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肠科给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12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给药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胃肠科给药器;包括加压管,加压管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上固接有推拉柄,加压管内设置有与活塞相配合的推拉槽;加压管内固接有与推拉槽相连接的换气管和给压管,换气管与外界相连接;加压管上可拆卸螺接有储液瓶,给压管另一端与储液瓶相连接;加压管内固接有与储液瓶相连接的送药管,换气管、给压管和送药管内均设置有防反流机构;给压管和送药管内防反流机构方向相同;换气管和给压管内防反流机构方向相反;加压管上可拆卸连接有与送药管相连接的给药管,给药管的另一端固接有囊头;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胃肠科给药器容易对患者造成伤害、无法精确计算用药量和对药品污染的情况。无法精确计算用药量和对药品污染的情况。无法精确计算用药量和对药品污染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胃肠科给药器


[0001]本技术涉及给药器
,具体为一种胃肠科给药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部分胃肠科患者,因病情过重的原因,普通常规口服用药或皮下注射已经无法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只有将药物送入患者肠道进行直接治疗,才能达到使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
[0003]现有技术中的胃肠科给药器结构简单,给药操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反复操作,过程中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伤害,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的胃肠科给药器末端往往为直管,容易划伤患者肠胃黏膜;从而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此外,现有技术中的胃肠科给药器往往无法精确计算用药量和容易对未使用药物造成污染,因此急需一种胃肠科给药器来解决当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当前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胃肠科给药器,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胃肠科给药器容易对患者造成伤害、无法精确计算用药量和对药品污染的情况;大大增加了患者治疗时的痛苦,同时也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胃肠科给药器,包括加压管,加压管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上固接有推拉柄,加压管内设置有与活塞相配合的推拉槽;加压管内固接有与推拉槽相连接的换气管和给压管,换气管与外界相连接;加压管上可拆卸螺接有储液瓶,给压管另一端与储液瓶相连接;加压管内固接有与储液瓶相连接的送药管,换气管、给压管和送药管内均设置有防反流机构;给压管和送药管内防反流机构方向相同;换气管和给压管内防反流机构方向相反;加压管上可拆卸连接有与送药管相连接的给药管,给药管的另一端固接有囊头。
[0006]进一步地:给压管和储液瓶顶部相连接,送药管和储液瓶底部相连接。
[0007]进一步地:储液瓶上设置有刻度线。
[0008]进一步地:囊头为球形,囊头上设置有多个与给药管相连接的通孔。
[0009]进一步地:防反流机构包括换气管内固接的固定挡板,换气管内滑动连接有与固定挡板相配合的活动挡板,活动挡板同轴固接有活动滑柱,换气管内固接有与活动滑柱滑动连接的固定滑板,活动滑柱外套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与固定滑板固接,复位弹簧另一端与活动挡板固接。
[0010]进一步地:给药管和囊头的材质为橡胶。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增益效果为:
[0012]本技术构思巧妙,功能全面,囊头和多个防反流机构的配合解决了给药器末端容易对患者造成伤害和多次反复操作给药器的问题;刻度线的设置方便了医护人员对用药量的观察;此外,多个防反流机构的设置也避免对未使用药液的污染。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局部放大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立体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立体图。
