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舱对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4877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弹舱对接装置,包括:平移机构、对接反馈装置、打钉机构、激光位移传感器机构和控制系统,在对固定舱段和转动舱段进行装配时,控制系统在确定转动舱段已安装于转动机构,且固定舱段已安装于平移机构后,控制转动机构带动转动舱段转动,并同时控制平移机构带动固定舱段平移,当确定接收到对接反馈装置发出用于反馈可进行对接的对接信号时,则控制转动舱段和固定舱段进行固定对接后控制平移机构停止移动;当接收到用于表示当打钉孔的位置信号时,根据位置信号控制打钉机构启动打钉操作,以使得打钉机构发出的螺钉恰好钉入当前打钉孔。可见,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保证装配质量的统一性,从而提高装配精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舱对接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自动对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弹舱对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武器装备性能是影响军队战斗力的关键因素,高精度、高性能、快速响应是现代武器装备制造发展的必然趋势。导弹作为一种争夺制空权、战略威慑和实施战略打击的重要装备之一,其制造精度、自动化程度和性能的稳定性等对于提升弹药的打击精度、战时快速响应、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导弹通常采用多舱段对接设计,舱段部件对接装配是导弹总体装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装配质量不仅影响后续部件的装配,更是对导弹的总体性能和可靠性有着直接的影响。而目前导弹舱段部件的对接装配一般采用人工对接手动调整的方法,需要各种工装的辅助及配合,而对接效率与装配质量取决于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水平,装配质量受人的影响显著,无法保证一致性,造成装配精度差,影响和制约了产品的性能和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弹舱对接装置,以提高装配精度。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弹舱对接装置,该弹舱对接装置包括:
[0006]转动机构,安装于设定的安装台,以用于夹持待对接的转动舱段,并带动所述转动舱段转动;
[0007]平移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台,以用于夹持待对接的固定舱段,并带动所述固定舱段移动,且所述固定舱段相对所述平移机构可相对转动;
[0008]对接反馈装置,安装于所述转动舱段处,以用来反馈所述转动舱段和所述固定舱段是否可进行对接;
[0009]打钉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台中设定的位置处;
[0010]激光位移传感器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台处,以用于感知所述固定舱段处的打钉孔;
[0011]控制系统,与所述平移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对接反馈装置和钉孔传感器电连接,在确定所述转动舱段已安装于所述转动机构,且所述固定舱段已安装于平移机构后,控制所述转动机构带动所述转动舱段转动,并同时控制所述平移机构带动所述固定舱段平移,当确定接收到所述对接反馈装置发出用于反馈可进行对接的对接信号时,则控制所述转动舱段和所述固定舱段进行固定对接,在完成固定对接后控制所述平移机构停止移动,当接收到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机构发送的用于表示当打钉孔的位置信号时,根据所述位置信号控制所述打钉机构启动打钉操作,以使得所述打钉机构发出的螺钉恰好钉入所述当前打钉孔。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传递装置和转动段夹紧机构;
[0012]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驱动传递装置,所述驱动传递装置用于连接于
所述转动舱段,以带动所述转动舱段转动;
[0013]所述转动段夹紧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台,并以可相对所述转动舱段转动的安装方式夹持于所述转动舱段。
[0014]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段夹紧机构包括:N个第一双杆气缸装置和M组第一滚轮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滚轮机构包括滚轮支架和滚轮,所述滚轮安装在所述滚轮支架上;
[0015]每一所述第一双杆气缸装置均安装在所述安装平台上,每一第一滚轮机构均安装在所述安装平台上,M组所述第一滚轮机构中的部分所述第一滚轮机构的滚轮支撑于所述转动舱段,以用于支撑所述转动舱段,M组所述第一滚轮机构中的余下部分所述第一滚轮机构的滚轮压于所述转动舱段,以用于限位于所述转动舱段;每一所述滚轮机构分别与各自对应的第一双杆气缸装置的气缸连接,当所述第一双杆气缸装置的气缸输出端处于回收状态时,所述第一滚轮机构的滚轮处于张开状态;当在所述第一双杆气缸装置的气缸输出端处于推出状态时,所述第一滚轮机构的滚轮处于压紧状态。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传递装置包括:立式筒夹卡盘和气滑环;
[0016]所述立式筒夹卡盘连接气滑环,以通过气动方式抱紧所述转动舱段,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立式筒夹卡盘,以通过所述立式筒夹卡盘带着所述转动舱段进行旋转运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移机构包括进给驱动电机、直线滑台、第二双杆气缸装置、用于支撑固定舱段的第二滚轮机构和固定夹紧机构;
[0017]所述进给驱动电机与所述直线滑台连接,所述进给驱动电机连接所述对接反馈机构,所述直线滑台安装有第二双杆气缸装置、第二滚轮机构和所述固定夹紧机构,
[0018]所述固定夹紧机构安装在所述直线滑台上,由S个双杆气缸装置和F组滚轮组成,且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以通过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固定夹紧机构是否夹紧所述固定舱段,固定夹紧机构可以随直线滑台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
