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片成型装置、工艺和极片成型用压辊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4990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极片成型装置、工艺和极片成型用压辊,所述极片成型装置包括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第一压辊的辊筒内腔设置有出气结构,出气结构与供气装置连接,第一压辊的辊筒表面设置有周向分布的辊筒排气结构;第二压辊与第一压辊相对设置,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之间设置有使电极材料辊压成电极膜的间隙。在使用过程中,当电极材料进入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之间的间隙后,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在对电极材料进行辊压过程中,通过第一压辊的辊筒表面的周向分布的辊筒排气结构将辊筒内腔的气体向外排出,从而向电极材料施加一相对于第一压辊的辊筒表面的向外推力,避免电极材料颗粒在成膜后依然嵌在第一压辊的辊筒表面,进而提升了产品良率。品良率。品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片成型装置、工艺和极片成型用压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极片制备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极片成型装置、工艺和极片成型用压辊。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极片加工过程中,需要先将电极材料辊压成电极膜,同时将电极膜与基材辊压复合成极片。电极材料在辊压前通常呈颗粒状,在辊压过程中为了保证良好的辊压效果,一般要求电极材料颗粒能够嵌入压辊表面一定深度,这就要求颗粒的硬度要大于压辊表面硬度。嵌入压辊表面的电极材料在辊压完成后很容易粘在压辊表面,不仅导致电极材料的浪费,也容易影响生成极片的产品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极片成型装置、工艺和极片成型用压辊,用以解决电极材料在形成电极膜的过程中容易嵌在压辊表面,导致浆料浪费影响产品良率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极片成型装置,包括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第一压辊的辊筒内腔设置有出气结构,出气结构与供气装置连接,第一压辊的辊筒表面设置有周向分布的辊筒排气结构;第二压辊与第一压辊相对设置,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之间设置有使电极材料辊压成电极膜的间隙。
[0005]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压辊的辊筒内腔设置有出气结构,出气结构与供气装置连接,以及在第一压辊的辊筒表面设置有周向分布的辊筒排气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当电极材料进入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之间的间隙后,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在对电极材料进行辊压过程中,第一压辊的辊筒内腔的出气结构透过第一压辊的辊筒表面的周向分布的辊筒排气结构向外排气,从而向电极材料施加一相对于第一压辊的辊筒表面的向外推力,避免电极材料颗粒在成膜后依然嵌在第一压辊的辊筒表面,进而提升了产品良率。
[0006]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出气结构为分散出气结构。供气装置提供的气体先经过分散出气结构、再经过周向分布的辊筒排气结构排出第一压辊的辊筒表面,由于出气结构为分散出气结构,因而可以使得气体在经过周向分布的辊筒排气结构排出第一压辊的辊筒表面时较为均匀,不会导致排出气体形成的推力在第一压辊的辊筒表面的某些区域较大、某些区域较小的情况发生,使得生成的电极膜在各个位置的厚度相对一致,有效提升产品的良率。
[0007]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分散出气结构包括第一辊轴,第一辊轴为中空结构,穿设于第一压辊的辊筒内腔中;第一辊轴的表面设置有周向分布的辊轴排气结构,第一辊轴内腔设置有供气口,供气口与供气装置连接。这样,在驱动辊轴转动过程中,供气装置同步对第一辊轴内腔的供气口供气,气体依次经过第一辊轴的表面设置有周向分布的辊轴排气结构、第一压辊的辊筒表面设置有周向分布的辊筒排气结构后排出第一压辊的辊筒表面。由于辊轴排气结构在辊轴表面以及辊筒排气结构在辊筒表面都是周向分布的,因而可以保证气体在辊轴表面和辊筒表面都是均匀排出的,这样,辊轴在带动辊筒转动过程中排
出辊筒的表面气体对电极材料施加的推力也是相对均匀的,从而保证形成的电极膜厚度是均匀的,提升了产品的良率。
[0008]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辊轴排气结构上的排气通孔的总开孔面积大于辊筒排气结构上的排气通孔的总开孔面积。这样,气体通过辊轴排气结构排出的速度比通过辊筒排气结构排出的速度快,因而在第一辊筒的辊轴和辊筒之间区域的压强要大于外界标准大气压,经过辊轴排气结构排出但尚未经过辊筒排气结构排出的气体在辊筒内部会对辊轴与辊筒接触面施加压力,使得辊轴与辊筒接触得更加紧密,提升两者之间的气密性。
[0009]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辊轴排气结构上的排气通孔的总开孔面积与辊筒排气结构上的排气通孔的总开孔面积的比值为1.05

1.5:1。这样,在保证辊轴排气结构出气速度大于辊筒排气结构出气速度的同时,能够使得辊筒内(辊轴外表面与辊筒内表面之间的区域)与外界之间的压差在预定范围内。
[0010]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压辊的辊筒与第一辊轴之间通过弹性密封件进行气密封。弹性密封件可以设置于第一压辊的辊筒与第一辊轴之间的连接区域,当辊筒内压强大于外界气压时,弹性密封件受力膨胀,从而使得第一压辊的辊筒与第一辊轴之间连接的更加紧密,有效提升了第一压辊在使用过程中内部辊轴与外部辊筒之间的气密性。
[0011]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三压辊和基材输送组件,第三压辊与第二压辊相对设置,第二压辊与第三压辊之间设置有使电极膜与基材辊压复合成极片的间隙;基材输送组件用于向第二压辊与第三压辊之间的间隙输送基材。这样,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在将电极材料辊压成电极膜时,基材输送组件同步向第二压辊与第三压辊之间的间隙输送基材,电极膜会在辊压过程中附着于基材的表面,从而得到所需的极片。
