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场地修复时土壤异味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241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场地修复时土壤异味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污染场地基础调查数据,确定污染土壤异味区域;S2,制备污染土壤异味净化材料;S3,结合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确定土壤异味控制方法;S4,进行异味检测,达标异味得到有效控制,未达标返回步骤S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机污染场地修复时土壤异味控制方法,通过优化施工工艺,根据不同修复技术,针对性的选用土壤异味控制方法,方法简单易操作,能够有效吸收和净化土壤异味。能够有效吸收和净化土壤异味。能够有效吸收和净化土壤异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场地修复时土壤异味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污染场地异味控制
,涉及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场地修复时土壤异味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大批工业企业搬迁或淘汰,遗留下大量的污染场地,尤其是农药、石油化工等有机污染场地,因其污染物主要为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在修复过程中机械开挖等对土壤的扰动行为,容易引起污染土壤异味扩散,造成环境污染风险,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
[0003]污染土壤异味具有不可避免性、易扩散性和难控制性等特点,如何有效控制异味是当前农药、石油化工等有机污染场地修复时急需解决的重要难题。目前,有机污染场地土壤异味主要通过物理阻隔技术或气味抑制技术等处置。
[0004]CN113577977A公开了一种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用异味抑制装置。异味抑制装置由密闭大棚、外部除异味装置和中部移动式除异味装置三部分组成。通过抽风机作用,使棚内产生负压,将棚内异味气体吸入除异味装置,实现废气的过滤处理。
[0005]CN114247742A公开了一种治理污染土壤异味的泡沫复合修复材料及治理方法。泡沫复合修复材料由表面活性剂、增稠剂、稳定剂、氧化剂、纳米材料和水按一定量混合制得。通过泡沫喷射装置喷出泡沫,覆盖于异味污染土壤,从而减少异味物质扩散。
[0006]上述这些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污染土壤异味的挥发,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采用建设大棚处置的方法,存在费用高,拆卸、移动不便,尾气处理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采用抑制剂处置的方案,仅将异味阻隔,并没有消除产生异味的有机物,还有可能引入新的污染物或增加修复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场地修复时土壤异味控制方法,并提供了一种基于农业废弃物制做的污染土壤异味净化材料制备方法,实现污染土壤修复时土壤异味的有效控制。
[000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场地修复时土壤异味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污染场地基础调查数据,确定污染土壤异味区域;S2,制备污染土壤异味净化材料;S3,结合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确定土壤异味控制方法;S4,进行异味检测,达标异味得到有效控制,未达标返回步骤S3。
[0009]优选的,所述的污染场地基础调查数据包括:土壤环境污染调查数据和水文地质调查数据;所述的污染土壤异味区域指异味分布情况、深度和范围边界。
[0010]优选的,所述的污染土壤异味净化材料为负载微生物的多孔介质材料。
[0011]优选的,所述的污染土壤异味净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1,多孔介质材料的组成及制备;由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玉米芯、木屑等一种或多种材料在300

600℃,炭化4

6h后,混合均匀制得多孔介质材料;S22,多孔介质材料负载微生物;制备完全培养基和增殖培养液,在完全培养基中接种微生物,接种量1

2%v/v,设置温度为15

25℃,摇床100

200r/min,混合培养3

5d,制得菌剂;取上述制的菌剂2

5mL加入到增殖培养液中,设置温度为15

25℃,摇床100

200r/min,混合培养4

6d,连续操作两次;按照固液比1

2:1

2,将灭菌的多孔介质材料用增殖培养液浸泡,15

25℃下,培养3

5d,制备出多孔介质材料负载微生物得混合菌颗粒,离心、真空冷冻干燥后制得土壤异味净化材料。
[0012]优选的,步骤S22中接种的微生物由丛毛单胞菌、假单胞菌、芽孢杆菌、短波单胞菌、黄胞原毛平革菌中的一种或多种菌剂任意比组成。
[0013]优选的,完全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2

