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多通道肌电信号的仿真机械臂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4804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通道肌电信号的仿真机械臂控制方法,属于肌电信号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肌电采集:通过多通道肌肉电传感器采集人体肌电信号,将肌电信号经过放大与滤波处理后传输至电脑;数据显示:通过将多通道肌肉电传感器采集的多通道的肌电信号进行数据与波形可视化展示;仿真机械臂控制:定义不同通道不同肌肉状态时机械臂的不同操作,并根据采集的多通道肌电信号对机械臂进行实时控制;多通道协同控制:多通道肌电信号对机械臂的协同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集多通道人体肌肉的收缩或舒张的肌电信号,进行条件判断并控制仿真机械臂,且能够自由定义不同通道不同肌肉状态时机械臂的不同操作,如机械爪的开合、多机械臂不同结点的扭转。机械臂不同结点的扭转。机械臂不同结点的扭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通道肌电信号的仿真机械臂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肌电信号
,尤其是一种基于多通道肌电信号的仿真机械臂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在回路的遥操作是现阶段机械臂控制的主流技术方式,即依靠操作人员参与并给出控制指令以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遥操作系统有着巨大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在远距离传输信号时,无法避免地会发生信号延迟或时间延迟问题。在机器人控制回路中,由操纵者发出的机器人控制命令需要从操控者一端发送到远端的机器人,展示运行情况的相关信息需要发送回控制者一端。通信延迟和信号时延的干扰不仅会影响实时操作,导致图像干扰和机器人仪器超调或振荡,甚至会破坏机器人系统的稳定性,这些偏差给原本可控和安全的操作环境带来了不可预见性、低效和不准确性。
[0003]随着先进信号处理技术以及预测控制算法的发展,使得基于生物电信号采集系统可以作为遥操作系统的一类人机交互设备。其中,基于生物电信号的控制方式可以直接解码出动作意图,省去了意识产生到动作执行这一段时间,加速被控机械臂的快速执行能力,缩短遥操作任务执行的延迟时间。利用生物电信号相对操控决策的时间超前性,可进一步缩短遥操作回路时间,降低风险,且可以方便机械臂实现复杂的操作任务。未来在提高遥操作自主性的同时减小时延影响、增强复杂遥操作交互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是该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0004]目前通过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Model)或聚类之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等进行运动编码及在线学习的方式,可以使得远端机械臂根据间断且稀疏的数据流进行运动再生,有效提高了遥操作的灵活性和鲁棒性,引起该领域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但该类方法仍没有对时延本身做出改善,而且需要复杂的操控界面,并要求操作员较高的专业性,不利于人直接控制机器人进行训练或干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多通道肌电信号的仿真机械臂控制方法,通过采集多通道人体肌肉的收缩或舒张的肌电信号,进行条件判断并控制仿真机械臂,且能够自由定义不同通道不同肌肉状态时机械臂的不同操作,如机械爪的开合、多机械臂不同结点的扭转。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多通道肌电信号的仿真机械臂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肌电采集:通过多通道肌肉电传感器采集人体肌电信号,将肌电信号经过放大与滤波处理后传输至电脑;S2、数据显示:通过将多通道肌肉电传感器采集的多通道的肌电信号进行数据与波形可视化展示;
S3、仿真机械臂控制:定义不同通道不同肌肉状态时机械臂的不同操作,并根据采集的多通道肌电信号对机械臂进行实时控制;S4、多通道协同控制:多通道肌电信号对机械臂的协同控制。
[000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多通道肌肉电传感器为六导联肌肉电传感器,设置1~6 通道,利用六导联肌肉电传感器进行前端最多6个通道的模拟电路的采集。
[000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S1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1、将三导联线的一端接入多通道肌肉电传感器,另一端与待测肌肉相连,三导联线连接的第一电极作为参考电极连接没有肌肉活动的区域,第二电极与第三电极与待测肌肉相连;S12、对多通道肌肉电传感器采集的肌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解码,并传输给电脑。
[000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S3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31、打开机器人仿真平台, 添加机械臂与机械爪,将机械爪绑定于机械臂端头并为其添加控制开合的脚本;S32、设定肌电信号电位阈值与操作延时判定规则;S33、根据各通道肌电信号电位阈值,定义不同肌肉状态时机械臂的不同操作。