[0012]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水平并排设置,第三压辊与第二压辊水平并排设置或上下排列设置。当第三压辊与第二压辊水平并排设置时,电极材先料经过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之间的间隙辊压成电极膜后,而后经过第二压辊的传动作用移动至第二压辊和第三压辊之间的间隙,而在这一过程中基材输送组件会同步向第二压辊与第三压辊之间的间隙输送基材,因而生成的电极膜会附着于基材表面,从而得到复合极片,复合极片经第三压辊的传动作用输出。当第三压辊与第二压辊上下排列设置时,电极材料和基材得到复合极片的方式与第三压辊与第二压辊水平并排设置时相似,区别在于当第三压辊与第二压辊水平上下排列设置相较于两者并排设置的方式,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之间间隙辊压得到的电极膜由于重力作用能够更精准地被传输至第三压辊与第二压辊之间的间隙,从而有效提升得到的极片的良率。
[0013]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极片成型装置还包括2个压辊组和基材输送组件,每个压辊组包括1根第一压辊与1根第二压辊,2个压辊组呈镜像对称设置,2个压辊组中的2根第二压辊居中相对设置,2根第二压辊之间设置有使2片电极膜与居中的基材辊压复合成极片的间隙;基材输送组件用于向2根第二压辊之间的间隙输送基材。这样,生成极片所需的基材从两个相邻的压辊组中的第二压辊之间的间隙进行输送,输入其中一个压辊组的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间隙的电极材料先经两者之间间隙辊压成电极膜、再由该压辊组中的第二压辊的传动作用传输至第二压辊和第三压辊之间的间隙,进而附着于基材的一侧面;输入另一个压辊组的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间隙的电极材料先经两者之间间隙辊压成电极膜、再由该压辊组中的第二压辊的传动作用传输至第二压辊和第三压辊之间的间隙,进而附着于
基材的另一侧面。通过上述方案可以得到两侧都附着有电极膜的极片,从而满足了不同生产需要。
[0014]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2个压辊组中的2根第一压辊与2根第二压辊水平并排设置。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空间利用率,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经由压辊组中的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的间隙辊压得到的电极膜更好地被传输至基材的一侧,以进一步与基材复合成极片。
[0015]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极片成型装置还包括供料组件,供料组件用于向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之间的间隙供应电极材料。通过设置供料组件,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辊,所述第一压辊的辊筒内腔设置有出气结构,所述出气结构与供气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压辊的辊筒表面设置有周向分布的辊筒排气结构;第二压辊,与所述第一压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压辊与所述第二压辊之间设置有使电极材料辊压成电极膜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结构为分散出气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出气结构包括:第一辊轴,为中空结构,穿设于所述第一压辊的辊筒内腔中;所述第一辊轴的表面设置有周向分布的辊轴排气结构,所述第一辊轴内腔设置有供气口,所述供气口与所述供气装置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排气结构上的排气通孔的总开孔面积大于辊筒排气结构上的排气通孔的总开孔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排气结构上的排气通孔的总开孔面积与所述辊筒排气结构上的排气通孔的总开孔面积的比值为1.05

1.5:1。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极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的辊筒与所述第一辊轴之间通过弹性密封件进行气密封。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极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压辊,与所述第二压辊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压辊与所述第三压辊之间设置有使电极膜与基材辊压复合成极片的间隙;基材输送组件,用于向第二压辊与第三压辊之间的间隙输送基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与所述第二压辊水平并排设置,所述第三压辊与第二压辊水平并排设置或上下排列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极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2个压辊组,所述压辊组包括1根所述第一压辊与1根所述第二压辊,所述2个压辊组呈镜像对称设置,所述2个压辊组中的2根第二压辊居中相对设置,所述2根第二压辊之间设置有使2片电极膜与居中的基材辊压复合成极片的间隙;基材输送组件,用于向所述2根第二压辊之间的间隙输送基材。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极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2个压辊组中的2根第一压辊与所述2根第二压辊水平并排设置。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极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料组件,用于向所述第一压辊与所述第二压辊之间的间隙供应电极材料。12.一种极片成型用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成型用压辊为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海李世松邓凯明陆雷王亚龙王若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