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浆造纸厌氧系统产生的废气收集处理系统及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448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制浆造纸厌氧系统产生的废气收集处理系统及工艺,包括抽风管道、第一喷淋塔、第二喷淋塔、清水喷淋塔、加药调节组件、水压调节组件和过程监管组件,所述抽风管道套接在第一喷淋塔一侧底部开设的通孔中,且第一喷淋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处理过程中利用设置的过程监管组件自动完成制浆造纸厌氧系统的废气收集处理过程,无需人工参与,从而降低了系统处理的人工成本;利用加药调节组件采集废气中的pH值并对药剂的浓度进行调节,提高了系统中和处理可靠性,同时由水压调节组件检测废气的氨气含量并对清水水压进行调节,使废气中的氨气与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水分子充分接触,保障了氨气的去除率,提高了处理系统的实用性。了处理系统的实用性。了处理系统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浆造纸厌氧系统产生的废气收集处理系统及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厌氧系统废气处理
,具体为制浆造纸厌氧系统产生的废气收集处理系统及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厌氧生化系统是制浆造纸污水处理的常规处理工段,制浆造纸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通过厌氧菌生物处理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但污水在生物降解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废气,部分废气流失到大气中产生无组织排放,由于这部分气体中含有一定量的硫化物和氨气,并有一定量的臭气浓度,对周围空气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使用废气收集处理系统对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现有废气收集处理系统在收集处理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人工对处理过程进行监管,进而影响了系统处理的人工成本;且现有的废气收集处理系统无法根据废气中的pH含量对中和药剂的浓度进行调节,影响了系统中和处理可靠性,同时系统无法根据废气中的氨气含量对清水的喷淋压力进行调节,从而影响了氨气的去除率,降低了处理系统的实用性,因此设计制浆造纸厌氧系统产生的废气收集处理系统及工艺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制浆造纸厌氧系统产生的废气收集处理系统及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制浆造纸厌氧系统产生的废气收集处理系统,包括抽风管道、第一喷淋塔、调节风阀本体、第二喷淋塔、清水喷淋塔、排放管、加药调节组件、水压调节组件和过程监管组件,所述抽风管道套接在第一喷淋塔一侧底部开设的通孔中,且第一喷淋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套接在第二喷淋塔一侧底部开设的通孔中,且第二喷淋塔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套接在清水喷淋塔一侧底部开设的通孔中,且清水喷淋塔的顶部设置有排放管。
[0005]优选的,所述抽风管道、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上均设置有调节风阀本体,且抽风管道和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加药调节组件中的第一检测探头和第二检测探头,且第一检测探头和第二检测探头分别位于第一喷淋塔和第二喷淋塔的内部,所述加药调节组件由第一检测探头、第二检测探头、第一调节泵和第二调节泵组成,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水压调节组件中的容量检测探头,且容量检测探头位于容量检测探头的内部。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喷淋塔和第二喷淋塔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净化涂层和第二净化涂层,且第一净化涂层位于第二净化涂层的下方,第一喷淋塔和第二喷淋塔一侧顶部开设的通孔中分别套接有第一加药管和第二加药管,且第一加药管和第二加药管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的另一端分别配合连接在第一加药泵和第二加药泵上,且第一加药泵和第二加药泵的输入端分别配合连接第一循环处理池和第二循