[00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肌电信号电位阈值设置为600μV。
[00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操作延时判定规则为进行延时阈值判定,延时阈值为50ms。
[00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S4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4.1直接应用多通道肌电信号对机械臂进行协同控制;S4.2根据对应动作的多通道肌电信号建立数据库,并根据数据库对机械臂进行指定控制或者预测控制。
[00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S4.2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4.2.1分别将多条三导联线接入手臂各个部位的表面,采集各基本动作下的多通道的肌电信号,转化为机械臂控制信号,并建立数据库;S4.2.2当机械臂需要完成指定动作时,调用数据库中对应动作的机械臂控制信号完成协同控制;S4.2.3当手部做出对应动作时,程序会根据数据库内容显示手臂正在进行的动作,并调用数据库完成后续动作,并通过点选需要控制的机械臂关节部位,通过手臂动作直接对其进行控制。
[00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1、本专利技术针对遥操作的时间延迟问题,利用生物电信息决策较传统行为决策的超前特性,提出了基于肌电信号直接控制仿真机械臂的遥操作方法,有效缩短了信息传输的路径,减小了时间延迟对遥操作的影响。
[0015]2、本专利技术通过多通道采集肌电信号,为操作设置延时判定规则,对仿真机械臂的控制方法实现了多元化、实时化、简易化、推广化。
[0016]3、本专利技术支持肌电信号实时控制仿真机械臂,支持根据需求自定义包括但不限于判定阈值、不同肌电通道的功能、仿真机械爪的开合、仿真机械臂关节的移动方向、度数等,
降低了操作门槛,增强了可扩展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肌肉电传感器接线图;图3是仿真机械臂平台所选用的UR3机械臂与RG2机械爪;图4是单通道肌电信号实时控制仿真机械臂的示意图,肌肉放松时,机械爪关闭;图5是单通道肌电信号实时控制仿真机械臂的示意图,肌肉用力时,机械爪打开。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
”……
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
”……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19]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多通道肌电信号的仿真机械臂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肌电采集:通过多通道肌肉电传感器采集人体肌电信号,将肌电信号经过放大与滤波处理后传输至电脑;本实施例中,多通道肌肉电传感器为六导联肌肉电传感器,设置1~6 通道,六导联肌肉电传感器可以来监测肌肉组织的活动。利用六导联肌肉电传感器进行前端最多6个通道的模拟电路的采集。在待测肌肉处粘贴电极贴片,将三导联线的端口接入电极贴片。前端采集电路通过 1~6 通道采集人体手臂或者腿部的肌电信号,将肌电信号经过一系列的放大与滤波处理后,通过USB端口实时传输至电脑,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通道肌电信号的仿真机械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肌电采集:通过多通道肌肉电传感器采集人体肌电信号,将肌电信号经过放大与滤波处理后传输至电脑;S2、数据显示:通过将多通道肌肉电传感器采集的多通道的肌电信号进行数据与波形可视化展示;S3、仿真机械臂控制:定义不同通道不同肌肉状态时机械臂的不同操作,并根据采集的多通道肌电信号对机械臂进行实时控制;S4、多通道协同控制:多通道肌电信号对机械臂的协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通道肌电信号的仿真机械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肌肉电传感器为六导联肌肉电传感器,设置1~6 通道,利用六导联肌肉电传感器进行前端最多6个通道的模拟电路的采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通道肌电信号的仿真机械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1、将三导联线的一端接入多通道肌肉电传感器,另一端与待测肌肉相连,三导联线连接的第一电极作为参考电极连接没有肌肉活动的区域,第二电极与第三电极与待测肌肉相连;S12、对多通道肌肉电传感器采集的肌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解码,并传输给电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通道肌电信号的仿真机械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31、打开机器人仿真平台, 添加机械臂与机械爪,将机械爪绑定于机械臂端头并为其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荣荣李棋森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