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极用电子铝箔及其铸轧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4421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阳极用电子铝箔及其铸轧生产方法。电子铝箔中化学成分组成为:Fe 10~50ppm、Si 10~50ppm、Cu 20~70ppm、Zn≤15ppm、Ga≤15ppm、Pb 0~2ppm,余量为Al。以偏析法精铝锭为原料依次进行熔铸、铸轧、均匀化处理、冷轧、中间退火、成品轧制、成品退火和包装;最后生产得到阳极用电子铝箔。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铸轧机上增加了冷却控制装置,使其能够控制铸轧过程中卷取温度,从而保证产品的性能质量;因此使其生产的电子铝箔能够满足质量要求。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铸轧法生产电子铝箔,能够减少投资、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阳极用电子铝箔及其铸轧生产方法
一、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元器件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阳极用电子铝箔及其铸轧生产方法。
二、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工业技术的发展,促使铝电解电容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电子铝箔是铝电解电容器的关键原材料,是电极箔制造的基础材料。铝电解电容器广泛应用在家用电器、计算机、通信设备、工业控制、电动汽车、电力机车及军事和航空航天设备中。电子铝箔作为铝电解电容器的核心原材料,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铝电解电容器的诸多使用特性。
[0003]根据已公开的技术和专利文献中相关制备工艺,目前各生产厂家大都是采用热轧法生产电子铝箔,即生产工序大致如下:铸锭—铣面—均匀化—热轧—冷轧—中间退火—箔轧—退火—包装。目前该工艺程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也已经取得基本成功。
[0004]但由于铸造和热轧配套设备投资过大、能耗大、效率不高,造成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远远高于同规格的其他铝箔生产成本。
[0005]为了改进电子铝箔生产方法,也先后有研发机构进行了铸轧法生产高压电子铝箔和探索,但由于工艺上没有解决电子铝箔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导致最终成品质量性能均很难达到用户需求。例如:专利技术专利CN 200910311658.3公开了一种高压电解电容器阳极用铝箔及生产方法。由于现有铸轧机不能控制卷取温度,对电子铝箔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只能使用三层法精铝生产一般的阳极电子铝箔,而不能实现偏析法精铝生产。
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热轧法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和上述现有铸轧法工艺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阳极用电子铝箔及其铸轧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使用铸轧方法生产的铝电解电容器用电子铝箔,完全能够满足下游客户需要。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阳极用电子铝箔,所述阳极用电子铝箔中化学成分组成为:Fe 10~50ppm、Si 10~50ppm、Cu 20~70ppm、Zn≤15ppm、Ga≤15ppm、Pb 0~2ppm,余量为Al。
[0009]另外,提供一种阳极用电子铝箔的铸轧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a、熔铸:将铝锭进行加热熔化,按照电子铝箔化学成分要求调整合金元素含量,熔化后进行除渣除气,检测和控制熔化后所得铝合金熔融液的组成满足上述电子铝箔化学成分要求,并控制铝合金熔融液中含气量≤0.12毫升/100克铝水;
[0011]b、铸轧:将步骤a所得铝合金熔融液进行过滤静置,然后输入到铸轧机中进行铸轧,铸轧成6~8mm厚度的板卷,并控制卷取温度<250℃;
[0012]c、均匀化处理:将步骤b所得铸轧板卷冷轧一个道次至4.5~5.5mm,然后在520~610℃下均匀化退火、保温时间为6~15h,出炉后冷却到80℃以下;
[0013]d、冷轧:将均匀化处理后的料卷冷轧至退火前0.13~0.17mm;
[0014]e、中间退火:将冷轧所得料卷在210~260℃下进行中间退火、保温时间为6~12h,控制出炉后抗拉强度为70~90MPa;
[0015]f、成品轧制:将中间退火后所得料卷进行成品轧制,控制压下量为15~25%;
[0016]g、成品退火:将轧制所得成品厚度料卷进行清洗和分切,在退火炉中进行成品退火;
[0017]h、包装:将成品退火所得电子铝箔进行复卷,检测合格后包装入库。
