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变焦管镜及图像摄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4414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变焦管镜及图像摄取装置,所述连续变焦管镜包括:自物面向像面方向依次设置的有负屈光力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三透镜组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四透镜组;所述连续变焦管镜满足以下条件:0.0<|f2/f1|<1.3;0.0<|f3/f1|<1.4;0.0<|f4/f1|<1.5;0.0<|f2/f3|<2.0;其中,f1是第一透镜组的焦点距离,f2是第二透镜组的焦点距离,f3是第三透镜组的焦点距离,f4是第四透镜组的焦点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焦距可调范围大、长工作距离、高分辨率性能及色差小的特点。差小的特点。差小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变焦管镜及图像摄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
,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变焦管镜以及使用该管镜的装置,例如具备该管镜光学系统的显微镜以及搭载该管镜光学系统的图像摄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生物行业、电子行业的高速发展,具有物镜与连续变焦管镜光学系统模块化的组合可为显微观察提供更多更快的可能。通常显微镜光学系统成像部分可以分为:物镜、管镜、棱镜系统、目镜。显微镜光学系统倍率变换可以更换不同倍数物镜、目镜、管镜。在不通过硬件更换物镜和目镜的情况下,直接将管镜内的镜片间隔进行调整从而改变管镜的焦点距离可以实现显微镜光学系统的倍率变化。然而连续变焦管镜成像设计不仅需要配合不同物镜,还需要兼顾连续变焦下的性能,才能满足整体广角与长焦的高分辨率成像的需求,对于这样的光学系统,轴上像差、倍率色差、场曲及畸变补正设计具有一定的难度。
[0003]中国专利文献CN202110572781.1,“一种具有外置入瞳的连续变焦光学系统”,其焦距可调范围为100mm

400mm,对于某些应用场景,100mm...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变焦管镜,其特征在于,包括:自物面向像面方向依次设置的有负屈光力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三透镜组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四透镜组;所述连续变焦管镜满足以下条件:0.0<|f2/f1|<1.3;0.0<|f3/f1|<1.4;0.0<|f4/f1|<1.5;0.0<|f2/f3|<2.0;其中,f1是第一透镜组的焦点距离,f2是第二透镜组的焦点距离,f3是第三透镜组的焦点距离,f4是第四透镜组的焦点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变焦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为变焦组,通过第二透镜组与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与第三透镜组、第三透镜组与第四透镜组的光学间隔的变化来改变整管镜的焦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变焦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是最靠近物面,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胶合透镜,具体地从物面向像面方向依次设置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力,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第四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五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六透镜具有正屈光力,第七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八透镜具有正屈光力,第九透镜正屈光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变焦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组,从物面到像面方向依次设置第十透镜和第十一透镜;所述第十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第十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或负屈光力。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变焦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组,从物面到像面方向依次设置第十二透镜;所述第十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变焦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组,从物面到像面方向依次设置第十三透镜、第十四透镜、第十五透镜、第十六透镜、第十七透镜和第十八透镜;所述第十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十四透镜具有正屈光力也或负屈光力,所述第十五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或负屈光力,所述第十六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第十七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或负屈光力,所述第十八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或负屈光力。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顺华方政邱泽龙黄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