一种轮组刹车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婴儿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婴儿车,一般都具有刹车机构,在婴儿车停止行驶时,只需要用踏踩下刹车机构,刹车机构即可锁定婴儿车的车轮,从而防止婴儿车移动,避免发生意外,提高安全性。然而,现有的婴儿车的刹车机构一般有两种,一种对单个车轮进行锁定,因此必须设置两个刹车机构分别对两后轮进行刹车,另一种同时对两车轮进行锁定,无论是哪一种,现有的刹车机构都存在结构复杂、操作不便的缺点。另外,现有婴儿车前轮为万向轮,后轮无法进行万向转动,在某些操作下,例如移动横向移动时,其操作不便,不够灵活;而有些前轮及后轮都为万向轮的婴儿车又缺少对后轮进行定向的定向机构,在正常向前行驶时,后轮很容易发生旋转,这又会影响婴儿车的行驶,因此,这些婴儿车都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一踩双刹功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轮组刹车机构。
[000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组刹车机构,对婴儿车的车轮锁定,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件及刹车组件,所述刹车组件包括驱动销、牵引件、推动件、顶推件及锁定件,所述驱动销与所述牵引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牵引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推动件连接,所述推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婴儿车的车轮座内;所述顶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推动件内,所述顶推件与所述锁定件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刹车组件的驱动销移动,以通过所述牵引件驱使所述推动件移动,进而使所述推动件驱使所述锁定件移动,以对车轮锁定或释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组件的数量为二,所述驱动件同时驱动两所述刹车组件的驱动销移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上设有斜槽,所述顶推件上设有移动销,所述移动销可移动地插设于所述斜槽中,以使得所述顶推件向所述车轮的轴心方向靠近或远离。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部分套设于所述顶推件之间中,相应于所述移动销于所述斜槽中移动时,所述锁定件随着所述滑套向所述车轮的轴心靠近或远离。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与所述顶推件呈可移动地连接,所述锁定件与所述顶推件之间设有复位部件。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上对称地设有一对驱动斜槽,所述驱动销外侧垂直于自身的中心轴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可移动地插接于所述驱动斜槽内,以在所述驱动件转动时通过所述驱动斜槽带动所述驱动销移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两所述驱动销之间。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包括第一牵引件及第二牵引件,所述第一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销连接,所述第一牵引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牵引件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所述第二牵引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推动件连接。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件设有连接头,所述第二牵引件具有枢接头,所述第一牵引件及所述第二牵引件之间设有容置部,所述连接头设置于所述容置部内,所述枢接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置部内,以使所述第一牵引件与所述第二牵引件连接。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设有容置凸部,所述第二牵引件具有枢接头,所述枢接头设置于所述容置凸部内,将所述推动件与所述第二牵引件连接。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轮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头为球形头。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组刹车机构还包括后脚管,所述后脚管设置于婴儿车的车架上,所述车轮座可转动地套接于所述后脚管,所述容置部设置于所述后脚管内。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轮组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组刹车机构还包括第一套筒及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固定于所述后脚管内,所述第二套筒内置于所述后脚管内且与所述第一套筒呈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之间围成一可供所述第一牵引件及第二牵引件通过的内部空间,所述容置部位于所述内部空间内。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组刹车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万权,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