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保温防水卷材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5099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保温防水卷材及其生产方法,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保温层和防水层,其中保温层在下层,防水层在上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复合保温防水卷材中,保温层包括如下原材料:二氧化硅气凝胶、聚氨酯、第一聚乙烯、硅铝类分子筛;防水层包括如下原材料:沥青、氟硅油、硅铝类分子筛、第二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丙烯、抗氧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复合保温防水卷材集保温、防水、低碳环保性为一体,突破了目前市场上的技术瓶颈。破了目前市场上的技术瓶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保温防水卷材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为一种复合保温防水卷材及其生产方法复合保温。

技术介绍

[0002]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渗水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初的防水卷材是焦油沥青和石油沥青纸胎油毡,起源于欧洲,20世纪20年代传入我国。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防水材料迅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防水材料逐步形成趋势,而且新型产品正在为适应市场需求而制定,卷材产品主要有沥青防水卷材和高分子防水材料。
[0003]节能是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政策的主要内容,是贯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节能标准的逐年提高,对于保温防水卷材的性能也逐步提高。
[000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空气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生活已成为关注环境与人体健康的主题。而目前市面上的卷材大都不注重这一方面的开发,导致卷材在使用过程中挥发出有毒有害物质成为人类的隐形杀手,这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很容易通过血液进入大脑,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使人产生头痛、乏力、昏昏欲睡和不舒服的感觉,且很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被证明是致癌物或可疑致癌物。
[0005]现有技术大多是对卷材的单一性能加以改善,没有一款产品是综合了卷材的保温、防水以及气味性的。针对这一问题,很有必要去开发一款综合性能优良的卷材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保温防水卷材及其生产方法复合保温,以解决目前卷材的保温性能和防水不能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实现了保温防水卷材的绿色环境友好性,本专利技术的保温防水卷材兼具有低气味(TVOC总碳含量低)环保的特性。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保温防水卷材,包括保温层和防水层,其中保温层在下层,防水层在上层,保温层包括如下原材料:二氧化硅气凝胶、聚氨酯、第一聚乙烯、硅铝类分子筛;防水层包括如下原材料:沥青、氟硅油、硅铝类分子筛、第二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丙烯、抗氧剂;保温层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二氧化硅气凝胶10~25份、聚氨酯20~40份、第一聚乙烯50~80份、硅铝类分子筛5~10份;防水层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沥青10~25份、氟硅油5~15份、硅铝类分子筛5~10份、第二聚乙烯60~90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10~20份、抗氧剂0.5

2份。
[0008]优选地,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表面积为400~1000m2/g。
[0009]进一步优选地,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表面积为600~800m2/g。
[0010]聚乙烯、二氧化硅气凝胶和聚氨酯之间发泡形成了三维网络结构,形成了具有多级蜂巢状空气腔孔结构的保温材料,可以有效的提升材料保温性能,使得保温材料具有较
低的导热系数。
[0011]优选地,聚氨酯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10~20g/10min,聚氨酯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是根据ISO 1133使用2.16kg重量并在230℃的温度下进行测量。
[0012]优选地,第一聚乙烯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20~40g/10min。
[0013]优选地,第二聚乙烯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0.1~15g/10min。
[0014]第一聚乙烯和第二聚乙烯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是根据ISO 1133使用2.16kg重量并在190℃的温度下进行的测量。
[0015]优选地,氟硅油是粘度为300~1000 mPa .s的甲基封端的聚三氟丙基硅油。
[0016]进一步优选地,氟硅油是粘度为500~800 mPa .s的甲基封端的聚三氟丙基硅油。
[0017]氟硅油的粘度测试是在25℃下,采用硅油粘度计进行的测量。
[0018]聚乙烯材料在实际环境引起的不断的热胀冷缩中,其表面产生很多孔,使水分子可以渗入,同时可能带入一些杂质,导致聚乙烯提前老化,由疏水变为亲水,大大缩短其使用寿命。
[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入氟硅油,利用氟硅油低表面能和超疏水特点,对材料的性能影响较小。主要在于氟硅油低表面能会聚集在材料表面,而超疏水的特点会大大降低材料的润湿,可以明显提高其防水效果。
[0020]聚乙烯中引入氟硅油,通过特殊体系改善材料的疏水性能,同时保持材料的其他性能不受影响,使得所得到组合物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疏水性能,且抗老化性能优异。
[0021]优选地,硅铝类分子筛中硅铝比为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的摩尔比为20~40。
[0022]硅铝比的大小可表明分子筛的极性程度,高硅铝比的分子筛呈现出非极性,与聚乙烯的相容性较好。反之,低硅铝比的分子筛呈现极性,与聚乙烯相容性较差。
[0023]采用硅铝类分子筛可有效吸附材料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所制得的卷材具有低TVOC的特性。
[0024]优选地,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10~20wt.%。
[0025]优选地,所述抗氧剂为通过捕捉过氧自由基来阻止或抑制链引发反应和链增长反应,从而终止自由基链式反应的酚类抗氧剂,例如:2,6

二叔丁基
‑4‑
甲酚、2,2
’‑
亚甲基双(4

甲基
‑6‑
叔丁基苯酚)、抗氧剂1010等和分解氢过氧化物的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例如: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二苯

异辛酯、亚磷酸三月桂酯、4,4
’‑
对开异丙基二苯基C12

15

醇亚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002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沥青为市售常规各种型号沥青均可。
[0027]一种复合保温防水卷材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保温层配方的材料经双螺杆挤出机制备成粒料后经过挤出、拉延工艺制备成卷材,将防水层配方的材料经搅拌反应、研磨后,再通过拉延工艺制备成卷材,其中保温层在下层,防水层在上层。保温层配方的材料采用一锅混的方法在高速混合机内混合均匀,混合时高速混合机的转速为400~600r/min,然后经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挤出的具体工艺参数如下:进料区温度为170~190℃,熔融区温度为190~210℃,均化区温度为210~220℃,模头温度为200~205℃。防水层配方的材料制备工艺如下:向搅拌罐中加入沥青,升温至130~140℃,然后再加入配方重量份的氟硅油、硅铝类分子筛、第二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丙烯、抗氧剂,边搅拌边升温至155~165℃,搅拌反应0.5~1h;然后用胶体磨或乳化泵研磨至充分混匀即可。
[0028]制备的保温层厚度为5~6mm,防水层厚度为2~3mm。
[0029]一种复合保温防水卷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复合保温防水卷材,通过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保温防水卷材,包括保温层和防水层,其中保温层在下层,防水层在上层,其特征在于,保温层配方包括如下原材料:二氧化硅气凝胶、聚氨酯、第一聚乙烯、硅铝类分子筛;防水层配方包括如下原材料:沥青、氟硅油、硅铝类分子筛、第二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丙烯、抗氧剂;保温层配方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二氧化硅气凝胶10~25份、聚氨酯20~40份、第一聚乙烯50~80份、硅铝类分子筛5~10份;防水层配方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沥青10~25份、氟硅油5~15份、硅铝类分子筛5~10份、第二聚乙烯60~90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10~20份、抗氧剂0.5

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保温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比表面积为400~1000m2/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保温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氨酯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10~20g/10min,所述聚氨酯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是根据ISO 1133使用2.16kg重量并在230℃的温度下进行测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保温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聚乙烯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20~40g/10min,第二聚乙烯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0.1~15g/10min,所述第一聚乙烯和第二聚乙烯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是根据ISO 1133使用2.16kg重量并在190℃的温度下进行测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保温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氟硅油是粘度为3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环焦春英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泽润工程橡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