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原位修复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土壤原位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土壤原位修复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大量污染物也进入土壤,使土壤环境质量发生恶化。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其中的污染物直接或间接被人体吸收,危害人体健康。
[0003]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可以分为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两种。原位修复可以深层次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该方法经济有效,对污染物就地处置,使之得以降解和减毒,不需要建设昂贵的地面环境工程基础设施和远程运输,操作维护简单。但是,目前的土壤原位修复还处于发展阶段,修复过程控制不够精确,会增加土壤修复的时间,损耗更多的电能,容易造成能源的浪费。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土壤原位修复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土壤原位修复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围体(18),所述隔离围体(18)内部具有修复空间;所述隔离围体(18)用于插入目标土地,并在所述目标土地上隔离出与所述修复空间相对应的修复区域;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修复区域内的土壤进行加热;注射装置,所述注射装置用于对所述修复区域内的土壤注射修复溶液;土壤检测装置(21),所述土壤检测装置(21)设置在所述修复空间内,用于对所述修复区域内的土壤进行检测,以获取土壤性能数据;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与所述加热装置、所述注射装置以及所述土壤检测装置(21)相连;所述控制器(3)配置用于根据所述土壤性能数据来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电流和加热电压;所述控制器(3)还配置用于根据所述土壤性能数据来控制所述注射装置的注射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可编程交流电源(8);所述可编程交流电源(8)与所述控制器(3)相连;所述可编程交流电源(8)的三个相位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加热电极(19);所述加热电极(19)设置在所述修复空间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修复空间内的注射管(20);所述注射管(20)通过水管(17)与位于所述修复空间外部的药液桶(13)相连;所述水管(17)上安装有蠕动泵(11);所述蠕动泵(11)与变频器(7)相连;所述变频器(7)与所述控制器(3)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壤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空间内共设有三个所述注射管(20);三个所述注射管(20)和三个所述加热电极(19)交替排布,并且三个所述注射管(20)和三个所述加热电极(19)分别位于虚拟正六边形的顶点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壤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检测装置(21)包括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的三个土壤检测组件;所述土壤检测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土壤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传感器和所述电流传感器位于所述虚拟正六边形的中心点;所述电导率传感器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加热电极(19)连线的中点;所述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注射管(20)与所述虚拟正六边形中心点的连线上,且其位于该连线上的所述电导率传感器相对远离所述注射管(20)的一侧,且其与该连线上的所述电导率传感器中心的距离为所述加热电极(19)的直径;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加热电极(19)与所述虚拟正六边形中心点的连线上,且其与所述加热电极(19)中心的距离为所述加热电极(19)直径的1.5倍。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壤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气收集装置;所述废气收集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隔离围体(18)上方的集气罩(16);所述集气罩(16)上连接有集气软管(15);所述集气软管(15)远离所述集气罩(16)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