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性离子絮凝剂制备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絮凝剂制备
,具体为一种两性离子絮凝剂制备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油田的开发,油田采出水量越来越大。油田采出水含有大量油滴和固悬物,在其回注或者外排之前,需要有效降低其含油量。絮凝法是通过向采出水中添加絮凝剂,促进油滴聚集和油水分离,是有效降低采出水含油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油田处理采出水常用絮凝剂主要是阳离子聚合物、非离子聚合物和阴离子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化合物。
[0003]公告号为CN11410623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两性离子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两性离子絮凝剂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向水中加入不饱和季铵盐单体、不饱和仲胺单体和盐酸,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使其聚合,得到聚合体溶液,且单体总质量不小于整个溶液总质量的45%;向聚合体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并使其降温至0~10℃,并滴加二硫化碳,二硫化碳滴加完毕后,升温至室温并反应2~5h即得。
[0004]上述现有技术制备需要用到反应釜,将原料加入反应釜内进行反应时,如图7,反应釜釜体上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性离子絮凝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釜体(1),所述釜体(1)顶部设有进料管(11),所述进料管(11)位于釜体(1)内的一端连通有软管(12),所述软管(12)远离进料管(11)的一端连通有洒水管(121),所述洒水管(121)远离软管(12)的一端封闭且在封闭的一端开设有若干洒水孔,所述釜体(1)内壁上设有驱动洒水管(121)沿釜体(1)宽度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性离子絮凝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设置在釜体(1)内壁上的四个竖直向下的连杆(13),各个所述连杆(13)上均设有倾斜杆(131),四个所述倾斜杆(131)两两位于同一倾斜线上且四个所述连杆(13)位于矩形的四个角点,此时四个倾斜杆(131)两两形成的倾斜线相互交叉,且四个所述倾斜杆(131)之间存在间隙,位于同一倾斜线上的两个倾斜杆(131)滑移连接一个第一滑筒(132),另外两个倾斜杆(131)滑移连接第二滑筒(133),所述第一滑筒(132)和第二滑筒(133)的长度均大于位于同一倾斜线上的相邻两个倾斜杆(131)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一滑筒(132)和第二滑筒(133)之间连接有第一杆(134),所述第一杆(134)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一滑筒(132)和第二滑筒(133)上,所述第一杆(134)在与第二滑筒(133)铰接的一端设有第二杆(135),所述第二杆(135)远离第一杆(134)的一端与洒水管(121)的外壁铰接,且所述第二杆(135)与洒水管(121)连接的一端在四个倾斜杆(131)之间的间隙内移动,所述釜体(1)内壁顶部设有驱动第一滑筒(132)和第二滑筒(133)分别在倾斜杆(131)上滑移的动力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性离子絮凝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包括转动设置在反应釜顶部内壁上的驱动环(136),所述驱动环(136)内环壁上周向设有若干第一驱动齿,所述第一杆(134)和第二杆(135)上端设有从动齿环(137),所述从动齿环(137)与第一驱动齿啮合,所述第一杆(134)和第二杆(135)相互远离的一端以及第一杆(134)和第二杆(135)相交端均在从动齿环(137)所在的圆弧上,此时从动齿环(137)的环面和第二杆(135)上均开设有供洒水管(121)进入的进入孔,所述洒水管(121)与进入孔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环(136)外壁周向设有若干第二驱动齿,所述釜体(1)内壁转动设有主动齿轮(138),所述主动齿轮(138)与第二驱动齿啮合,所述釜体(1)外壁设有驱动主动齿轮(138)转动的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江,许永升,荣洪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蓝湾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