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区域供冷冰蓄冷系统的设备容量优化配置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4826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区域供冷冰蓄冷系统的设备容量优化配置方法,所述区域供冷冰蓄冷系统的设备包括:基载冷水机组、双工况冷水机组、蓄冰装置、供冷板换、融冰板换。优化配置方法包括:项目信息及负荷分析、系统设备规划求解、蓄冰装置优化、输出结果。本方法结合系统负荷特性,考虑全寿命周期内系统的初投资及运行费用,对区域供冷冰蓄冷系统中各设备的容量、配置进行优化,提高系统的投资和运行经济性,同时提高各设备的使用率,具有极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价值。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区域供冷冰蓄冷系统的设备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暖通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区域供冷冰蓄冷系统的设备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区域供冷系统是为了满足某一特定区域内建筑群落的集中供冷、供热需求,由专门的区域能源中心站集中制备冷水,通过区域管网进行供给的一个或多个中央空调冷源系统。冰蓄冷技术是利用夜间电网低谷时间,利用低价电制冰蓄冷,将冷量储存起来,而在白天空调高峰负荷时,将所蓄冰冷量释放满足空调高峰负荷需要的成套技术。区域供冷系统常与冰蓄冷技术相结合,利用峰谷电价差,移峰填谷,提高电网用电负荷率。减少制冷主机装机容量,也减少用能成本。
[0003]然而由于区域供冷系统规模庞大,冰蓄冷系统又较为复杂,设备类型较多,且用户建筑接入时间不一致,系统需分期建设,导致系统建设难度大、周期长,其设备配置容量与系统初投资和系统运行费用的关系非常大,是系统建设前期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目前,一般供冷系统的设备容量配置仅考虑满足最大冷负荷要求即可,而忽视对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L
max
=A1+A3+A4其中,L
max
为最大冷负荷;A1为基载冷水机组制冷量;A2为双工况冷水机组制冷量;A3为供冷板换换热量;A4为融冰板换换热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

2中,所述根据冷负荷随时间逐时变化数据进行运行费用计算,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2
‑2‑
1,夜间蓄冰运行费用:逐时运行费用其中η
′2为双工况冷水机组与蓄冰装置夜间蓄冰工况时的效率;c
f
为双工况冷水机组蓄冰时制冷能力的变化率;P
n
为逐时电价;步骤2
‑2‑
2,夜间供冷运行费用:逐时运行费用其中η1为基载冷水机组供冷工况效率;步骤2
‑2‑
3,当昼间逐时冷负荷Ln≤A4时,逐时运行费用O
n
=N1P
n
;其中N1为蓄冰装置与融冰板换昼间供冷工况时的泵耗;步骤2
‑2‑
4,当A4<Ln≤A1+A4时,逐时运行费用步骤2
‑2‑
5,当A1+A4<Ln≤A1+A3+A4时,逐时运行费用其中η2为双工况冷水机组与供冷板换昼间供冷工况效率;步骤2
‑2‑
5,区域供冷冰蓄冷系统总运行费用O
tot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波孙群力侯震林王娓娜吴明训黄飞强郑浩张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投陵水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