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素珍专利>正文

一种逆变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4559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逆变电源装置的装配结构,它使主要发热部件串列安装在风机后的机座上,使它们全部处于进出气口之间的冷却风道上,以此实现高效率的散热设计。主要特征是在后面板上开有排气口,风机的排风口接在排气口内侧,罩壳的壳壁上开有进气口,主变换部件、主变压器、整流部件和电抗器为主要发热部件被串列安装在底座上面。(*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逆变电源装置的装配结构,特别涉及一种使逆变电源的主要发热部件串列在冷却风道内的装配结构。现有由前后两块面板、底座和罩壳组成机壳,包含风机以及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主变换部件、主变压器、整流部件和电抗器等主要发热部件的逆变电源装置,它的主要发热部件均为部分或全部并列装配,因而使其中有一部分偏设在风机的冷却风道之外,致使这部分部件的散热效果较差,影响到整机的性能与元部件的安全可靠。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在逆变电源中实现使主要发热部件沿风机冷却风道串列设置的装配结构。为实现本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为,在逆变电源装置的后面板(1)上开有排气口(2),风机(3)的排风口紧接在后面板的排气口内侧,在逆变电源装置的罩壳(4)上接近前面板(5)处的壳壁上开有进气口(6),包括主变换部件(7)、主变压器(8)、整流部件(9)和电抗器(10)等发热部件被串列安装在风机和前面板之间的底座(11)上。本技术的装配结构使逆变电源装置的主要发热部件均串列安装在风机的排风口与进气口之间的冷却风道上,使它们之中的任一部分都处于风冷的散热环境中,实现了高效散热的效果。以下结合附图与一项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逆变电源装置一项实施例的实体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逆变电源装置一项实施例的底座装配俯示示意图。图中1为后面板,2为排气口,3为风机,4为罩壳,5为前面板,6为进气口,7为主变换部件,8为主变压器,9为整流部件,10为电抗器,11为底座。为该项实施例中,被串列安装在风机(3)和前面板(5)之间底座(11)上的主要发热部件,其安装顺序为,在风机之后为主变换部件,接着后面是主变压器,再接其后是整流部件,在整流部件与前面板之间为电抗器。权利要求1.一种由前后两块面板、底座和罩壳组成机壳,包含风机以及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主变换部件、主变压器、整流部件和电抗器为主要发热部件的逆变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面板上开有排气口,所述风机的排风口紧接在所述后面板排气口的内侧,在所述罩壳的接近所述前面板处的壳壁上开有进气口,所述主变换部件、主变压器、整流部件和电抗器为主要发热部件被串列安装在所述风机和所述前面板之间的所述底座上面。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逆变电源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在所述风机和所述前面板之间的所述底座上面串列安装所述主要发热部件的安装顺序为,在所述风机之后为所述主变换部件,接着后面是所述主变压器,再接其后是所述整流部件,在所述整流部件与所述前面板之间为所述电抗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逆变电源装置的装配结构,它使主要发热部件串列安装在风机后的机座上,使它们全部处于进出气口之间的冷却风道上,以此实现高效率的散热设计。主要特征是在后面板上开有排气口,风机的排风口接在排气口内侧,罩壳的壳壁上开有进气口,主变换部件、主变压器、整流部件和电抗器为主要发热部件被串列安装在底座上面。文档编号H02M1/00GK2172544SQ9324411公开日1994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9日专利技术者胡素珍 申请人:胡素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前后两块面板、底座和罩壳组成机壳,包含风机以及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主变换部件、主变压器、整流部件和电抗器为主要发热部件的逆变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面板上开有排气口,所述风机的排风口紧接在所述后面板排气口的内侧,在所述罩壳的接近所述前面板处的壳壁上开有进气口,所述主变换部件、主变压器、整流部件和电抗器为主要发热部件被串列安装在所述风机和所述前面板之间的所述底座上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素珍
申请(专利权)人:胡素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