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由纳米薄片组装的富缺陷球形氮化硼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及催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由纳米薄片组装的富缺陷球形氮化硼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排放量日益增加,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污染物的有效去除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目前,有机污染物降解去除的主要方法包括:吸附,生物降解,高级氧化。其中光催化技术以取之不尽的太阳能为动力,具有可再生、低成本、安全、清洁等优点,被证明是一种彻底消除环境污染物的绿色可持续技术。目前,氮化硼作为一种有吸引力的二维无金属光催化剂,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高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无毒和易再生性,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氮化硼由于其片状堆积结构、宽光学带隙,差芳香性,使其比表面积低,光吸收能力弱、电荷分离/转移缓慢,这些缺点极大地阻碍了其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丰富缺陷,和良好光催化降解性能的由纳米薄片组装的富缺陷球形氮化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纳米薄片组装的富缺陷球形氮化硼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六水合硝酸锌与2
‑
甲基咪唑混合,形成第一混合溶液;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进行加热反应,得到氮源;将所述氮源与硼源溶于甲醇,形成第二混合溶液;将所述第二混合溶液进行加热反应,得到初级产物;将所述初级产物进行热解反应,去除所述初级产物中的碳和锌元素,以产生缺陷,得到由纳米薄片组装的富缺陷球形氮化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六水合硝酸锌与2
‑
甲基咪唑混合,形成第一混合溶液包括:将质量比为12
‑
14:13
‑
15的所述六水合硝酸锌和所述2
‑
甲基咪唑,溶解于水中,超声30
‑
60min,得到第一混合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进行加热反应,得到氮源,包括: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置于反应釜中,将反应釜置于110
‑
130℃恒温烘箱内加热3
‑
5h,降温至室温,抽滤,采用水和乙醇洗涤,置于60
‑
80℃干燥后,得到所述氮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硼源为硼酸或偏硼酸;所述氮源与所述硼源的摩尔比为1:10
‑
3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所述氮源与硼源溶于甲醇,形成第二混合溶液包括:将所述氮源与所述硼源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刚,杨圣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