3份蛋白胨、1

2份酵母粉、1

2份NaCl、4

6份琼脂,和20

25份蒸馏水;增殖培养液,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0.5

1份蔗糖、0.5

1份酵母膏、0.1

0.2份KH2PO4、0.5

1份(NH4)2HPO4、0.1

0.2份MgSO4·
H2O,和6.6

8.3份蒸馏水。
[0014]优选的,所述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包括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针对原位修复技术,采用表层覆盖土壤异味净化材料,控制场地污染土壤异味;针对异位修复技术,采用表面覆盖和分层注入土壤异味净化材料。
[0015]优选的,针对原位修复技术,采用表层覆盖土壤异味净化材料区域表层覆盖2

5cm厚的土壤异味净化材料。
[0016]优选的,针对异位修复技术,在异味分布区域表层覆盖2

5cm厚的土壤异味净化材料,所述的分层注入土壤异味净化材料是指根据异味分布深度,采用喷粉搅拌原位注入方式注入土壤异味净化材料,注入深度50

100cm,开挖之前注入土壤质量1%~3%的异味净化材料,所述的底部再次覆盖土壤异味净化材料是指开挖结束后,在开挖操作区域底部再次覆盖2

5cm厚的土壤异味净化材料。
[0017]优选的,真空冷冻干燥的温度为

10℃~

50℃。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优点为:1.本专利技术的有机污染场地修复时土壤异味控制方法,通过优化施工工艺,根据不同修复技术,针对性的选用土壤异味控制方法,方法简单易操作,能够有效吸收和净化土壤异味,降低异味的扩散的风险,具有高效、低碳、绿色的特点;2.本专利技术基于农业废弃物的疏松多孔的特性,制备多孔介质材料生物质炭,农业废弃物取材方便且成本低,生物质炭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空隙结构,能高效吸附异味气体。同时,使农业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利用;3.现有异味抑制剂通常选用无机材料作为原料,修复时引入其他物质,增加修复工程量。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土壤异味净化材料,可自然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4.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土壤异味净化材料,通过生物质炭以及负载微生物进行配合处理
农药、石油化工污染土壤溢出的异味气体,可以高效吸附、净化污染土壤的异味气体,达到持久处置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下面结合应用于某农药厂污染场地修复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土壤异味控制方法做更进一步描述。
[0021]1.根据污染场地基础调查数据,确定污染土壤异味区域该厂区土壤受到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主要产生异味的污染物为1,1,2

三氯乙烷、氯仿、治螟磷以及石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场地修复时土壤异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污染场地基础调查数据,确定污染土壤异味区域;S2,制备污染土壤异味净化材料;S3,结合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确定土壤异味控制方法;S4,进行异味检测,达标异味得到有效控制,未达标返回步骤S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场地修复时土壤异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染场地基础调查数据包括:土壤环境污染调查数据和水文地质调查数据;所述的污染土壤异味区域指异味分布情况、深度和范围边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场地修复时土壤异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染土壤异味净化材料为负载微生物的多孔介质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场地修复时土壤异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染土壤异味净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1,多孔介质材料的组成及制备;由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玉米芯、木屑一种或多种材料在300

600℃,炭化4

6h后,混合均匀制得多孔介质材料;S22,多孔介质材料负载微生物;制备完全培养基和增殖培养液,在完全培养基中接种微生物,接种量1

2%v/v,设置温度为15

25℃,摇床100

200r/min,混合培养3

5d,制得菌剂;取上述制的菌剂2

5mL加入到增殖培养液中,设置温度为15

25℃,摇床100

200r/min,混合培养4

6d,连续操作两次;按照固液比1

2:1

2,将灭菌的多孔介质材料用增殖培养液浸泡,15

25℃下,培养3

5d,制备出多孔介质材料负载微生物得混合菌颗粒,离心、真空冷冻干燥后制得土壤异味净化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场地修复时土壤异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中接种的微生物由丛毛单胞菌、假单胞菌、芽孢杆菌、短波单胞菌、黄胞原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奇王恒钦杨世华杨泽恩郝辉锋徐红彬赵倩云陈冲
申请(专利权)人:煜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