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设备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4745 阅读:4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设备降温装置,包括箱体、用于封闭箱体的外围板、放置在箱体内的制冷循环系统和电控装置,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箱体被中底板隔成相邻的上腔室和下腔室,冷凝器、压缩机和外风机分别固定安装在箱体的下底板上,上腔室安装蒸发器和内风机,并在外围板上对于内风机处开有出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布局紧凑、具有良好降温效果且无需排放冷凝水,适用于电柜、电讯设备等小型设备的降温。(*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柜、电讯设备等小型设备降温机,具体说是一种小型设备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一些电柜、电讯设备等,在长期运行的情况下,会不断发热,温度上升,造成元器件老化快,寿命下降和故障升高等问题。而对于这些普通小型设备的降温,常规设计的空调存在很多不足。首先,安装尺寸、空间受限制,通常设备的体积外形不大的情况下,常规空调的安装无法实现;其次,由于使用要求简单,常规空调的设计复杂,成本较高,不适合设备降温使用;再次,由于使用要求简单,常规空调的结构形式在设计上改动较难。并且常规空调存在冷凝水排放的问题,当冷凝水达到一定高度后就会流出底板。传统的窗机均为卧式结构,主要部件如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电机、风扇塑料全部固定在同一个底板上,冷凝器和蒸发器共用一个电机进行驱动,并控制内外电机的运行,这样不但结构设计很不合理,并且设备的降温效果也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布局紧凑、具有良好降温效果且无需排放冷凝水的小型设备降温装置。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小型设备降温装置,包括箱体、用于封闭箱体的外围板、放置在箱体内的制冷循环系统和电控装置,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箱体被中底板隔成相邻的上腔室和下腔室,冷凝器、压缩机和外风机分别固定安装在箱体的下底板上,上腔室安装蒸发器和内风机,并在外围板上对于内风机处开有出风口。使用时,将本技术的出风口与被降温设备本身或者放置间壁上的进风口用管道连接起来,由本技术上腔室中的蒸发器吸收空气中的热量,通过内风机将冷气从出风口输送到设备内部或者放置间内,降低设备内部或周边的环境温度,从而达到给设备降温的目的;下腔室的冷凝器释放出热量,通过外风机将热量排放到设备放置间以外的环境中。本技术可以作如下改进外风机下方为冷凝水集合处,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冷凝器流到此处,外风机叶片和下底板的上表面之间留有能让叶片自由转动的间隙,以便当冷凝水流到冷凝水集合处后累计到一定高度时,外风机运行时叶片就会碰到水,利用叶片打水,使其溅到冷凝器,这样可以再次降低冷凝器温度,并使得冷凝水得以蒸发。本技术还可以作如下改进冷凝器固定设置在下底板的外侧边缘,外风机和冷凝器对面设置。上述改进后,保证外风机能够更好地加速空气流动,从而将热量尽快排放到设备外部环境中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显著效果(1)本技术应用空调制冷原理实现单独对设备降温的目的,本技术可设置在被降温设备的放置间外部,通过管道直接送冷气到放置间中或者设备内部,在有效地给设备降温的同时,又能节省能源,降低能耗;(2)本技术的结构布局简单、紧凑、设计合理,成本设计优秀;(3)采用独特的打水设计,有效解决传统空调的冷凝水处理问题,基本没有冷凝水流出,并且通过叶片打水,使冷凝水溅到冷凝器上,这样可以再次降低冷凝器的温度,既方便又提高了制冷效率;(4)本技术控制简单、操作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小型设备降温装置,包括箱体2、用于封闭箱体2的外围板14、放置在箱体2内的制冷循环系统和电控装置,该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3、节流装置和蒸发器4。压缩机1、冷凝器3、节流装置和蒸发器4之间通过管道依次首尾相连。节流装置可以采用节流阀或毛细管。箱体2被中底板11隔成相邻的上腔室5和下腔室14,冷凝器3、压缩机1和外风机12分别固定安装在箱体2的下底板13上。外风机12下方为冷凝水集合处。外风机12叶片和下底板13的上表面之间仅留有能让叶片自由转动的间隙即可,以便当冷凝水流到冷凝水集合处后累计到一定高度时,利用叶片打水,使冷凝水溅到冷凝器3上降温。冷凝器3固定设置在下底板13的外侧边缘,且与外风机12对面设置,以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上腔室5被中隔板7隔成供冷气输出的风道室和放置蒸发器4的容腔,在风道室的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内风机10,在外围板15对于内风机10处开有出风口9,内风机10将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冷气通过风道室传到设备环境中,以降低设备环境的温度。