[0018]根据上述的阳极用电子铝箔的铸轧生产方法,步骤a中所述加热熔化时控制温度为720~750℃,熔化静止时间为2~5h。
[0019]根据上述的阳极用电子铝箔的铸轧生产方法,步骤a中采用的铝锭为偏析法精铝锭,其纯度≥99.98%。
[0020]根据上述的阳极用电子铝箔的铸轧生产方法,步骤b所述进行铸轧过程中,控制铝液温度为700~760℃。
[0021]根据上述的阳极用电子铝箔的铸轧生产方法,步骤b中所述卷取温度为230~250℃。
[0022]根据上述的阳极用电子铝箔的铸轧生产方法,步骤g所述在退火炉中进行成品退火时,低压电子铝箔采用氮气作为保护气体,氧气含量≤200ppm;高压电子铝箔采用氩气作为保护气体,氧气含量≤20ppm。
[0023]根据上述的阳极用电子铝箔的铸轧生产方法,步骤g所述在退火炉中进行成品退火时,具体退火过程为:5~10h升温到炉气温度300~400℃、保温5~10h,接着5~10h升温到520~620℃、保温10~20h;最后冷却至料温≤250℃出炉。
[002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结合热轧过程中的关键指标控制原理,在铸轧机增加一套冷却控温装置,从而能够控制卷取温度、控制铝板的性能,使其能够满足电子铝箔的质量要求。同时,铸轧后增加均匀化处理工序,也能够保证电子铝箔的质量。
[0025]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
[0026]1、与现有热轧法生产电子铝箔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能够减少投资,降低生产成本。
[0027]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铸轧机上增加了冷却控制装置,使其能够控制铸轧过程中卷取温度,从而保证产品的性能质量。
[0028]3、通过本专利技术铸轧法能够生产出合格的电子铝箔。例如:本专利技术铸轧法生产工艺中,成品道次压下量控制为16~21%,质量性能明显优于现有技术生产工艺中25%的压下量。
[0029]4、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铸轧工艺的优化,能够实现偏析法精铝生产阳极电子铝箔。偏析法精铝相对三层法精铝,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每吨原料成本能够降低约4000元。由于三层法精铝成本较高,目前国内生产线全部停运。
[0030]5、经检测,本专利技术生产的电子铝箔比容能够达到0.80μF(520V),1.5μF(350V),2.2μF(250V),性能远远超过现有技术中铸造法生产的电子铝箔。
四、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0032]实施例1:
[0033]本专利技术阳极用电子铝箔,其化学成分组成为:Fe 11ppm、Si 12ppm、Cu56ppm、Zn 6ppm、Ga 6ppm、Pb 1ppm,余量为Al。
[003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阳极用电子铝箔的铸轧生产方法,其详细步骤如下:
[0035]a、熔铸:将12吨铝锭进行加热熔化(采用的铝锭为偏析法精铝锭,其纯度≥99.98%),熔化温度为730℃,熔化静止时间为4h;按照电子铝箔化学成分要求调整合金元素含量,熔化后进行除渣除气,检测和控制熔化后所得铝合金熔融液的组成满足实施例1中所述电子铝箔化学成分要求,并控制铝合金熔融液中含气量≤0.12毫升/100克铝水;
[0036]b、铸轧:将步骤a所得铝合金熔融液进行过滤静置6h,然后输入到铸轧机中进行铸轧,铸轧过程中控制铝液温度为730℃,铸轧成6.5mm厚度的板卷,并控制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阳极用电子铝箔,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用电子铝箔中化学成分组成为:Fe 10~50ppm、Si 10~50ppm、Cu 20~70ppm、Zn≤15ppm、Ga≤15ppm、Pb 0~2ppm,余量为Al。2.一种阳极用电子铝箔的铸轧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熔铸:将铝锭进行加热熔化,按照电子铝箔化学成分要求调整合金元素含量,熔化后进行除渣除气,检测和控制熔化后所得铝合金熔融液的组成满足权利要求1中所述电子铝箔化学成分要求,并控制铝合金熔融液中含气量≤0.12毫升/100克铝水;b、铸轧:将步骤a所得铝合金熔融液进行过滤静置,然后输入到铸轧机中进行铸轧,铸轧成6~8mm厚度的板卷,并控制卷取温度<250℃;c、均匀化处理:将步骤b所得铸轧板卷冷轧一个道次至4.5~5.5mm,然后在520~610℃下均匀化退火、保温时间为6~15h,出炉后冷却到80℃以下;d、冷轧:将均匀化处理后的料卷冷轧至退火前0.13~0.17mm;e、中间退火:将冷轧所得料卷在210~260℃下进行中间退火、保温时间为6~12h,控制出炉后抗拉强度为70~90MPa;f、成品轧制:将中间退火后所得料卷进行成品轧制,控制压下量为15~25%;g、成品退火:将轧制所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勇旗陈忠德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安兴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