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敏专利>正文

一种B超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514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B超定位装置。它由电机及其传动机构、反射体、定位架等构成,其特征是:采用三个电机带动传动机构,其中该传动机构包括滑决、丝杆、蜗杆、蜗轮,电机1设置在定位装置的顶部,其输出端通过传动齿轮与丝杆构成连接,电机2设置在定位装置的前部,其输出轴通过传动齿轮与蜗杯、蜗轮构成连接,电机3设置在定位装置的侧部,其输出轴通过传动齿轮与蜗杆、蜗轮构成连接,所说的反射体及定位架设置在滑决的下端,可在三维空间内作任意角度的摆动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三个电机带动传动机构同时控制一个定位头,实现在三维空间作任意角度的定位。(*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B超定位装置。技术背景现有用于B超定位的碎石机因设有定位装置,其B起探头是随定位头上、下移动作垂直定位的,是通过一个电机带动钢丝绳作垂直上、下移动。定位时必须将定位体面放置水平,然后通过定位架在水平面上旋转查找定位点,不能直接解决对外面、侧面甚至其它复杂体面的B超定位,而且操作起来也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三维空间内作任意角度摆动,实现快速、准确全方位定位的B超定位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由电机及其传动机构、反射体、定位架等构成,其特征是采用三个电机带动传动机构,其中该传动机构包括滑决、丝杆、蜗杆、蜗轮,电机1设置在定位装置的顶部,其输出端通过传动齿轮与丝杆构成连接,电机2设置在定位装置的前部,其输出轴通过传动齿轮与蜗杯、蜗轮构成连接,电机3设置在定位装置的侧部,其输出轴通过传动齿轮与蜗杆、蜗轮构成连接,所说的反射体及定位架设置在滑决的下端,可在三维空间内作任意角度的摆动定位。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三个电机带动传动机构同时控制一个定位头,实现在三维空间作任意角度的定位。解决了传统B超定位碎石机只能作上、下垂直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B超定位装置,包括电机及其传动机构、反射体、定位架构成,其特征在于:采用电机(1)、电机(2)、电机(3)三个电机带动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包括滑决(1-1)、丝杆(1-2)、蜗杆(2-1)(3-1)、蜗轮(2-2)(3-2),其中电机(1)设置在定位装置的顶部,其输出轴透过传动齿轮与丝杆(1-2)构成连接,电机(2)设置在定位装置的前部,其输出轴通过齿轮与蜗杆(2-1)、蜗轮(2-2)构成连接,电机(3)设置在定位装置的侧部,其输出轴通过传动齿轮与蜗杆(3-1)、蜗轮(3-2)构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孔军毕素栋
申请(专利权)人:王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