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马铃薯收获的秧蔓夹拔切碎抛撒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马铃薯收获的秧蔓夹拔切碎抛撒装置,主要用于在马铃薯机械化收获前对杀秧后的留置秧蔓进行夹拔切碎抛撒作业。
技术介绍
[0002]马铃薯作为国内的重要的主粮和工业原料作物。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是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关键环节,一般马铃薯机械化联合收获和分段收获之前需进行机械化杀秧作业,将秧蔓杂草切断切碎之后抛撒还田,避免薯秧杂草缠绕马铃薯收获机关键部件,确保收获过程的流畅性;同时,适时的杀秧作业,可以加速马铃薯木栓层的老化,减少马铃薯收获环节的破皮率和伤薯率,确保收获品质。但是,为了避免杀秧机的粉碎刀对薯块造成机械损伤,一般秧蔓的留茬高度一般在100~150mm;杀秧作业后留置在薯垄上的与薯块连接在一起的秧蔓,会影响马铃薯收获机分离筛的分离效率和分离品质,从而导致收获效率低、清选除秧除杂成本高,制约着国内马铃薯收获模式与收获装备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0003]目前,马铃薯机械化杀秧存在薯秧除净率低和秧蔓的留茬高度较大的问题,也会导致马铃薯机械化收获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马铃薯收获的秧蔓夹拔切碎抛撒装置,包括机架(1)、导向装置(2)、聚秧拔秧装置(3)、夹持输送装置(4)、切蔓装置(5)和抛撒装置(6),其特征在于:机架(1)包括聚秧拔秧架(11)、夹持输送架(12)、切蔓架(13)和导秧槽(14),横向对称布置的机架(1)分为前、中、后三段,朝着秧蔓夹拔切碎抛撒装置的前进方向看,聚秧拔秧架(11)位于机架(1)的前部,夹持输送架(12)位于机架(1)的中部,切蔓架(13)位于机架(1)的后部,聚秧拔秧架(11)的最前端设有铅锤布置的挡板(111),在挡板(111)的前部下方固定有导向装置(2),挡板(111)后方设有呈双层平板结构的托架(112),在托架(112)上层平板结构和下层平板结构的中部均设有轴线一致的圆孔,托架(112)后方设有呈一侧开口的半包围结构的安装腔(113),安装腔(113)后方设有沿着秧蔓夹拔切碎抛撒装置的前进方向对称布置的立板(114),立板(114)后方设有呈前低后高的三角形结构的夹持输送架(12),横向对称布置的夹持输送架(12)之间设有呈前高后低坡面的导秧槽(14),夹持输送架(12)后方设有切蔓架(13),切蔓装置(5)设置在呈矩形框架结构的切蔓架(13)上,呈U形的抛撒装置(6)固定在切蔓装置(5)的后方,导向装置(2)包括导向板(21)、调整组件(22)、支撑组件(23),导向装置(2)置于秧蔓夹拔切碎抛撒装置前进方向的最前端,用于马铃薯收获的秧蔓夹拔切碎抛撒装置在水平方向上横向对称设有两个导向装置(2),导向板(21)后半部分是由上板面和侧板面构成的呈钝角的仿垄形板(211),导向板(21)前半部分设有朝前上方翘起的导引板Ⅰ(212),导引板Ⅰ(212)与仿垄形板(211)呈15~25
°
的夹角,在仿垄形板(211)上板面顶部前后设有两个呈圆柱形中空结构的滑动环(213),调整组件(22)包括调节板(221)、弹簧Ⅰ(222)、销轴Ⅰ(223)、弹簧Ⅱ(224)和销轴Ⅱ(225),调节板(221)包括平板Ⅰ(2211)和固定环Ⅰ(2212),呈矩形平板状的平板Ⅰ(2211)在水平方向上与仿垄形板(211)的上板面共面,平板Ⅰ(2211)的长度和仿垄形板(211)上板面长度一致、且在横向上与仿垄形板(211)的上板面之间留有一定间隙,在平板Ⅰ(2211)上前后设有两个呈圆柱形中空结构的的固定环Ⅰ(2212),两固定环Ⅰ(2212)的轴线分别与两滑动环(213)的轴线重合、且固定环Ⅰ(2212)的内径与滑动环(213)内径大小相等,在调节板(221)后部设有与销轴Ⅱ(225)半径相同的圆孔,两个销轴Ⅰ(223)的一端固定在固定环Ⅰ(2212)内,销轴Ⅰ(223)另一端分别穿过弹簧Ⅰ(222)后在滑动环(213)内滑动,两个弹簧Ⅰ(222)设在滑动环(213)和固定环Ⅰ(2212)之间的两个销轴Ⅰ(223)上,在销轴Ⅱ(225)底端设有弹簧座,弹簧Ⅱ(224)设置于调节板(221)下表面与弹簧座之间,支撑组件(23)包括支座Ⅰ(231)、支座Ⅱ(232)、支撑杆(233)和固定板(234),呈前低后高布置的支撑杆(233)的靠近销轴Ⅱ(225)的一端通过支座Ⅰ(231)与机架(1)的挡板(111)相固接,支撑杆(233)的远离销轴Ⅱ(225)的一端通过支座Ⅱ(232)与平板Ⅰ(2211)的前部相固接,固定板(234)前板面与呈圆柱形中空结构的固定环Ⅱ(2341)相固接,固定板(234)的后板面与挡板(111)相固接,销轴Ⅱ(225)的上端固定在固定环Ⅱ(2341)内,弹簧座上端的销轴Ⅱ(225)轴段穿过调节板(221)后部的圆孔且在圆孔内滑动,聚秧拔秧装置(3)包括聚秧装置(31)、拔秧装置(32)和压薯装置(33),聚秧拔秧装置(3)在秧蔓夹拔切碎抛撒装置前进方向上置于导向装置(2)的后方,用于马铃薯收获的秧蔓夹拔切碎抛撒装置在水平方向上横向对称设有2个聚秧装置(31),聚秧装置(31)包括安装板(311)、液压马达Ⅰ(312)、聚秧辊(313)和联轴器(314),托架(112)的上层平板结构上部通过安装板(311)固定有液压马达Ⅰ(312),托架(112)下层平板结构下方设有呈圆柱状的聚秧辊(313),聚秧辊(313)的底部平面与马铃薯垄顶相贴近,托架(112)的双层平板结构之间设有用于将液压马
达Ⅰ(312)和聚秧辊(313)固连在一起的联轴器(314),用于马铃薯收获的秧蔓夹拔切碎抛撒装置在水平方向上横向对称设有两个拔秧装置(32),拔秧装置(32)包括拔秧盘(321)、加强筋(322)、安装板(311)和液压马达Ⅱ(323),拔秧盘(321)包括固定盘(3211)和波浪边缘(3212),呈波浪形的波浪边缘(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忠彩,王业炜,张祥彩,韩梦,王宪良,李志合,李钊,程修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