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杀力量的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178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羽毛球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点杀力量的训练器,包括U形板;所述U形板的内壁一侧通过圆杆转动连接发球筒;所述发球筒的外壁一侧固接有圆形杆;且圆形杆的一端贯穿U形板;所述圆形杆贯穿U形板的一端固接有蜗轮;以解决上述技术中的一种羽毛球发球装置存在弊端,羽毛球的点杀训练需要击球者利用前臂和手腕的力量,在尽可能高的击球点,快速将球下扣,由于每个人的身高和弹跳力不同,在训练羽毛球的点杀时,每个人的击球点高度都不同,而上述的一种羽毛球发球装置只能调节发球的左右角度,无法调节发球的上下角度,使羽毛球运动员只能训练同一高度的羽毛球点杀训练,无法满足羽毛球运动员的训练需求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点杀力量的训练器


[0001]本技术属于羽毛球训练装置
,具体的说是一种点杀力量的训练器。

技术介绍

[0002]羽毛球运动就是将羽毛等材质制作而成的羽毛球使用网状性长柄球拍进行拍打后落入球网的对面的有效区域的一种室内球类运动,羽毛球运动的场地中间有网相隔,双方使用各种发球、击球和移动等技战术,使球在网上被往返对击拍打,以球落在对方有效区域内为胜,在羽毛球比赛中,由于羽毛球点杀不仅动作小,力量小,且突然性强,连贯性好,在羽毛球运动单打中,是一个重要进攻手段。
[0003]公开号为CN217187799U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羽毛球发球装置,包括调整箱和发球运作箱,调整箱的顶端安装有发球运作箱,球运作箱的喷射口安装有喷球管,动力器设置在运转板的后端,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羽毛球发球装置通常是针对一个发球或击球动作进行重复性单独训练,缺乏随机应变的特性,导致球员训练固化的问题,启动电机,利用转柱插入管槽的内部,利用橡胶层A增大转柱与管槽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转管整体可进行转动,则链齿A通过链条带动链齿B进行转动,转接柱带动运转板进行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杀力量的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板(1);所述U形板(1)的内壁一侧通过圆杆转动连接发球筒(2);所述发球筒(2)的外壁一侧固接有圆形杆(3);且圆形杆(3)的一端贯穿U形板(1);所述圆形杆(3)贯穿U形板(1)的一端固接有蜗轮(4);所述U形板(1)的外壁一侧通过固定块(5)转动连接有蜗杆(6),且蜗轮(4)和蜗杆(6)相互啮合;所述发球筒(2)内开设有发球组件;所述发球筒(2)通过发球组件发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杀力量的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球组件包括发球单元和击打板(7);所述发球筒(2)的外壁顶端通过第一方块(8)固接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开设有转动杆(10);所述转动杆(10)的外壁固接有半齿轮(11);所述击打板(7)的外壁与发球筒(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击打板(7)的外壁一侧与发球筒(2)的内壁一侧之间开设有第一弹簧(12),且第一弹簧(12)的一端固接在击打板(7)外壁一侧上并第一弹簧(12)的另一端固接在发球筒(2)的内壁一侧上;所述击打板(7)的外壁一侧固接有齿条柱(13),且齿条柱(13)的一端贯穿发球筒(2);所述齿条柱(13)与半齿轮(11)相互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点杀力量的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球单元包括方形筒(14);所述方形筒(14)的外壁底端固接在发球筒(2)的外壁顶端上;所述发球筒(2)的外壁顶端开设有第一通槽(15);所述方形筒(14)的外壁一侧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小明刘玲夏晨阳蒋红文郭林
申请(专利权)人:玉溪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