[0017]图5为本技术防反流机构立体图。
[0018]图6为本技术防反流机构立体图。
[0019]图中:1、加压管,2、储液瓶,3、给药管,4、囊头,5、换气管,6、给压管,7、送药管,8、活塞,9、固定挡板,10、活动挡板,11、活动滑柱,12、固定滑板,13、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一种胃肠科给药器,包括加压管1,加压管1内滑动连接有活塞8,活塞8上固接有推拉柄,加压管1内设置有与活塞8相配合的推拉槽;加压管1内固接有与推拉槽相连接的换气管5和给压管6,换气管5与外界相连接;加压管1上可拆卸螺接有储液瓶2,给压管6另一端与储液瓶2相连接;加压管1内固接有与储液瓶2相连接的送药管7,换气管5、给压管6和送药管7内均设置有防反流机构;给压管6和送药管7内防反流机构方向相同;换气管5和给压管6内防反流机构方向相反;加压管1上可拆卸连接有与送药管7相连接的给药管3,给药管3的另一端固接有囊头4。
[0021]如图1、2、3和4所示:医护人员在操作本技术时,医护人员先将需要的药物注入储液瓶2中,然后将储液瓶2和给药管3与加压管1相连接,然后医护人员将囊头4和给药管3放入患者患部,最后医护人员可根据需求反复抽拉推拉柄对患者进行给药;在此过程中,换气管5、给压管6和送药管7中防反流机构避免了多次反复操作的问题,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胃肠科给药器容易对患者造成伤害、无法精确计算用药量和对药品污染的情况;大大增加了患者治疗时的痛苦,同时也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0022]给压管6和储液瓶2顶部相连接,送药管7和储液瓶2底部相连接;储液瓶2上设置有刻度线;囊头4为球形,囊头4上设置有多个与给药管3相连接的通孔;给药管3和囊头4的材质为橡胶。
[0023]如图1、2和3所示:给压管6、送药管7和储液瓶2之间的配合,保证了本技术功能的完整;囊头4和给药管3的设置避免了对患者的二次伤害。
[0024]防反流机构包括换气管5内固接的固定挡板9,换气管5内滑动连接有与固定挡板9相配合的活动挡板10,活动挡板10同轴固接有活动滑柱11,换气管5内固接有与活动滑柱11滑动连接的固定滑板12,活动滑柱11外套接有复位弹簧13,复位弹簧13一端与固定滑板12固接,复位弹簧13另一端与活动挡板10固接。
[0025]如图5和6所示:当医护人员推动活塞8时,在压力作用下带动给压管6和送药管7中的固定挡板9和活动挡板10配合分离,同时活动滑柱11在固定滑板12内进行滑动、复位弹簧13被压缩,从而实现给压管6与送药管7间的连通,而此时换气管5内因为固定挡板9与活动挡板10配合关系的问题不会出现运动,因此换气管5是闭塞的;当医护人员拉动活塞8时情况相反。
[0026]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
[0027]如图1、3和5所示:医护人员在操作本技术时,医护人员先将需要的药物注入储液瓶2中,然后将储液瓶2和给药管3与加压管1相连接,然后医护人员将囊头4和给药管3放入患者患部,最后医护人员可根据需求反复抽拉推拉柄对患者进行给药;在此过程中,换气管5、给压管6和送药管7中防反流机构避免了多次反复操作的问题,当医护人员推动活塞8时,在压力作用下带动给压管6和送药管7中的固定挡板9和活动挡板10配合分离,同时活动滑柱11在固定滑板12内进行滑动、复位弹簧13被压缩,从而实现给压管6与送药管7间的连通,而此时换气管5内因为固定挡板9与活动挡板10配合关系的问题不会出现运动,因此换气管5是闭塞的;当医护人员拉动活塞8时情况相反;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胃肠科给药器容易对患者造成伤害、无法精确计算用药量和对药品污染的情况;大大增加了患者治疗时的痛苦,同时也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肠科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压管(1),加压管(1)内滑动连接有活塞(8),活塞(8)上固接有推拉柄,加压管(1)内设置有与活塞(8)相配合的推拉槽;加压管(1)内固接有与推拉槽相连接的换气管(5)和给压管(6),换气管(5)与外界相连接;加压管(1)上可拆卸螺接有储液瓶(2),给压管(6)另一端与储液瓶(2)相连接;加压管(1)内固接有与储液瓶(2)相连接的送药管(7),换气管(5)、给压管(6)和送药管(7)内均设置有防反流机构;给压管(6)和送药管(7)内防反流机构方向相同;换气管(5)和给压管(6)内防反流机构方向相反;加压管(1)上可拆卸连接有与送药管(7)相连接的给药管(3),给药管(3)的另一端固接有囊头(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科给药器,其特征在于:给压管(6)和储液瓶(2)顶部相连接,送药管(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玲玲马洪丽顾琼李丽周真玲刘文炼张玉涵周已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