环处理池,第一循环处理池和第二循环处理池分别与第一喷淋塔和第二喷淋塔的底部相互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上开设的通孔中分别通过对接管配合连接第一调节泵和第二调节泵,且第一调节泵和第二调节泵的输入端均设置有进水管。
[0009]优选的,所述水压调节组件由容量检测探头和水压调节阀组成,且水压调节阀配合连接在上水管上,上水管套接在清水喷淋塔一侧顶部开设的通孔中,且上水管的一端设置有清水喷淋管,清水喷淋管位于清水喷淋塔的内部,上水管的另一端配合连接在上水泵上,且上水泵的输入端分别配合连接在清水循环池上,清水循环池与清水喷淋管的底部相互连通,清水喷淋塔中分别设置有第一处理涂层和第二处理涂层,且第一处理涂层位于第二处理涂层的下方。
[0010]优选的,所述抽风管道的一侧设置有过程监管组件中的调控箱,所述过程监管组件由调控箱、中央处理模块、收集处理模块、净化调节模块、水压调节模块、封板和触摸屏组成,调控箱的一侧设置有封板,且封板上嵌入安装有触摸屏,触摸屏控制连接中央处理模块,调控箱的内部一侧设置有调控板,且调控板的一侧四角分别设置有中央处理模块、收集处理模块、净化调节模块和水压调节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分别控制连接收集处理模块、净化调节模块和水压调节模块,且收集处理模块分别控制连接调节风阀本体、第一加药泵、第二加药泵和上水泵,净化调节模块分别控制连接第一检测探头、第二检测探头、第一调节泵和第二调节泵,水压调节模块分别控制连接容量检测探头和水压调节阀。
[0011]制浆造纸厌氧系统产生的废气收集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系统布置;步骤二,中和喷淋;步骤三,pH调控;步骤四,清水喷淋;步骤五,水压调控;其中上述步骤一中,首先对制浆造纸厌氧系统进行密封,并通过抽风机将系统与抽风管道相互连通,同时在预设场地上布置第一喷淋塔、第二喷淋塔和清水喷淋塔,其中抽风管道的一端伸入第一喷淋塔的底部,同时使抽风管道上的第一检测探头位于第一喷淋塔的底部,接着通过第一连接管将第一喷淋塔的顶部与第二喷淋塔的底部相互连通,同时使第一连接管上的第二检测探头位于第二喷淋塔的底部,之后通过第二连接管将第二喷淋塔的顶部与清水喷淋塔的底部相互连通,使第二连接管上的容量检测探头位于清水喷淋塔的底部;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在抽风机的作用下制浆造纸厌氧系统产生的废气通过抽风管道进入第一喷淋塔中,处理过程中由中央处理模块向收集处理模块发出处理指令,接着收集处理模块作用于抽风管道上的调节风阀本体对进入第一喷淋塔的废气气压进行调控,同时收集处理模块作用于第一加药泵将中和药剂排入第一加药管,并通过第一喷淋管进行喷淋处理,废气依次穿过第一喷淋塔中的第一净化涂层和第二净化涂层并经过药剂喷淋后由第一连接管进入第二喷淋塔的底部,接着收集处理模块作用于第一连接管上的调节风阀本体对进入第二喷淋塔的废气气压进行调控,同时收集处理模块作用于第二加药泵将中和药剂排入第二加药管,并通过第二喷淋管进行喷淋处理,废气依次穿过第二喷淋塔中的第一净化涂层和第二净化涂层并经过药剂喷淋后从第二连接管排出;其中上述步骤三中,在中和处理的过程中由第一检测探头和第二检测探头分别检测进入第一喷淋塔和第二喷淋塔中废气的pH值,随后将检测数据传送到净化调节模块中,接着中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分析处理结果向净化调节模块发出调节指
令,随后分析净化调节模块分别作用与第一调节泵和第二调节泵分别对从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中喷出的药剂浓度进行调节;其中上述步骤四中,经过中和处理后的废气由第二连接管进入清水喷淋塔的底部,接着收集处理模块作用于第二连接管上的调节风阀本体对进入清水喷淋塔的废气气压进行调控,同时收集处理模块作用于上水泵将清水排入上水管,并通过清水喷淋管进行喷淋处理,废气依次穿过清水喷淋塔中的第一处理涂层和第二处理涂层并经过清水喷淋后从排放管排出;其中上述步骤五中,在清水喷淋的过程中由容量检测探头检测进入清水喷淋塔中废气的氨气含量,随后将检测数据传送到水压调节组件中,接着中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分析处理结果向水压调节组件发出调节指令,随后分析净化调节模块作用于水压调节阀对从清水喷淋管中喷出的水压进行调节。