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阻尼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式阻尼器,包括:外缸体、内缸体、活塞杆、活塞、气流管道、调节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压缩与拉伸活塞杆完成对阀门一与阀门二的阻尼值的调节,且阀门一与阀门二可调节不同的阻尼值,与传动阻尼器相比阻尼值可随意调节,适用性更广,能够满足实际使用中不同阶段对不同阻尼力的需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式阻尼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阻尼器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式阻尼器。
技术介绍
[0002]液压阻尼器的使用领域非常广泛,如交通工具、建筑物及家具行业中均有大量运用,用来抗震,传统的液压阻尼器具体一个封闭的缸体,该缸体内室通过一个可以在缸体中滑移的活塞分成两个工作室,并液压流体进行填充,该阻尼器具有一个活塞和一个活塞杆,该活塞杆穿过第一工作室密封地从缸体的一端导引出来,但传统的阻尼器的阻尼系数为固定值,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不同阶段对不同阻尼力的需求,因此需要一种可调节阻尼值的阻尼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在于一种可调节式阻尼器,通过拉伸或压缩活塞杆来调节阻尼值的大小,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可调节式阻尼器,包括:外缸体、内缸体、活塞杆、活塞、气流管道、调节组;所述外缸体一端的弧形壁面上设置有条形贯通口,所述内缸体为多边形,所述内缸体内注满液压油;所述活塞杆通过密封轴承连接活塞,所述活塞的外壁与内缸体内壁相贴合;所述活塞的两个贯通口上分别设置有阀门一与阀门二,所述阀门一位于内缸体的第一空间内,所述阀门二位于内缸体的第二空间内,所述阀门一与阀门二结构相同,所述阀门一包括;管道、伸缩气囊一、调节管、封闭管、弹簧二,所述管道设置在活塞上,所述管道开设有条形阻尼孔,所述管道的端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调节管嵌套管道,所述调节管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自由端连接伸缩气囊一的一端,所述伸缩气囊一的另一端连接活塞,所述伸缩气囊一两端直径与伸缩气囊一向内凹陷处直径相同,所述伸缩气囊一内设置有弹簧三,所述伸缩气囊一设置有气口,所述气口的直径小,所述封闭管嵌套在管道上,所述封闭管的长度大于条形阻尼孔,所述封闭管内设置有阀片,所述阀片与管道内壁贴合,所述阀片通过板延伸出条形阻尼孔连接封闭管,所述弹簧二嵌套的管道上,所述弹簧二两端贴合限位板与封闭管;所述气流管道有两条,两条所述气流管道分别连接阀门一与阀门二,所述气流管道由伸缩管道二与气管组成,所述气管一端连通伸缩气囊一的气口,另一端连接伸缩管道二,所述伸缩管道二两端直径与伸缩管道二向外凸出处直径相同,所述伸缩管道二自由端水平延伸出内缸体,所述活塞位于内缸体中部时,所述伸缩管道二为半拉伸状态。
[0004]优选的,所述活塞杆一端延伸进内缸体内,活塞杆上嵌套有弹簧一,所述活塞位于内缸体的中部,从而活塞的两侧为内缸体的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
[0005]优选的,所述封闭管另一端外壁设置有推行圆环。
[0006]优选的,两个所述伸缩管道二分别位于第二空间内,当活塞位于内缸体中部时,活
塞杆与两个所述伸缩管道二分别在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内的空间占比相同,即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内的液压油相同,当压缩活塞杆时,第一空间内的活塞杆与第二空间内的两个所述伸缩管道二同比例增减,从而让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同比例增减。
[0007]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位于设在外缸体的端部,所述调节组包括:封堵板、轴、旋转部、连接杆、限制板、弹杆,所述封堵板为半圆状,所述封堵板封堵两个所述伸缩管道二的延伸端,所述轴一端固定封堵板的轴心,另一端定外缸体内壁,所述连接杆向上延伸出外缸体的条形贯通口,所述连接杆的延伸端连接旋转部,所述旋转部为弧形板,且旋转部内壁与外缸体壁面贴合,所述外缸体一端内壁设置有两个所述限制板,所述外缸体一端内壁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弹杆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杆一端插入外缸体的定位孔内,其中弹杆一端为圆角。
有益效果
