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箱油气分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3039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42
本技术公开了减速箱油气分离结构,包括箱体及设置在所述箱体上通气孔处的通气阀,还包括:阻挡筋组件,其固定在所述箱体内壁上,用于阻挡机油进入所述通气阀,所述阻挡筋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通气阀一侧的第一阻挡筋及由所述第一阻挡筋向所述通气阀延伸的第二阻挡筋,所述第一阻挡筋由箱体向内延伸,所述第二阻挡筋与所述箱体内壁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并覆盖所述通气孔。本技术提供的减速箱油气分离结构,可降低通气阀漏油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减速箱,特别涉及一种减速箱油气分离结构


技术介绍

1、减速器箱体在输入、输出轴处是采用油封进行密封的封闭结构,因内部齿轮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压力波动以及内部温度升高带来的腔内压力增大,为保证箱体内部的压力不高于大气压,减小油封处漏油风险通常要设置通气阀。但是目前国内减速器的通气阀处存在漏油问题,甚至有污染环境的风险。

2、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因此而来。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速箱油气分离结构,降低减速箱漏油风险。

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3、减速箱油气分离结构,包括箱体及设置在所述箱体上通气孔处的通气阀,还包括:

4、阻挡筋组件,其固定在所述箱体内壁上,用于阻挡机油进入所述通气阀,所述阻挡筋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通气阀一侧的第一阻挡筋及由所述第一阻挡筋向所述通气阀延伸的第二阻挡筋,所述第一阻挡筋由箱体向内延伸,所述第二阻挡筋与所述箱体内壁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并覆盖所述通气孔。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阻挡筋呈直线型。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阻挡筋与对应的箱体内壁的形状相匹配。

7、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设有与所述通气孔对称布置的放油孔,所述放油孔内可拆卸设有封堵件。

8、进一步的,所述阻挡筋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阻挡筋对称布置的第三阻挡筋及与所述第二阻挡筋对称布置的第四阻挡筋。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阻挡筋、第四阻挡筋呈弧形,所述通气孔的中心位于所述第二阻挡筋的下降沿,且所述通气孔的中心在所述第二阻挡筋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阻挡筋高度的中心。

10、进一步的,所述箱体还设有主动齿轮及与所述主动齿轮传动连接的减速齿轮组,所述主动齿轮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减速齿轮组包括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初级减速从动齿轮,所述初级减速从动齿轮的外径大于所述主动齿轮。

12、进一步的,所述减速齿轮组还包括与所述初级减速从动齿轮同轴布置的次级减速主动齿轮及与所述次级减速主动齿轮啮合的次级减速从动齿轮,所述次级减速主动齿轮的外径小于所述初级减速从动齿轮,所述次级减速从动齿轮的外径大于所述次级减速主动齿轮。

13、进一步的,所述减速齿轮组还包括与所述次级减速从动齿轮同轴布置的输出轴。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

15、在箱体内设置阻挡筋组件,可以阻挡机油进入通气阀,避免出现漏油问题,同时阻挡筋组件可以增加机油与箱体的接触面积,降低机油的温度,减少油雾的生成,进一步降低通气阀漏油的风险;此外,阻挡筋组件还可以增加减速箱体的结构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减速箱油气分离结构,包括箱体及设置在所述箱体上通气孔处的通气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箱油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筋呈直线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箱油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挡筋与对应的箱体内壁的形状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速箱油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有与所述通气孔对称布置的放油孔,所述放油孔内可拆卸设有封堵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速箱油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筋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阻挡筋对称布置的第三阻挡筋及与所述第二阻挡筋对称布置的第四阻挡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速箱油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挡筋、第四阻挡筋呈弧形,所述通气孔的中心位于所述第二阻挡筋的下降沿,且所述通气孔的中心在所述第二阻挡筋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阻挡筋高度的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箱油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设有主动齿轮及与所述主动齿轮传动连接的减速齿轮组,所述主动齿轮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速箱油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齿轮组包括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初级减速从动齿轮,所述初级减速从动齿轮的外径大于所述主动齿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速箱油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齿轮组还包括与所述初级减速从动齿轮同轴布置的次级减速主动齿轮及与所述次级减速主动齿轮啮合的次级减速从动齿轮,所述次级减速主动齿轮的外径小于所述初级减速从动齿轮,所述次级减速从动齿轮的外径大于所述次级减速主动齿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速箱油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齿轮组还包括与所述次级减速从动齿轮同轴布置的输出轴。

...

【技术特征摘要】

1.减速箱油气分离结构,包括箱体及设置在所述箱体上通气孔处的通气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箱油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筋呈直线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箱油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挡筋与对应的箱体内壁的形状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速箱油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有与所述通气孔对称布置的放油孔,所述放油孔内可拆卸设有封堵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速箱油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筋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阻挡筋对称布置的第三阻挡筋及与所述第二阻挡筋对称布置的第四阻挡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速箱油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挡筋、第四阻挡筋呈弧形,所述通气孔的中心位于所述第二阻挡筋的下降沿,且所述通气孔的中心在所述第二阻挡筋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士哲刘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双马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