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激变换器的供电电路、供电方法及应用其的反激变换器技术

技术编号:373480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激变换器的供电电路、供电方法及应用其的反激变换器,所述反激变换器包括主功率管和变压器,所述主功率管和变压器的原边绕组连接,所述供电电路包括:吸收电路,与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连接,用于吸收所述变压器漏感释放的能量;转换电路,连接所述吸收电路,用于将所述变压器漏感释放的能量转化为供电电压的能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等效零损耗的供电,提高了系统效率及降低了待机功耗。提高了系统效率及降低了待机功耗。提高了系统效率及降低了待机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激变换器的供电电路、供电方法及应用其的反激变换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激变换器的供电电路、供电方法及应用其的反激变换器。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反激变换器供电方案如图1所示,采样辅助绕组与反激变换器的变压器原边绕组耦合,辅助绕组输出电压经整流电路整流后得到供电输入电压Vin,供电输入电压Vin经过DC

DC转换器或者线性稳压电路LDO调节后得到反激变换器控制器的供电电压。
[0003]这种供电方案需要设置辅助绕组,增加了变压器的复杂度;此外,在宽范围的输出电压下,供电损耗较大,影响待机功耗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设置辅助绕组的反激变换器的供电电路、供电方法及应用其反激变换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设计复杂、供电损耗和待机功耗大和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反激变换器的供电电路,所述反激变换器包括主功率管和变压器,所述主功率管和变压器的原边绕组连接,包括:
[0006]吸收电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用于吸收所述变压器漏感释放的能量;
[0007]转换电路,连接所述吸收电路,用于将所述变压器漏感释放的能量转化为供电电压的能量。
[0008]可选的,所述吸收电路包括吸收电容和单向导通装置,所述吸收电容与所述单向导通装置连接组成连接电路,所述连接电路第一端连接所述原边绕组和所述主功率管的公共连接端,所述连接电路第二端接地;所述吸收电容与所述单向导通装置的公共连接端连接所述转换电路。
[0009]可选的,所述吸收电路还包括吸收电阻,所述吸收电阻与所述吸收电容并联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单向导通装置正极连所述原边绕组和所述主功率管的公共连接端,所述单向导通装置负极连接所述吸收电容第一端,所述吸收电容第二端接地。
[0011]可选的,所述吸收电容第一端连接所述原边绕组和所述主功率管的公共连接端,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端连接所述单向导通装置的正极,所述单向导通装置的负极接地。
[0012]可选的,所述转换电路为降压电路、升降压电路或稳压电路。
[0013]可选的,所述转换电路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极性相反。
[0014]可选的,所述转换电路为单管升降压电路。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反激变换器的供电方法,所述反激变换器包括主功率管和变压器,所述主功率管和变压器的原边绕组连接,采用吸收电路吸收所述变压器漏感释放的能量,并通过转换电路将所述变压器漏感释放的能量转化为供电电压的能量。
[0016]可选的,所述吸收电路包括吸收电容、吸收电阻和单向导通装置,所述吸收电容与
所述吸收电阻并联组成并联电路,所述并联电路与所述单向导通装置连接组成连接电路,所述连接电路第一端连接所述原边绕组与所述主功率管的公共连接端,所述连接电路第二端接地;所述并联电路与所述单向导通装置的公共连接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压。
[0017]可选的,所述单向导通装置正极连接所述原边绕组和所述主功率管的公共连接端,所述单向导通装置负极连接所述吸收电容第一端,所述吸收电容第二端接地。
[0018]可选的,所述吸收电容第一端连所述原边绕组和所述主功率管的公共连接端,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端连接所述单向导通装置的正极,所述单向导通装置的负极接地。
[0019]可选的,所述转换电路为降压电路、升降压电路和稳压电路。
[0020]可选的,所述转换电路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极性相反。
[0021]可选的,所述转换电路为单管升降压电路。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反激变换器,包括主功率管和变压器,所述主功率管和变压器的原边绕组连接,还包括控制器和以上任意一种所述的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产生供电电压用于给所述控制器供电。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之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发通过设置吸收电路将反激变换器漏感的能量吸收并将其转化为供电电压的能量,消除了漏感对反激变换器的影响,同时等效为零损耗供电,提高了系统效率及降低待机的功耗。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现有技术反激变换器供电原理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反激变换器实施例一供电原理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反激变换器实施例二供电原理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单管升降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涵盖任何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
[0029]为了使公众对本专利技术有彻底的了解,在以下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详细说明了具体的细节,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专利技术。
[0030]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专利技术。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较为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31]如图2、3所示,示意了本专利技术反激变换器供电原理图,反激变换器包括变压器T和主功率管,变压器原边绕组和主功率管Qp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吸收电路吸收变压器T漏感释放的能量,并通过转换电路将漏感释放的能量转化为供电能量;在漏感释放的能量不够供电能量时,整流后的母线电压也会继续给吸收电路充电直至满足供电需求;在漏感释放的能量大于供电需要的能量时,吸收电路本身会消耗一部分能量,然后再把吸收能量的剩余部分转化成供电能量;
[0032]具体的,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供电原理图,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吸收电路包括作为单向导通装置的二极管D
RCD
,吸收电容C
RCD
,二极管D
RCD
和吸收电容C
RCD
组成连接电路,该连
接电路第一端连接原边绕组和主功率管的公共连接端,该连接电路第二端接地;还包括一个可选的吸收电阻R
RCD
与吸收电容C
RCD
并联,当漏感释放的能量恰好够需要的供电能量时,可不设置吸收电阻R
RCD
,但当漏感释放的能量大于供电需要的能量时,可设置吸收电阻R
RCD
吸收部分能量,并根据要吸收能量的大小设置吸收电阻R
RCD
的大小;具体的,该实施例中,二极管D
RCD
正极连接主功率管Qp第一端,该二极管D
RCD
负极拦截吸收电容C
RCD
第一端,该吸收电容C
RCD
第二端接地,吸收电容C
RCD
两端的电压为正压,通过转换电路后也是输出正的供电电压;由于吸收电路连接原边绕组,会使得吸收电容C
RCD
两端的电压较大,为得到合适的供电电压,该转换电路优选降压电路,还可以选择升降压电路或者稳压电路(例如LDO)实现降压工作。...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激变换器的供电电路,所述反激变换器包括主功率管和变压器,所述主功率管和变压器的原边绕组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电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用于吸收所述变压器漏感释放的能量;转换电路,连接所述吸收电路,用于将所述变压器漏感释放的能量转化为供电电压的能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激变换器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电路包括吸收电容和单向导通装置,所述吸收电容与所述单向导通装置连接组成连接电路,所述连接电路第一端连接所述原边绕组和所述主功率管的公共连接端,所述连接电路第二端接地;所述吸收电容与所述单向导通装置的公共连接端连接所述转换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激变换器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电路还包括吸收电阻,所述吸收电阻与所述吸收电容并联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激变换器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导通装置正极连所述原边绕组和所述主功率管的公共连接端,所述单向导通装置负极连接所述吸收电容第一端,所述吸收电容第二端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激变换器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电容第一端连接所述原边绕组和所述主功率管的公共连接端,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端连接所述单向导通装置的正极,所述单向导通装置的负极接地。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激变换器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电路为降压电路、升降压电路或稳压电路。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激变换器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电路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极性相反。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激变换器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电路为单管升降压电路。9.一种反激变换器的供电方法,所述反激变换器包括主功率管和变压器,所述主功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祥勇
申请(专利权)人:杰华特微电子张家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