[0019]所述固定夹紧机构与所述第二双杆气缸装置连接,且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在确定所述固定夹紧机构需要张开时,控制所述第二双杆气缸装置的气缸输出端回收,以使所述固定夹紧机构处于张开状态;在确定所述固定夹紧机构需要压紧时,控制所述第二双杆气缸装置的气缸输出端退出,以使所述固定夹紧机构处于压紧状态。
[0020]所述固定夹紧机构包括:S个第一双杆气缸装置和L组第一滚轮机构;
[0021]每一所述第一双杆气缸装置和所述第一滚轮机构均安装在所述安装平台上,S组所述第一滚轮机构的滚轮压于所述固定舱段,以用于限位所述固定舱段;每一所述第一滚轮机构分别与各自对应的第一双杆气缸装置的气缸连接,当所述第一双杆气缸装置的气缸输出端处于回收状态时,所述第一滚轮机构的滚轮处于张开状态;当在所述第一双杆气缸装置的气缸输出端处于推出状态时,所述第一滚轮机构的滚轮处于压紧状态。
[0022]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接反馈装置为电流反馈装置,所述电流反馈装置安装于平移机构中的进给驱动电机,以通过监测所述固定舱段与所述转动舱段对接处的电流大小变化来确定所述固定舱段与所述转动舱段轴向是否可对接。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钉机构包括打钉机构支架、打钉枪和气动自动上料机构;
[0023]所述打钉枪和气动自动上料机构安装在所述打钉机构支架上,所述打钉机构支架安装在所述安装平台中且位于所述固定舱段和所述转动舱段待完成对接处的一侧,所述打
钉枪和气动自动上料机构均与控制系统连接,当接收到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机构发送的用于表示当打钉孔的位置信号时,根据所述位置信号控制所述打钉枪启动打钉操作,以使得所述打钉机构发出的螺钉恰好钉入所述当前打钉孔,并控制气动自动上料机构拧紧所述当前打钉孔内的钉子且向所述打钉枪装钉新的钉子,以被所述打钉枪下一次使用,直至所述固定舱段和所述转动舱段圆周处的打钉孔全部被打钉。
[0024]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舱对接装置还包括待对接料放置机构;所述待对接料放置机构包括固定舱段放置支架和转动舱段放置支架;
[0025]所述固定舱段放置支架和转动舱段放置支架均设置在所述安装台指定的用于存放待对接的固定舱段和转动舱段的待对接区域。
[0026]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舱对接装置还包括安装台、安装柜。
[0027]所述安装台的端面上布置有安装孔;所述转动机构、所述平移机构、所述对接反馈装置、所述打钉机构和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机构均通过所述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舱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舱对接装置包括:转动机构,安装于设定的安装台,以用于夹持待对接的转动舱段,并带动所述转动舱段转动;平移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台,以用于夹持待对接的固定舱段,并带动所述固定舱段移动,且所述固定舱段相对所述平移机构可相对转动;对接反馈装置,安装于所述转动舱段处,以用来反馈所述转动舱段和所述固定舱段是否可进行对接;打钉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台中设定的位置处;激光位移传感器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台处,以用于感知所述固定舱段处的打钉孔;控制系统,与所述平移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对接反馈装置和钉孔传感器电连接,在确定所述转动舱段已安装于所述转动机构,且所述固定舱段已安装于平移机构后,控制所述转动机构带动所述转动舱段转动,并同时控制所述平移机构带动所述固定舱段平移,当确定接收到所述对接反馈装置发出用于反馈可进行对接的对接信号时,则控制所述转动舱段和所述固定舱段进行固定对接,在完成固定对接后控制所述平移机构停止移动,当接收到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机构发送的用于表示当打钉孔的位置信号时,根据所述位置信号控制所述打钉机构启动打钉操作,以使得所述打钉机构发出的螺钉恰好钉入所述当前打钉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舱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传递装置和转动段夹紧机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驱动传递装置,所述驱动传递装置用于连接于所述转动舱段,以带动所述转动舱段转动;所述转动段夹紧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台,并以可相对所述转动舱段转动的安装方式夹持于所述转动舱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舱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段夹紧机构包括:N个第一双杆气缸装置和M组第一滚轮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滚轮机构包括滚轮支架和滚轮,所述滚轮安装在所述滚轮支架上;每一所述第一双杆气缸装置均安装在所述安装平台上,每一第一滚轮机构均安装在所述安装平台上,M组所述第一滚轮机构中的部分所述第一滚轮机构的滚轮支撑于所述转动舱段,以用于支撑所述转动舱段,M组所述第一滚轮机构中的余下部分所述第一滚轮机构的滚轮压于所述转动舱段,以用于限位所述转动舱段;每一所述滚轮机构分别与各自对应的第一双杆气缸装置的气缸连接,当所述第一双杆气缸装置的气缸输出端处于回收状态时,所述第一滚轮机构的滚轮处于张开状态;当在所述第一双杆气缸装置的气缸输出端处于推出状态时,所述第一滚轮机构的滚轮处于压紧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舱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传递装置包括立式筒夹卡盘和气滑环;所述立式筒夹卡盘连接气滑环,以通过气动方式抱紧所述转动舱段,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立式筒夹卡盘,以通过所述立式筒夹卡盘带着所述转动舱段进行旋转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舱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包括进给驱动电机、直线滑台、第二双杆气缸装置、用于支撑固定舱段的第二滚轮机构和固定夹紧机构;所述进给驱动电机与所述直线滑台连接,所述进给驱动电机连接所述对接反馈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鑫郭啸天马国财李霏付强曹志宏蔡志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