[0008]本专利技术通过压缩与拉伸活塞杆完成对阀门一与阀门二的阻尼值的调节,且阀门一与阀门二可调节不同的阻尼值,与传动阻尼器相比阻尼值可随意调节,适用性更广,能够满足实际使用中不同阶段对不同阻尼力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专利技术内缸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专利技术活塞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本专利技术阀门一结构示意图。
[0013]图5为本专利技术阀门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6为本专利技术封闭管结构示意图一。
[0015]图7为本专利技术封闭管结构示意图二。
[0016]图8为本专利技术伸缩管二分布示意图。
[0017]图9为本专利技术气管连接示意图。
[0018]图10为本专利技术调节组结构示意图。
[0019]图11为本专利技术调节阀门一示意图一。
[0020]图12为本专利技术调节阀门一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另外,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专利技术,与专利技术没有连接的部件将从附图中省略。
[0022]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节式阻尼器,包括:外缸体1、内缸体2、活塞杆3、活塞4、气流管道5、调节组6;所述外缸体1一端的弧形壁面上设置有条形贯通口,所述外缸体1内设置内缸体2,所述内缸体2一端与外缸体1相固定,所述内缸体2内部,位于外缸体1相固定的一端设置有
油封23,如图2所示,所述内缸体2为多边形,所述内缸体2内注满液压油;所述活塞杆3一端延伸进内缸体2内,所述活塞杆3上嵌套有弹簧一31,所述活塞杆3的延伸端通过密封轴承41连接活塞4,所述活塞4的外壁与内缸体2内壁相贴合,所述活塞4位于内缸体2的中部,从而活塞4的两侧为内缸体2的第一空间21与第二空间22;所述活塞4上设有两个贯通口,两个贯通口相对设置,如图3所示,所述活塞4的两个贯通口上分别设置有阀门一42与阀门二43,所述阀门一42位于内缸体2的第一空间21内,所述阀门二43位于内缸体2的第二空间22内;所述阀门一42与阀门二43结构相同,所述阀门一42与阀门二43相对设置,如图4所示,所述阀门一42包括;管道421、伸缩气囊一422、调节管423、封闭管424、弹簧二425,所述管道421一端插入活塞4的一个所述贯通口内,另一端向第一空间21延伸,所述管道421用于连通第一空间21与第二空间22,从而液压油在第一空间21与第二空间22内流动,所述管道421位于第一空间21的一段开设有条形阻尼孔421
‑
1,条形阻尼孔421
‑
1的延伸方向与管道421沿轴心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管道421的端部设置有限位板421
‑
2,所述调节管423嵌套管道421,初始调节管423一端贴合活塞4,此时条形阻尼孔421
‑
1全部打开,即产生最小阻尼值,所述调节管423设置有连接板423
‑
1,所述连接板423
‑
1与调节管423呈九十度夹角,所述连接板423
‑
1的自由端连接伸缩气囊一422的一端,所述伸缩气囊一422的另一端连接活塞4,所述伸缩气囊一422两端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阻尼器,包括:外缸体(1)、内缸体(2)、活塞杆(3)、活塞(4)、气流管道(5)、调节组(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缸体(1)一端的弧形壁面上设置有条形贯通口,所述内缸体(2)为多边形,所述内缸体(2)内注满液压油;所述活塞杆(3)通过密封轴承(41)连接活塞(4),所述活塞(4)的外壁与内缸体(2)内壁相贴合;所述活塞(4)的两个贯通口上分别设置有阀门一(42)与阀门二(43),所述阀门一(42)位于内缸体(2)的第一空间(21)内,所述阀门二(43)位于内缸体(2)的第二空间(22)内,所述阀门一(42)与阀门二(43)结构相同,所述阀门一(42)包括;管道(421)、伸缩气囊一(422)、调节管(423)、封闭管(424)、弹簧二(425),所述管道(421)设置在活塞(4)上,所述管道(421)开设有条形阻尼孔(421
‑
1),所述管道(421)的端部设置有限位板(421
‑
2),所述调节管(423)嵌套管道(421),所述调节管(423)设置有连接板(423
‑
1),所述连接板(423
‑
1)的自由端连接伸缩气囊一(422)的一端,所述伸缩气囊一(422)的另一端连接活塞(4),所述伸缩气囊一(422)两端直径与伸缩气囊一(422)向内凹陷处直径相同,所述伸缩气囊一(422)内设置有弹簧三(422
‑
1),所述伸缩气囊一(422)设置有气口(422
‑
2),所述气口(422
‑
2)的直径小,所述封闭管(424)嵌套在管道(421)上,所述封闭管(424)的长度大于条形阻尼孔(421
‑
1),所述封闭管(424)内设置有阀片(424
‑
1),所述阀片(4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保荣,陈更生,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双马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