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制浆造纸厌氧系统产生的废气收集处理系统,包括抽风管道(1)、第一喷淋塔(2)、调节风阀本体(3)、第二喷淋塔(5)、清水喷淋塔(7)、排放管(8)、加药调节组件(10)、水压调节组件(11)和过程监管组件(25),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管道(1)套接在第一喷淋塔(2)一侧底部开设的通孔中,且第一喷淋塔(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4),第一连接管(4)的一端套接在第二喷淋塔(5)一侧底部开设的通孔中,且第二喷淋塔(5)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管(6),第二连接管(6)的一端套接在清水喷淋塔(7)一侧底部开设的通孔中,且清水喷淋塔(7)的顶部设置有排放管(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浆造纸厌氧系统产生的废气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管道(1)、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6)上均设置有调节风阀本体(3),且抽风管道(1)和第一连接管(4)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加药调节组件(10)中的第一检测探头(101)和第二检测探头(102),且第一检测探头(101)和第二检测探头(102)分别位于第一喷淋塔(2)和第二喷淋塔(5)的内部,所述加药调节组件(10)由第一检测探头(101)、第二检测探头(102)、第一调节泵(103)和第二调节泵(104)组成,第二连接管(6)的一端设置有水压调节组件(11)中的容量检测探头(111),且容量检测探头(111)位于容量检测探头(111)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浆造纸厌氧系统产生的废气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塔(2)和第二喷淋塔(5)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净化涂层(9)和第二净化涂层(12),且第一净化涂层(9)位于第二净化涂层(12)的下方,第一喷淋塔(2)和第二喷淋塔(5)一侧顶部开设的通孔中分别套接有第一加药管(13)和第二加药管(14),且第一加药管(13)和第二加药管(14)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喷淋管(15)和第二喷淋管(1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浆造纸厌氧系统产生的废气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管(15)和第二喷淋管(16)的另一端分别配合连接在第一加药泵(17)和第二加药泵(18)上,且第一加药泵(17)和第二加药泵(18)的输入端分别配合连接第一循环处理池(19)和第二循环处理池(20),第一循环处理池(19)和第二循环处理池(20)分别与第一喷淋塔(2)和第二喷淋塔(5)的底部相互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浆造纸厌氧系统产生的废气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管(15)和第二喷淋管(16)上开设的通孔中分别通过对接管配合连接第一调节泵(103)和第二调节泵(104),且第一调节泵(103)和第二调节泵(104)的输入端均设置有进水管。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浆造纸厌氧系统产生的废气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压调节组件(11)由容量检测探头(111)和水压调节阀(112)组成,且水压调节阀(112)配合连接在上水管(21)上,上水管(21)套接在清水喷淋塔(7)一侧顶部开设的通孔中,且上水管(21)的一端设置有清水喷淋管(22),清水喷淋管(22)位于清水喷淋塔(7)的内部,上水管(21)的另一端配合连接在上水泵(23)上,且上水泵(23)的输入端分别配合连接在清水循环池(24)上,清水循环池(24)与清水喷淋管(22)的底部相互连通,清水喷淋塔(7)中分别设置有第一处理涂层(26)和第二处理涂层(27),且第一处理涂层(26)位于第二处理涂层(27)的下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浆造纸厌氧系统产生的废气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管道(1)的一侧设置有过程监管组件(25)中的调控箱(251),所述过程监管组件(25)由调控箱(251)、中央处理模块(252)、收集处理模块(253)、净化调节模块(254)、水压调节
模块(255)、封板(256)和触摸屏(257)组成,调控箱(251)的一侧设置有封板(256),且封板(256)上嵌入安装有触摸屏(257),触摸屏(257)控制连接中央处理模块(252),调控箱(25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调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斌陈满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文造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