出风口9也可外接管道,用以将冷气传出给设备或设备环境。内风机10和箱体2的顶板6之间装有温度控制开关8。蒸发器4也固定安装在中底板11上,内风机10和蒸发器4分处在中底板10的两侧。制冷剂依次流经压缩机1、冷凝器3、节流装置和蒸发器4,完成一个制冷循环过程。外围板15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外围板15也可不用图1所示的结构,只封闭箱体2的上部即可,即冷凝器3和压缩机1所在的空间采用开放式结构。本技术的制冷循环过程如下通过压缩机压缩作功,使制冷剂热量升高,制冷剂以高压高温气体形式通过管道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制冷剂释放热量,液化变成高压中温的液体,再通过节流阀节流,变成低压低温气液混合态后进入蒸发器;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进行蒸发,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变成低压低温的气体回到压缩机,完成一个循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工作时,上层的蒸发器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并通过内风机加速空气流动,使产生的冷气通过出风口传到设备环境中,降低设备的环境温度,从而达到给设备降温的目的;下层的冷凝器释放出热量,通过外风机将热量排放到设备外部环境中。本技术采用独特的打水技术,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先流向冷凝器,降低冷凝器的温度,再流到下底板的冷凝水集合处,当冷凝水累计到一定高度,超出外风机运转时叶片和下底板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时,外风机运行时叶片就会碰到水,利用叶片打水,使水溅到冷凝器,这样可以再次降低冷凝器温度,并使得冷凝水得以蒸发,不但达到了蒸发冷凝水的目的,而且有效地降低了冷凝温度,提高了制冷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小型设备降温装置,包括箱体(2)、用于封闭箱体(2)的外围板(15)、放置在箱体(2)内的制冷循环系统和电控装置,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3)、节流装置和蒸发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被中底板(10)隔成相邻的上腔室(5)和下腔室(14),冷凝器(3)、压缩机(1)和外风机(12)分别固定安装在箱体(2)的下底板(13)上,上腔室(5)安装蒸发器(4)和内风机(10),并在外围板(15)上对于内风机(10)处开有出风口(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设备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腔室(5)中增设竖立的中隔板(7),将所述上腔室(5)分隔成供冷气输出的风道室和放置蒸发器(4)的容腔两部分,在风道室中安装内风机(10),外围板(15)上的出风口(9)对应于风道室中的内风机(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型设备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外风机(12)下方为冷凝水集合处,外风机(12)叶片和下底板(13)的上表面之间留有能让叶片自由转动的间隙,以便利用叶片打水,使冷凝水溅到冷凝器(3)上降温。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型设备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风机(10)和箱体(2)的顶板(6)之间增设有温度控制开关(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设备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装置为节流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设备降温装置,包括箱体(2)、用于封闭箱体(2)的外围板(15)、放置在箱体(2)内的制冷循环系统和电控装置,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3)、节流装置和蒸发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被中底板(10)隔成相邻的上腔室(5)和下腔室(14),冷凝器(3)、压缩机(1)和外风机(12)分别固定安装在箱体(2)的下底板(13)上,上腔室(5)安装蒸发器(4)和内风机(10),并在外围板(15)上对于内风机(10)处开有出风口(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李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泰菱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