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个大菱鲆饲料转化率相关的微卫星标记引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鱼类DNA标记技术与应用领域,具体涉及到一个大菱鲆饲料转化率相关的微卫星标记引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鱼类,最新的产业发展报告中提到,在大菱鲆的养殖成本中占比最高的是饲料支出,占总成本的43.35%。随着近几年饲料价格的上涨,饲料支出提高,严重影响了养殖者的积极性及大菱鲆养殖产业的发展。饲料转化效率是衡量养殖对象对饲料利用效率高低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选育出高饲料转化率的大菱鲆品系,就能够有效地降低大菱鲆的养殖成本,提高养殖利润。
[0003]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借助与性状紧密相关的分子标记对具有性状优势的等位基因或基因型的个体进行直接选择育种。与传统的选育方法相比,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信息量大,不易受环境的影响,选择强度大,选种效率和准确性高。在常见的分子标记技术中,微卫星分子标记(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在基因组中广泛随机分布,具有共显性遗传、多态性高、稳定性好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动物的育种。
[0004]利用分子标记辅助培育具有高饲料转化率性状的大菱鲆是减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目前关于饲料转化率的选育多集中在畜牧领域,在水产上研究极少,关于大菱鲆饲料转化率性状的分子标记研究国内外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个大菱鲆饲料转化率相关的微卫星标记引物及其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7]一个与大菱鲆饲料转化率相关的微卫星标记引物,所述的引物序列为正向序列GTACAAGTACACAACAGCAGT,反向序列ACCATTGAAGACAGAAGTGT。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引物在大菱鲆品种选育中的应用,所述应用方法为利用所述引物对大菱鲆个体的DNA进行PCR扩增,筛选能够扩增出特异性片段大小为238bp的纯合个体作为基础亲本,生产出全部为具有该片段的的杂合个体或纯合个体,子代具有更高的饲料转化率。
[0009]进一步,所述PCR反应体系为20μL:1μL DNA溶液,1μL上游引物,1μL下游引物,10μL 2xTaq PCR Mix,7μL灭菌双蒸水。
[0010]进一步,所述PCR扩增反应条件:94℃预变性10min;94℃变性5s,按每对引物实际退火温度反应50s,72℃延伸50s,共35个循环;72℃延伸10min。
[0011]进一步,PCR产物在5%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恒压360V,电泳2h,采用快速银染法对PAGE胶进行染色。
[001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首次获得与大菱鲆饲料转化率相关的分子标记,利用所述引物在大菱鲆高饲料转化率品种选育中进行应用,与常规育种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微卫星标记在H组和L组中的条带分布情况(混池个体)电泳图;
[0015]图2微卫星标记在H组和L组中的条带分布情况(所有个体)电泳图;
[0016]图3YSKr148在8个全同胞家系DNA混池中的扩增带型电泳图;
[0017]图4YSKr148在20尾家系个体中的扩增带型电泳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解释,但本专利技术得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若无特殊说明,实施例中所用的实验方法均为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方法和技术,材料试剂均通过商业购买获得。
[0019]实施例1
[0020]1、大菱鲆饲料转化率性状相关材料的获取
[0021]实验鱼来自烟台开发区天源水产有限公司,随机挑选300尾体表无损伤、活力好的幼鱼(体长11.2cm
±
0.5cm,体重22.34
±
2.25g),放入特制的300个网箱养殖系统,进行单独养殖。测量开始前暂养2周,水温20
±
0.5℃,盐度30ppt,溶氧>6.0mg/L。暂养结束后,准确称量并记录每尾鱼的体重(记为初始体重),于次日开始投喂商业饲料,每尾鱼的日投喂粒数保持一致(每粒均重16.85mg),实验持续60天,实验期间保持水温20
±
0.5℃,盐度30ppt,溶氧>6.0mg/L。实验结束后停食24h,捞取网箱中的所有实验鱼进行准确称重并记录(记为终末体重)。计算每个个体的饲料转化率,公式为:
[0022]饲料转化率(Feed coefficient ratio,FCR,%)=(终末体重
‑
初始体重)/投入饲料的干物质总重
×
100%
[0023]称重结束后,剪取每尾鱼的尾鳍置于无水乙醇后冻于
‑
80℃冰箱中备用。选取饲料转化率最高的30尾作为高转化率组(H组),饲料转化率最低的30尾作为低转化率组(L组),通过T检验验证两组之间是否差异显著。
[0024]2、微卫星引物
[0025]根据NCBI已上传的大菱鲆微卫星位点,选择40个微卫星位点,根据其侧翼保守序列设计引物由上海生工公司合成。
[0026]3、基因组DNA的提取和检测
[0027]使用天根海洋动物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大菱鲆H组和L组各30尾的尾鳍DNA。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验提取DNA的完整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浓度,采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提取DNA的质量及完整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浓度测定,用双蒸水稀释至50ng/μL,DNA保存于
‑
80℃备用。
[0028]4、BSA基因池的建立
[0029]从H组和L组各取15个个体,每个个体取等量5μL DNA溶液,分别构成高饲料转化率基因池(H池)和低饲料转化率基因池(L池)。
[0030]4、微卫星标记筛选
[0031]选取H组饲料转化率最高的15个样本与L组饲料转化率最低的15个样本,每个取5μLDNA溶液混合构成相应的H池和L池。使用40对微卫星引物分别对两个DNA池进行PCR扩增。PCR反应体系:1μL DNA溶液,1μL上游引物,1μL下游引物,10μL 2
×
TaqPCRMix,7μL灭菌双蒸水。PCR扩增反应条件:94℃预变性10min;94℃变性5s,按每对引物实际退火温度反应30s,72℃延伸30s,共35个循环;72℃延伸10min。在扩增出来的20μL产物中加入5μL 6
×
LoadingBuffer,95℃5min,立即冰浴10min。
[0032]PCR产物进行8%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样量4μL,恒压100v,电泳6h。电泳结束后,采用银染法对PAGE胶进行摇床染色10分钟,用双蒸水冲洗1分钟,减少背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个与大菱鲆饲料转化率相关的微卫星标记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物序列为正向序列GTACAAGTACACAACAGCAGT,反向序列ACCATTGAAGACAGAAGTGT。2.权利要求1所述引物在大菱鲆品种选育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方法为利用所述引物对大菱鲆个体的DNA进行PCR扩增,筛选能够扩增出特异性片段小为238bp的纯合个体作为基础亲本,生产出全部为具有该片段的的杂合个体或纯合个体,子代具有更高的饲料转化率。3.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P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峰,常浩文,马爱军,孙志宾,王新安,杨敬昆,徐荣静,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开发区天源水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